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8)
2023(12387)
2022(10444)
2021(9926)
2020(8097)
2019(17994)
2018(17810)
2017(33112)
2016(17881)
2015(19368)
2014(19111)
2013(18013)
2012(16582)
2011(14886)
2010(15501)
2009(14408)
2008(13749)
2007(12657)
2006(11183)
2005(9946)
作者
(49121)
(40823)
(40454)
(38342)
(26016)
(19464)
(18332)
(15630)
(15304)
(14665)
(13662)
(13643)
(13032)
(12821)
(12714)
(12391)
(12046)
(11979)
(11882)
(11534)
(10111)
(10048)
(9814)
(9469)
(9291)
(9233)
(8959)
(8832)
(8291)
(8141)
学科
(56987)
经济(56900)
管理(53809)
(52212)
(44120)
企业(44120)
(20310)
中国(20002)
方法(18153)
技术(17588)
(16874)
(15576)
业经(15543)
数学(14322)
数学方法(14047)
(13564)
(13143)
银行(13103)
(13062)
农业(12940)
(12674)
(12584)
贸易(12574)
地方(12524)
(12476)
金融(12468)
技术管理(12346)
(12247)
理论(12165)
(11151)
机构
学院(238153)
大学(233318)
(94266)
经济(92022)
管理(89495)
研究(85228)
理学(75623)
理学院(74744)
管理学(73463)
管理学院(72982)
中国(65494)
科学(51002)
(49981)
(46327)
(43198)
中心(39355)
(39321)
研究所(38928)
(38609)
财经(34839)
(33276)
业大(33028)
师范(32942)
(31672)
北京(31587)
(31463)
农业(30634)
(30328)
技术(28519)
经济学(27077)
基金
项目(156200)
科学(123546)
研究(119885)
基金(110146)
(96707)
国家(95469)
科学基金(81219)
社会(73840)
社会科(69741)
社会科学(69729)
(63340)
基金项目(57020)
教育(55613)
(53309)
自然(51110)
编号(50423)
自然科(49958)
自然科学(49942)
自然科学基金(49070)
资助(43549)
成果(42645)
(37861)
课题(36528)
重点(35693)
(34912)
创新(34405)
(33580)
项目编号(30795)
(30733)
(30354)
期刊
(113051)
经济(113051)
研究(74229)
中国(55825)
(37668)
管理(37598)
教育(36586)
(35212)
学报(34528)
科学(33433)
大学(26186)
(25923)
金融(25923)
农业(25744)
学学(24301)
技术(21924)
业经(20095)
经济研究(18289)
财经(16314)
(14430)
(14283)
科技(13747)
问题(13257)
(12705)
论坛(12705)
(12400)
图书(12220)
职业(11732)
世界(11635)
国际(11625)
共检索到377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唯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通讯的高度发展,创新活动在近几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而要求各国创新政策也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本文探讨了在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创新政策的最新变化趋势,结合中国创新政策目前主要存在的系统性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占忱  
集群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强调多样性主体间基于产业知识的交互学习,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和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OECD国家是较早注重运用集群创新战略的国家,本文介绍OECD国家集群政策实践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的政策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晓鹏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源  
美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全国合作研究与生产法》《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等多部法律。2017年6月1日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的《创新与竞争力法案》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的集大成者,该法案在基础研究、行政减负、STEM教育、公民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创设了一系列新制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应借鉴美国经验,遵循以法治引领创新体系建设的立法思路,构建以"研发-转化"保障为核心,覆盖人才、金融、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激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和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琦  钟昌标  
作为世界最强的创新国,美国中小型制造业创新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美国已形成以立法为核心,以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MEP)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NMI)为基点,关联互动、时空协调,点面线动态高效运作的中小制造业创新支撑体系。文章对美国中小制造业创新支持政策的框架构建、实质内容、实施特点及内在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炼出了美国中小制造业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及其运作的经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永葆活力、立于不败的法宝,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和中小企业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哲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技术经济范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需要更加稳定、包容的公共研发平台;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加,需要由核心企业主导的更加敏捷、低成本的创新网络;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需要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个性化定制需求逐渐旺盛,需要更加前瞻、深刻的用户参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需要更开放、宽松的人才"红利"释放机制。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建立完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新的政策设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这体现在适应创新主体变化、夯实基本创新制度、强化创新链后端政策、关注技术制度互动等方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哲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技术经济范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需要更加稳定、包容的公共研发平台;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加,需要由核心企业主导的更加敏捷、低成本的创新网络;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需要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个性化定制需求逐渐旺盛,需要更加前瞻、深刻的用户参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需要更开放、宽松的人才"红利"释放机制。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建立完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新的政策设计完善国家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广泛多样化的责任,并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作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仅为其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而且在其中扮演着知识创新者角色,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同芬兰大致相同,基本属于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因此,深入探究芬兰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俗子  
80年代以来韩国推出一系列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借鉴韩国的经验 ,对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对此,国外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机制。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形成,表明政府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国外政府在制度环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扶持、政府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提出这些机制措施对我国政府的几点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邱丹逸  廖晓东  
系统分析以色列主要科技创新政策并学习借鉴以色列先进经验,提出广东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广东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广东孵化培育政策,大力发展海外风险投资,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培育复合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樊春良  
科技政策科学是在国家层面促进科技政策研究发展的一种新形式,目的是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对国家决策提供持续和系统的支持。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本文指出,日本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科学的发展既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决策科学化趋势的反映,又有日本国家及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日本采取设立专门计划的方式从重点任务、竞争性项目、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以及数据基础等方面全面推进STI政策科学的发展,其特点是:强调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开展战略研究、精心设计项目,全面布局、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莹  
日本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向"知识的创新"的创新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层面政策协同演进的特征。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就是在创新系统结构中,运用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创新政策分别调整资源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比例和配置关系,使三个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通过调节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创新政策的整体功能。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实现条件,强调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和子系统功能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