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7)
- 2023(16944)
- 2022(14548)
- 2021(13814)
- 2020(11324)
- 2019(25990)
- 2018(25950)
- 2017(47635)
- 2016(26645)
- 2015(29876)
- 2014(29740)
- 2013(28424)
- 2012(26077)
- 2011(23465)
- 2010(23766)
- 2009(21615)
- 2008(20540)
- 2007(18167)
- 2006(15971)
- 2005(13896)
- 学科
- 济(89552)
- 经济(89429)
- 管理(74079)
- 业(69352)
- 企(59132)
- 企业(59132)
- 方法(39021)
- 数学(32801)
- 数学方法(32347)
- 中国(30784)
- 农(25768)
- 学(24894)
- 教育(24667)
- 财(23799)
- 技术(21561)
- 业经(21550)
- 理论(20759)
- 制(19632)
- 地方(18302)
- 农业(16793)
- 贸(15918)
- 贸易(15906)
- 和(15553)
- 易(15432)
- 银(15196)
- 银行(15126)
- 融(14673)
- 金融(14664)
- 行(14435)
- 环境(14219)
- 机构
- 大学(363386)
- 学院(358913)
- 管理(135446)
- 济(129899)
- 经济(126543)
- 研究(126325)
- 理学(116801)
- 理学院(115353)
- 管理学(113073)
- 管理学院(112409)
- 中国(87974)
- 科学(80975)
- 京(79805)
- 所(64432)
- 农(61735)
- 财(60142)
- 研究所(59013)
- 中心(56076)
- 范(56031)
- 业大(55777)
- 师范(55434)
- 江(54968)
- 北京(50858)
- 农业(48561)
- 财经(47493)
- 院(46377)
- 师范大学(44922)
- 技术(44554)
- 州(43926)
- 教育(43432)
- 基金
- 项目(248219)
- 科学(194733)
- 研究(184442)
- 基金(175192)
- 家(154657)
- 国家(153015)
- 科学基金(129368)
- 社会(111866)
- 社会科(105477)
- 社会科学(105448)
- 省(100003)
- 基金项目(92257)
- 教育(90191)
- 划(85882)
- 自然(84672)
- 自然科(82675)
- 自然科学(82647)
- 自然科学基金(81164)
- 编号(76878)
- 资助(71037)
- 成果(64813)
- 重点(56983)
- 课题(56385)
- 创(54785)
- 部(54466)
- 发(53761)
- 创新(50437)
- 项目编号(47510)
- 科研(47260)
- 教育部(46542)
- 期刊
- 济(145932)
- 经济(145932)
- 研究(111994)
- 中国(82521)
- 教育(71049)
- 学报(62128)
- 农(55923)
- 科学(55334)
- 管理(51348)
- 大学(46791)
- 财(45160)
- 学学(42641)
- 农业(38968)
- 技术(34457)
- 融(27088)
- 金融(27088)
- 业经(24462)
- 经济研究(22838)
- 财经(22400)
- 业(20937)
- 图书(20764)
- 科技(19615)
- 经(19202)
- 职业(18221)
- 问题(17606)
- 版(17523)
- 坛(16811)
- 论坛(16811)
- 业大(16160)
- 技术经济(15947)
共检索到539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镇柔
三、研究生教育要加快改革和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江总书记多次讲过:“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镇柔
本文作者综合了最近报刊登载有关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文章观点,简单介绍了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着重联系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当前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看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现存的问题,总结出阻碍研究生教育有效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系统内竞争无序,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并由此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的具体设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喜庆 许放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部结构入手,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各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家创新体系 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锐兰 王鲁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宝鹏 苏宏伟 高平发
认为研究生创新的动力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外在动力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内在动力。提出要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保证其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作用的发挥,达到通过外在动力激发内在动力的目的,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 创新动力 创新体系 创新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中琼 刘欣宇 邵海涛 华宝玉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实践,通过系列的问卷调查,建立了研究生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障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等,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 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宗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高职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业创新水平,打破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自主创新体系 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梦琳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高企业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特征。美国和日本作为拥有全球顶级创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上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国家的典范。在其强大而完备的知识应用体系支撑知识、技术的迅速商业化以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外部制度环境之外,企业创新的根本依赖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依赖于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视角出发,拥有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美国和日本,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其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知识传播与创新复合型创新型人力资源培养与输送、终身学习机会创造与供给等作用,对企业创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 职业教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文中指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是一网络系统,介绍了基于这一网络系统的知识创新的知识生产内生性、知识传播内生性、经济特征及其与组织变革的关系。进一步探究了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下的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尝试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宜加强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创新 高等教育 高教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1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建设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已捷足先登,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所谓“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为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静 姚东旻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新“突变”时所面临的不同市场选择,以及政府借助不同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影响科技创新的“遗传与扩散”过程。国家创新体系转型需遵循创新市场演化的基本规律,顺应科技创新演化规律的财政科技支持手段方能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成功转型。创新体系有效转型需从物质基础、市场选择、关键动力、融资机制四方面着力,为面向重大应用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以财政手段引导多元主体融合参与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遵循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选择规律,最终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循环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研究与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