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725)
2022(11626)
2021(10905)
2020(9260)
2019(21183)
2018(20876)
2017(39139)
2016(21842)
2015(24436)
2014(23941)
2013(22591)
2012(20621)
2011(18803)
2010(19345)
2009(17493)
2008(16977)
2007(15018)
2006(13370)
2005(11732)
作者
(61343)
(50966)
(50899)
(48197)
(32697)
(24728)
(23028)
(19749)
(19559)
(18254)
(17541)
(17065)
(16372)
(16177)
(15820)
(15805)
(15421)
(15091)
(14886)
(14852)
(12844)
(12648)
(12579)
(11757)
(11505)
(11387)
(11378)
(11303)
(10261)
(10081)
学科
(85410)
经济(85311)
管理(59062)
(55472)
(45907)
企业(45907)
方法(45427)
数学(40182)
数学方法(39526)
中国(25732)
(21312)
教育(21046)
(20832)
(18596)
理论(17684)
业经(16872)
(15873)
贸易(15863)
(15415)
环境(14950)
地方(14381)
农业(14347)
技术(13891)
(13032)
财务(12991)
财务管理(12964)
(12789)
(12678)
企业财务(12394)
(11388)
机构
大学(306195)
学院(301735)
(115094)
管理(113625)
经济(112781)
研究(101414)
理学(99702)
理学院(98534)
管理学(96230)
管理学院(95685)
中国(69340)
(64801)
科学(63020)
(52218)
(51229)
(50582)
(48388)
师范(47865)
研究所(46397)
业大(46241)
中心(45406)
(45132)
财经(42713)
北京(40991)
农业(40451)
师范大学(39174)
(39040)
教育(37565)
(36387)
(35623)
基金
项目(208136)
科学(165998)
基金(151492)
研究(149923)
(134504)
国家(133050)
科学基金(113707)
社会(95685)
社会科(90704)
社会科学(90678)
(82325)
基金项目(79722)
教育(77550)
自然(75227)
自然科(73610)
自然科学(73588)
自然科学基金(72294)
(71443)
资助(63222)
编号(60025)
成果(49018)
重点(48251)
(47417)
(44723)
课题(44383)
(43696)
教育部(41443)
科研(40507)
创新(40440)
大学(39725)
期刊
(116273)
经济(116273)
研究(89832)
中国(63056)
教育(59336)
学报(51206)
科学(45513)
(44394)
管理(40286)
大学(39614)
(39380)
学学(36057)
农业(30142)
技术(28234)
(21984)
金融(21984)
财经(21249)
经济研究(19938)
业经(19367)
(18167)
(17245)
统计(16115)
职业(15282)
问题(15268)
(15038)
(14641)
商业(13726)
技术经济(13667)
科技(13520)
决策(13239)
共检索到437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莹   田劭唯   戴健驰   田世政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亲环境的公民,国家公园一直被认为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外部情境视角切入,探究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将旅游环境认知、预期内疚、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模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为案例地,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环境教育感知可通过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产生链式中介作用;(2)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且后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前者,而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亲环境行为产生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形式与内容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莹   田劭唯   戴健驰   田世政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亲环境的公民,国家公园一直被认为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外部情境视角切入,探究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将旅游环境认知、预期内疚、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模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为案例地,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环境教育感知可通过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产生链式中介作用;(2)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且后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前者,而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亲环境行为产生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形式与内容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永强   张孙博文   武耀杰   梁晶璇   郜玲云   陈佑成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从敬畏感角度出发,将地方依恋和生态价值观引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中,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386名游客的问卷数据,采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对游客亲环境行为进行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敬畏感、地方认同、生态价值观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37、0.92,表明既要重视游客对大自然的敬畏,又要提高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和树立生态价值观;(2)敬畏感能够通过生态价值观和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表明地方认同和生态价值观是游客亲环境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敬畏感向游客亲环境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游客年龄能够调节敬畏感对亲环境行为和地方认同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表明要重视游客年龄因素对亲环境行为带来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敬畏感、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公园研究的理论体系,应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拓展了游客亲环境行为研究方法的应用。这既为深入探讨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内在驱动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涛  刘晶岚  
国家公园是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游客行为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根源性的影响。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构建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试点的566名游客为样本,探索地方依恋、满意度和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依恋可作为游客满意度与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中介变量;情境因素直接作用于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因此,在传统的游客规范之外,应该注重提升游客满意度,培养游客对国家公园的情感,同时管理者与游客需要共同创造优美的景区环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洪   涂红伟  
国家公园在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也承受着游客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文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探讨他人不文明行为与游客道德认知在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间的调节机制。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326名游客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1)他人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当他人不文明行为较少时,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2)他人不文明行为负向影响道德认同,正向影响道德推脱;(3)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对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游客产生道德认同倾向时,能够增强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而当其产生道德推脱倾向时,这种正向影响被削弱;(4)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中介了他人不文明行为对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文章为游客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游客不文明行为和道德认知的作用机制研究范畴,也可为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在游客行为管理和道德认知引导两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米娜  
