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3)
- 2023(17329)
- 2022(14445)
- 2021(13164)
- 2020(11299)
- 2019(25685)
- 2018(24984)
- 2017(47956)
- 2016(25538)
- 2015(29016)
- 2014(28741)
- 2013(28657)
- 2012(26550)
- 2011(23756)
- 2010(24277)
- 2009(23103)
- 2008(22624)
- 2007(20952)
- 2006(18549)
- 2005(16658)
- 学科
- 济(113934)
- 经济(113811)
- 业(103521)
- 企(84592)
- 企业(84592)
- 管理(82722)
- 农(49631)
- 方法(46994)
- 数学(37555)
- 数学方法(37210)
- 业经(35794)
- 农业(33130)
- 中国(32496)
- 财(32459)
- 融(27933)
- 金融(27930)
- 银(26519)
- 银行(26485)
- 地方(26297)
- 行(25565)
- 制(25303)
- 技术(23266)
- 务(22671)
- 财务(22633)
- 财务管理(22595)
- 企业财务(21346)
- 贸(21324)
- 贸易(21308)
- 易(20714)
- 学(19810)
- 机构
- 学院(373923)
- 大学(365407)
- 济(159121)
- 经济(155875)
- 管理(147350)
- 理学(125800)
- 理学院(124519)
- 研究(123785)
- 管理学(122683)
- 管理学院(121979)
- 中国(101345)
- 京(77407)
- 科学(74773)
- 农(74381)
- 财(72217)
- 所(63131)
- 中心(59633)
- 江(59224)
- 业大(58516)
- 农业(57050)
- 财经(56970)
- 研究所(56893)
- 经(51426)
- 北京(48760)
- 经济学(47779)
- 州(46944)
- 范(45997)
- 师范(45567)
- 院(44530)
- 经济学院(43418)
- 基金
- 项目(244889)
- 科学(192715)
- 研究(181110)
- 基金(176338)
- 家(153845)
- 国家(152263)
- 科学基金(130589)
- 社会(115944)
- 社会科(109776)
- 社会科学(109742)
- 省(98885)
- 基金项目(93981)
- 自然(83022)
- 自然科(80983)
- 自然科学(80962)
- 划(80622)
- 教育(80005)
- 自然科学基金(79546)
- 编号(73805)
- 资助(70761)
- 成果(57849)
- 发(55293)
- 重点(54723)
- 创(53648)
- 部(53200)
- 课题(50320)
- 创新(49545)
- 业(48647)
- 国家社会(47909)
- 科研(46607)
- 期刊
- 济(185878)
- 经济(185878)
- 研究(107107)
- 中国(74915)
- 农(73320)
- 财(58739)
- 学报(55876)
- 管理(55136)
- 科学(54239)
- 农业(49027)
- 融(46263)
- 金融(46263)
- 大学(43121)
- 学学(41221)
- 业经(36449)
- 技术(35745)
- 教育(31769)
- 财经(28113)
- 经济研究(27193)
- 业(27102)
- 问题(25383)
- 经(24400)
- 技术经济(21718)
- 世界(18858)
- 版(18826)
- 科技(18589)
- 现代(18212)
- 商业(18048)
- 贸(18043)
- 经济问题(16772)
共检索到57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献 李瑾 范贝贝 曹冰雪 马晨
首先,在界定“四链”融合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为例,对农高区“四链”融合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表明,“四链”深度融合的本质是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机融合方式促进创新要素与资源汇聚,不断提升区域产业创新力与竞争力,形成持续高效运行的区域创新生态。研究认为,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基础,产业链是创新链落地生根的载体,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是“四链”融合的核心,资金链和人才链是支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是根本保障,通过打造“四链”融通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农高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奋力迈开二次创业步伐杨凌示范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批准的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彭瑾 盖小静 王力立 常爽
近几年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土地流转亟需系统科学、成熟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予以参考。杨凌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土地流转极具调研价值和理论梳理的必要。通过对杨凌土地流转中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实地访谈和入户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已有研究对资料进行细致的扎根和统计分析,得出杨凌区土地流转的特征及现状,总结归纳其在土地流转中的有益经验,最后全方位析出其存在问题,从流转意愿、土地银行、政府管理及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给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宝利 刘薇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加大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炳钰
论文基于对陕西杨凌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农户小额贷款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辨识各种增信方式对农户信用贡献度的基础上,围绕挖掘潜在增信资源、拓宽增信渠道、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这个目标,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等维度出发,提出帮助农户个体增信和村镇整体增信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 增信方式 农户有效信贷需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炳钰
论文基于对陕西杨凌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农户小额贷款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辨识各种增信方式对农户信用贡献度的基础上,围绕挖掘潜在增信资源、拓宽增信渠道、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这个目标,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等维度出发,提出帮助农户个体增信和村镇整体增信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 增信方式 农户有效信贷需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德翼 李同升
依据农业科技特性及发展规律、杨凌社会经济科技人文资源禀赋特征和区域比较优势原理,结合西北农业的科技需求,提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应以适用技术推广为主。
关键词: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杨凌,适用技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超
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杨凌示范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探讨了建设生态型城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镇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保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的生态型城镇的构想。
关键词:
生态型城镇 杨凌示范区 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发,从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反馈机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并测算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比于全国整体走势而言是上升的,但不同时间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不同。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与低度耦合等级之间,2012年达中级耦合水平,2018年起处于高度耦合类型。(2)分年度看,2009—2010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勉强协调,2012—2013年为低度协调,2014—2019年为中度协调,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3)分区域看,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耦合协调度值高于东北地区,但各区域整体表现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宝 刘天军 王征兵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具体分析了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三次产业和邻近区域三次产业都处于竞争优势,作为示范区邻近区域的西安、咸阳、宝鸡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给示范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此,作为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典型代表——杨凌示范区在"新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特色优势农业,紧密加强与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保持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休闲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云 詹慧龙 赵跃龙 李树君 矫健
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部认定了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为各区域现代农业树立样板。文章根据2009~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的数据对比看出示范区的发展基础明显好于非示范区,通过将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组,运用DID模型分析示范区显著性作用,最终得出示范区竞争力提升并非由示范区本身发展趋势所致,而是由政府认定示范区政策所致,更加肯定农业部认定示范区对示范区农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农业部认定为示范区之后,区域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提升作用显著。而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显著性效果均不同。东、中、东北地区提升作用较西部地区明显,每个区域不同年份之间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同的。但是,并非认...
关键词: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竞争力 显著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增海 李忠民
文章运用产出型DEA模型对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crste)的平均值是0.45。厦门、济南、惠州、重庆和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的技术效率(crste)均为1,说明这五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是最高的;株洲、哈尔滨、长沙和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的效率值分别为是0.097、0.059、0.056和0.055,说明这四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是较差的。尽管由于行业、地域和人员等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分析结果还是能从现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开发区 研究开发 数据包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柏乃,刘超英,宋浩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技工贸收入和出口创汇等几个层面对高新区十年来的总量发展和结构变动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统计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本文基于内部竞争力和外部竞争力两个维度,从发展实力、财务状况、产业贡献和创新能力4个层面,构建了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和大专以上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比重等14个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2013—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稳中有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建设有所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不断多样化和高端化,并提出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龙 吴启芳 巢剑雄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3年~1998年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并据此对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线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