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6)
2023(11934)
2022(10327)
2021(9374)
2020(8171)
2019(18895)
2018(18692)
2017(34808)
2016(18766)
2015(20956)
2014(21124)
2013(20646)
2012(19349)
2011(17445)
2010(17984)
2009(16631)
2008(16657)
2007(15391)
2006(13370)
2005(12011)
作者
(54974)
(46143)
(45541)
(43530)
(29267)
(22091)
(20878)
(17917)
(17192)
(16449)
(15474)
(15453)
(14747)
(14514)
(14363)
(14233)
(14135)
(13474)
(13332)
(13121)
(11538)
(11404)
(11127)
(10578)
(10446)
(10413)
(10180)
(10109)
(9410)
(9263)
学科
(74283)
经济(74191)
管理(56110)
(54852)
(46150)
企业(46150)
方法(31587)
数学(26927)
数学方法(26585)
中国(21633)
(21077)
(19072)
技术(18223)
(16629)
(16255)
业经(16253)
地方(15863)
理论(13872)
(13609)
贸易(13600)
农业(13555)
(13240)
银行(13199)
(13150)
(12862)
金融(12854)
(12671)
技术管理(12525)
(11923)
(11919)
机构
大学(267939)
学院(265440)
(107248)
经济(104846)
管理(101440)
研究(92362)
理学(86600)
理学院(85589)
管理学(83995)
管理学院(83475)
中国(69322)
(57524)
科学(56645)
(50672)
(47196)
(47120)
中心(42993)
研究所(42736)
(42424)
业大(40084)
财经(39327)
(36980)
农业(36940)
师范(36584)
北京(36444)
(35510)
(33294)
(33157)
经济学(32261)
技术(30503)
基金
项目(175303)
科学(137723)
研究(130168)
基金(124857)
(109727)
国家(108443)
科学基金(91975)
社会(81163)
社会科(76748)
社会科学(76724)
(70736)
基金项目(65871)
教育(61295)
(59558)
自然(58275)
自然科(56981)
自然科学(56960)
自然科学基金(55948)
编号(53327)
资助(50029)
成果(44873)
(41238)
重点(39879)
(38566)
课题(38339)
(38246)
创新(37663)
科研(33438)
国家社会(33214)
教育部(32943)
期刊
(120274)
经济(120274)
研究(80175)
中国(62493)
学报(43697)
(42855)
(40595)
科学(39316)
管理(39095)
教育(38485)
大学(32789)
学学(30385)
农业(28424)
技术(25435)
(23806)
金融(23806)
业经(19739)
财经(19417)
经济研究(19225)
(16777)
(16617)
问题(15675)
科技(14892)
技术经济(14314)
图书(14254)
(13655)
(13067)
(12491)
论坛(12491)
统计(12468)
共检索到41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德云  李伟保  王恕立  
运用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的概念、绩效维度进行分析,基于制度安排和外部资源寻求的分类特征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学习类型进行探讨;运用信任理论,从信任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任进行分析;借鉴组织社会资本理论,运用演绎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资本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效率提升进行理论推导;运用复杂自适应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学习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和核心支撑,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机制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支持;基于重要对象分析选择,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总结推导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树全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应包括五个子系统:即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当前我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重大与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在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立良好环境、加强协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洪力  郝君超  李研  
本文将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的相关评价归结为四类,即主体互动评价、投入-产出评价、系统功能评价和创新活动评价,并重点介绍了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并对我国的评价框架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王生辉  柴庆春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贠兆恒  潘锡杨  夏保华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莫光辉  祝慧  
通过对协同学理论核心构成要素的梳理,认为协同学原理在高校学生情感管理中有很强的契合性。而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的情感问题调研发现,高校学生的情感危机表现出情感孤独、情感空虚、情感焦虑和情感冷漠等特征,情感危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情感教育和学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为此,以协同学理论视角提出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情感教育协同管理体系,以期为当前高校学生情感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管理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顾春光  张古鹏  
当前,地方政府正在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却往往容易陷入程序化的"泥潭"。如何厘清这一复杂编制过程中所蕴含的机理,为编制一个高质量的规划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本文从西方规划理论范式切入,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一个基于"主体-过程-内容"(PPC)的规划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在把规划编制分为战略准备、战略博弈和战略平衡等三个阶段,进一步厘清了影响每个阶段的核心机制,把握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为例,在文献允许的范围内,检验了分析框架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要把规划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强化作为公共政策的平台功能,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PPC分析框架的理论内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生苓  王泽蘅  
在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原木供应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协同学理论,并分析其在森工企业原木供应链体系中的应用。建立原木供应链子系统协同的序参量方程,寻找影响原木供应链体系效率和效益提高的主导因素,构建原木供应链体系协调度模型。通过对协调度变化趋势的分析得出:1999—2008年,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原木供应链体系财务和业务2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变化趋势较为混乱,有序性不明显,反映出整个行业的混乱状态;原木供应链体系协调度总体变化趋势相对平稳,但水平较低,变化范围在-0.2~0.2之间,原木供应链组成系统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的协调程度较低。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应该以新经济时代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未来的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1,2,朱姝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有效手段,将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协同主体,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产学研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决策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同,金融机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意愿。据此,提出完善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云  张孟亚  翟晓荣  杨亚宇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的视角,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政策文本进行收集和编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的方法,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主体、结构及功能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政策主体表现为四类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政策结构协同性不足,政策功能协同性不足。在对上述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十四五期间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的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文江  俞佳敏  黄璐  陈璐怡  
基于驱动因素、合作层次以及创新模式3个角度,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例,阐述三维分析框架对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书霞  
中国高等教育在实施"精英"教育到"平民"化教育的转变,同时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大学输出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建议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无边界高等教育的理念增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促进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积极参与,构建突破常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界限的资源供给形式,形成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参与,学习形式灵活高效的高等教育资源多元供给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增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正攀  
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家、政府、市场、社会的治理视野,促进公共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需以公共服务基本理论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治理主体多元协同供给、一体化机制与制度为主体框架,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水平动态提升的供需均衡机制"为治理目标,以期从本土化特色理论构建、公共服务治理实践经验总结、公共服务价值内涵贯穿及合理确定公共服务治理的基本范畴和制度安排等方面探索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