运用SPSS及AMOS等统计分析方法,从游客参与的需求侧角度出发,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及模型,将"预期收益"作为新的中介变量,实地调查289名景区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文明建设的行为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态度、主观规范通过"期望收益"变量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游客的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预期收益"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治理的预期物质收益(奖品)和精神层面的收益(文明旅游者称号)等,来促进游客参与行为,从而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羽蘅  高怡幸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和角色认同理论,通过对43家旅游企业的领导-员工配对调研数据的采集,构建了变革/交易型领导、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影响的跨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对旅游企业员工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作用,而交易型领导则相反;(2)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变革/交易型领导与员工亲环境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组织差序氛围显著调节变革/交易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的结论拓展了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影响员工亲环境行为的跨层次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为推进旅游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切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旅游业作为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尽管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集中于居民视角,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文章以游客重游意愿作为切入点,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的283份问卷调查数据,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32、0.26;旅游感知价值对于重游意愿的影响部分成立,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对重游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8;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2)游客满意度在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在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地方依恋较高群体路径系数为0.32;地方依恋较低群体路径系数为0.15。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对游客感知价值的维护与提升;二是重视对游客满意度的提升;三是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情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研究以政府创新补助为切入点考察政府创新补助对工业企业碳强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助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企业碳强度,通过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降低融资约束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降低融资约束→激励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渠道降低工业企业碳强度,其中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独立中介效应占比最高。将政府非创新补助纳入对照研究表明,具有创新导向的政府补助激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缓解融资约束作用更强,降低企业碳排放力度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提升环境压力有助于发挥政府创新补助对于工业企业的碳强度治理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最大化发挥其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并降低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奎  
游客环境行为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证分析,以问卷调查方式实地调研了该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及其管理的现状,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游客不良环境行为发生的频度和公园游客管理现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另一方面结合"刺激-反应"原理以及"破窗效应"的理论研究,尝试性的构建了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模型,并以此为框架提出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的优化建议,如管理资源层面的突破,管理原则层面的提升等,以期为改进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亿馨  苏勇  吉祥熙  
组织中不道德行为的研究极其广泛,但对于员工为维护组织当前利益而做出的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却不多见,更少有文献探讨员工稳定的个体特征对其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应用调节焦点理论,基于307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了未来关注对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这一关系中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市场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未来关注能显著降低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未来关注和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感知市场竞争强度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鹏  熊玮  
从宏观环境层面,基于农产品流通演进的外生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198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规律以及影响其演进的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渠道长度先变长再变短的"倒U型"演变趋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消费者延拓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却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鉴于各环境变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瑜  黄丽君  曾程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发展取向,分布式领导是员工主动行为和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国内外有关分布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领导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模型并加以验证。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在分布式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在分布式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分布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存在三条路径: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通过组织自尊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通过心理授权影响组织自尊进而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振芳  陈庆文  朱瑜  曾柏森  
以383名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精神型领导与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与组织自尊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与主动性行为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茜  杨东旭  李文明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理论,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环境知识(认知)、环境敏感性(情感)和地方依恋(态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知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敏感性,但并不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其中环境敏感性和地方依恋是环境知识和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敏感性、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培育游客自发的亲环境行为,探索通过增加游客环境知识、提高游客的环境敏感性、培育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等旅游地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创新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