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7)
2023(8968)
2022(7711)
2021(7215)
2020(5954)
2019(13371)
2018(13321)
2017(24980)
2016(13714)
2015(15629)
2014(16115)
2013(15348)
2012(14163)
2011(12649)
2010(13275)
2009(12545)
2008(12752)
2007(12019)
2006(11015)
2005(10360)
作者
(38454)
(31901)
(31586)
(30521)
(20413)
(15248)
(14617)
(12236)
(12030)
(11903)
(10930)
(10864)
(10383)
(10110)
(10047)
(9735)
(9356)
(9340)
(9281)
(9117)
(8129)
(7728)
(7617)
(7562)
(7386)
(7172)
(7147)
(6970)
(6328)
(6226)
学科
(47631)
经济(47453)
管理(45890)
(40881)
(36371)
企业(36371)
(18793)
(17547)
中国(16273)
方法(16015)
(15941)
业经(14508)
理论(12427)
(11425)
(11196)
财务(11155)
财务管理(11109)
数学(10763)
(10692)
银行(10680)
数学方法(10503)
企业财务(10454)
(10154)
(10115)
(9919)
农业(9696)
(9597)
金融(9593)
体制(9349)
教育(8647)
机构
学院(194123)
大学(193831)
(75448)
经济(73394)
管理(70202)
研究(64498)
理学(57932)
理学院(57274)
管理学(56246)
管理学院(55871)
中国(51955)
(43793)
(42040)
科学(35659)
(33320)
财经(32333)
(32004)
中心(30665)
(28878)
研究所(27587)
北京(27272)
(27076)
师范(26846)
(26576)
(26176)
业大(23639)
财经大学(23552)
(23124)
经济学(22895)
(21795)
基金
项目(115210)
研究(91772)
科学(90172)
基金(81366)
(69408)
国家(68338)
社会(58354)
科学基金(58304)
社会科(53971)
社会科学(53954)
(45279)
教育(43932)
基金项目(41922)
编号(39086)
(37336)
成果(35302)
自然(34602)
自然科(33730)
自然科学(33722)
自然科学基金(33116)
资助(33021)
课题(28398)
(28018)
(26175)
重点(26029)
(24932)
项目编号(24081)
(23918)
(23862)
(23572)
期刊
(98998)
经济(98998)
研究(66431)
中国(49122)
(38421)
教育(31258)
管理(30397)
(26602)
学报(26219)
科学(24246)
(21830)
金融(21830)
大学(21536)
学学(19543)
技术(18780)
农业(17040)
财经(16922)
业经(15823)
(14587)
经济研究(14009)
问题(12592)
图书(11349)
财会(10778)
会计(10411)
(10001)
(9921)
(9567)
论坛(9567)
职业(9293)
理论(9222)
共检索到324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方羽  吴华煜  谢煜  
首先,通过对现有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意识薄弱,报告内容缺乏完整性,报告指标的选取与计量方式随意。然后,通过对现有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中适用于国家公园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再运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国家公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已发布的综合报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科研教育团体、社区、游客视角对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框架进行初步的设计。最后,建议健全强制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出台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规范,并进行第三方独立审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唐芳林  
文章从国家公园的性质和整体功能发挥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的公益性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从使用者付费、碳足迹消除、可持续性、绩效等方面对国家公园适度收费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国家公园允许收费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规避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雪雁   苏慧珍  
国家公园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根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实现途径。但中国国家公园大都位于相对偏远且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计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塑建可持续生计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理论命题与时代任务。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研究主题变化轨迹的基础上,从国家公园居民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计冲突、国家公园居民对自然资源的生计依赖性、国家公园建设对居民生计的影响及国家公园居民的替代生计选择等热点问题出发,系统梳理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并针对新时期中国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新要求,构建了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提出新时期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研究应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重点关注国家公园生计可持续性动态监测与评估、国家公园生计与生态的关联关系与关联机理、国家公园可持续生计的实现路径及实现机制等关键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猛   钟林生   王婧雯  
[目的] 该研究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并综合使用多种文本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的研究进展,明确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并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研究框架。从而识别和解析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关键内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助力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进。[方法] 该文综合运用知识图谱、扎根理论及文本词频分析等方法对1992—2023年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所刊载的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文献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1)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1992-2003年)、初步发展阶段(2004-2016年)以及稳步推进阶段(2017年-至今)。(2)基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以及旅游支撑三大旅游系统,构建了研究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逻辑关系,涵盖了旅游者、潜在旅游者、智力支持、政策管理、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旅游产品以及目的地8个重点研究领域。(3)从国家公园旅游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环境影响与资源利用、社区与人类福祉、生态旅游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行机制与政策等方面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结论] 三种文本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更科学地解读了研究热点、分析研究内容、构建与检验研究框架。总体而言,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理论视角、内容与政策导向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而在一些重点研究领域仍需要加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旅游业作为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尽管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集中于居民视角,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文章以游客重游意愿作为切入点,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的283份问卷调查数据,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32、0.26;旅游感知价值对于重游意愿的影响部分成立,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对重游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8;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2)游客满意度在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在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地方依恋较高群体路径系数为0.32;地方依恋较低群体路径系数为0.15。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对游客感知价值的维护与提升;二是重视对游客满意度的提升;三是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情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永良  
