- 年份
- 2024(6608)
- 2023(9431)
- 2022(7793)
- 2021(7450)
- 2020(6068)
- 2019(13911)
- 2018(13623)
- 2017(24524)
- 2016(12825)
- 2015(14466)
- 2014(14187)
- 2013(13642)
- 2012(12733)
- 2011(11701)
- 2010(11644)
- 2009(10706)
- 2008(10394)
- 2007(9244)
- 2006(8038)
- 2005(7267)
- 学科
- 济(50120)
- 经济(50050)
- 管理(38807)
- 业(37940)
- 企(31664)
- 企业(31664)
- 中国(19681)
- 方法(19465)
- 数学(16853)
- 数学方法(16752)
- 技术(15987)
- 农(13981)
- 制(12085)
- 技术管理(11963)
- 贸(11670)
- 财(11665)
- 贸易(11659)
- 易(11470)
- 业经(11136)
- 银(10299)
- 银行(10277)
- 学(10183)
- 行(10042)
- 融(9818)
- 金融(9811)
- 体(9769)
- 农业(8816)
- 理论(8174)
- 策(7951)
- 划(7907)
- 机构
- 大学(181949)
- 学院(179308)
- 济(82330)
- 经济(80986)
- 研究(68772)
- 管理(67944)
- 理学(58095)
- 理学院(57434)
- 管理学(56722)
- 管理学院(56351)
- 中国(52942)
- 京(39414)
- 科学(38626)
- 财(36380)
- 所(33912)
- 研究所(31000)
- 中心(30288)
- 财经(28809)
- 农(28119)
- 经(26569)
- 经济学(26430)
- 江(26009)
- 北京(25476)
- 院(24883)
- 业大(23814)
- 经济学院(23707)
- 范(23550)
- 师范(23291)
- 农业(21930)
- 财经大学(21581)
- 基金
- 项目(121941)
- 科学(98077)
- 研究(92109)
- 基金(90504)
- 家(80659)
- 国家(79621)
- 科学基金(67483)
- 社会(61340)
- 社会科(58206)
- 社会科学(58196)
- 基金项目(46899)
- 省(45620)
- 教育(42023)
- 自然(40791)
- 自然科(39944)
- 自然科学(39927)
- 划(39331)
- 自然科学基金(39308)
- 资助(35731)
- 编号(34730)
- 创(31453)
- 成果(29321)
- 创新(28473)
- 部(28361)
- 重点(27872)
- 国家社会(27038)
- 发(26797)
- 课题(25626)
- 中国(25190)
- 教育部(24627)
共检索到28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国家创新体系的引入及对中国的意义柳卸林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已被视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企业发展的依靠。近几年,国际上又出现了一股以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制订经济和科技政策依据的潮流。出现这一潮流不是偶然的。近几十年来,一些东亚国家(如日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定寰,柳卸林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科技政策界讨论的热点。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概念,产生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中,得自于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但国家创新体系对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我国,长时期以来,企业以生产为经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胡根 刘俊伶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这需要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保障。尽管我国持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出台科技创新宏观指导性政策、逐步提高企业在科技创新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但科研经费投入绩效差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保障性制度和引导性机制尚不完善或缺失。应充分借鉴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弥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性、机制性短板,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德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世国
本文考察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演变及80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变革。通过比较,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某些主要弱点:1.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抑制了创新单位的活力;2.过份庞大的由政府资助和管理的研究开发机构体系,尤其是工业研究集中在政府资助的部门研究所中,不利于企业研究开发力量的加强,也影响了R&D对促进工业创新的作用;3.体系长期的"封闭"性和追求独立完整性使独立于企业的研究机构越建越多,也导致优秀科技人才和成果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校,难以流动和转化。新的国内外经济和技术环境已在促进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创新体系中的弱点正在逐步被克服,一个新的创新体系已在萌芽之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晓光 张亚莉 高秀春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研发投入 创新型国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策动因 国际比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观念与文化落后 ,必定导致经济落后 ,要想超前发展 ,第一就是观念与文化创新。舍此就很难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观念与文化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建原 李瑞强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和欧盟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模型。该模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大学与企业有效的创新沟通与合作;提高企业营销能力以实现更高的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改变现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模型提供了在企业经营战略与R&D、企业营销与经营战略、企业营销与R&D三个交集处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企业 大学 创新 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勃昕 韩先锋
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通过塔基部分的知识积累突破、基础科研拓扑、产研融合创新逐层酵变进化,撬动塔尖部分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显性回报,从而驱动整个国家创新系统运行。中国创新绩效研究更多强调创新产业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选择性忽视塔基建设和塔尖收益的依存关系,是一种断层绩效,中国创新发展严重缺乏塔基支撑。本文借鉴以色列的塔基驱动创新发展经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金字塔"模式:注重基础学科教育和知识积累,建立国家、机构紧密结合的科研机制,培育公平高效的自主产研融合环境,以技术竞争矫正创新产业化,通过坚实的塔基建设支撑中国创新产业化升级,以创新产业化回报反哺塔基进化,系统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国家创新体系 “金字塔”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学研究里",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欠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技术能力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文章探讨和研究了这两个概念如何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尝试进一步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能力的理论如何更有效地用于我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而揭示和证实国家创新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 创新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