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重要,加强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批准,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园区内区域广阔,资源丰富,近些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创新生态管护模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在资源环境管理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四个系统与一个多样性、思想理念与综合管理、具体领域与施政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魏玲玲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游憩产品、游憩服务和游憩管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问题等,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框架可从认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维度来构建:在认识论维度上,是由主体到认知再到行为层面的立体结构;在方法论维度上,则是游憩利用与生态保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体系。图2表2参3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凌楚  赵慧  赵本元  谭路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公众参与和文化宣传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国家公园文宣现状,从公众参与与公众科学、科学传播和分众传播的角度,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信息互通、福祉共享等方面提出宣传建议,为提升国家公园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庆华  罗情怡  谭路  赵本元  杨敬元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我国在建的10个国家公园之一,于2020年完成阶段性试点任务。2021年,我国将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原则是"生态保护第一",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在这一背景下,梳理了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过程的主要问题,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在行政区域调整、管理体系完善、关键生态过程保护修复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议和管理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冲  谭益民  张双全  贺江华  
城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存在空间破碎化、保护价值差异大、管理体制不顺、资源权属不明晰、人财物缺乏、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拓展原有保护地、改革管理体制、明确资源权属、完善资金保障、控制常住人口、建立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等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果  范俊荣  
自2014年以来,国家公园立法逐渐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立法的必要性由法律所调整对象的特点及现有立法的不适应性决定。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无法可依,国家公园概念界定尚处讨论阶段,多部门管理方式不利于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外国家公园立法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云南等省市的立法探索,从立法模式、产权界定、立法原则等几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国家公园法律框架完善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洋  程琬婷  李佳炜  梁怀月  
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门户,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有助于国家公园与社区协调发展。文章将感知价值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并在感知价值中引入了社区参与这一维度,构建了“感知价值-态度-支持意愿”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个典型入口社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通过两轮实地调研分别收集访谈材料和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材料,实证分析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整体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较积极,但经济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态度,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态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33、0.25、0.18。(3)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支持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0、0.16、0.15;态度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路径系数为0.17。(4)态度在感知价值和支持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为提升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愿,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和提升居民感知价值;二是加强引导社区居民,提高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态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国家公园背景下居民感知价值的维度,分析了感知价值对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支持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朋  张朝枝  
在全球国家公园建设普遍面临经费短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吸引社会捐赠是国家公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搜集整理一些代表性国家公园,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公园相关的法律文件与政策,对各国的国家公园社会捐赠的概念与内涵、类型与程序、募集与资金管理、捐赠者回馈与收益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国家都通过法律对国家公园社会捐赠的运作机构与管理形式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明确了捐赠者和受捐者的权利与义务,并通过税收政策对社会捐赠进行鼓励与支持。最后探讨了代表性国家公园的社会捐赠制度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笑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明确了"科学定义、整体保护;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国家主导、共同参与"三大基本原则,及"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的定位~(①)。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