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3871)
- 2022(11974)
- 2021(11282)
- 2020(9328)
- 2019(21476)
- 2018(21515)
- 2017(40780)
- 2016(22265)
- 2015(25200)
- 2014(25487)
- 2013(24687)
- 2012(22663)
- 2011(20435)
- 2010(20544)
- 2009(18712)
- 2008(18176)
- 2007(16097)
- 2006(14252)
- 2005(12469)
- 学科
- 济(86061)
- 经济(85945)
- 管理(64360)
- 业(61047)
- 企(51720)
- 企业(51720)
- 方法(39282)
- 数学(32182)
- 数学方法(31792)
- 农(23379)
- 中国(22546)
- 学(22263)
- 财(20359)
- 业经(19842)
- 理论(18401)
- 技术(18195)
- 地方(16569)
- 制(15903)
- 农业(15759)
- 和(14910)
- 贸(14267)
- 贸易(14262)
- 易(13818)
- 环境(13558)
- 教育(13221)
- 银(12980)
- 银行(12928)
- 融(12821)
- 金融(12813)
- 务(12419)
- 机构
- 大学(319551)
- 学院(318121)
- 管理(125508)
- 济(118830)
- 经济(115958)
- 理学(108347)
- 研究(107705)
- 理学院(107065)
- 管理学(105146)
- 管理学院(104563)
- 中国(77610)
- 科学(69839)
- 京(69571)
- 所(54655)
- 财(54309)
- 农(53142)
- 研究所(50223)
- 业大(49372)
- 中心(47944)
- 江(46554)
- 范(44974)
- 师范(44500)
- 北京(44043)
- 财经(43664)
- 农业(41816)
- 经(39666)
- 院(39453)
- 州(38098)
- 技术(36662)
- 师范大学(36046)
- 基金
- 项目(220442)
- 科学(172039)
- 研究(161248)
- 基金(157653)
- 家(138901)
- 国家(137459)
- 科学基金(116694)
- 社会(99055)
- 社会科(93646)
- 社会科学(93617)
- 省(87026)
- 基金项目(84179)
- 自然(76286)
- 自然科(74423)
- 自然科学(74403)
- 教育(74112)
- 划(73445)
- 自然科学基金(73057)
- 编号(66658)
- 资助(64579)
- 成果(54412)
- 重点(49303)
- 部(47691)
- 发(46788)
- 课题(46338)
- 创(45981)
- 创新(42802)
- 科研(41932)
- 项目编号(40987)
- 大学(40503)
- 期刊
- 济(132003)
- 经济(132003)
- 研究(90707)
- 中国(61805)
- 学报(53947)
- 科学(49387)
- 农(47937)
- 管理(45563)
- 教育(40786)
- 财(40238)
- 大学(39787)
- 学学(37245)
- 农业(33819)
- 技术(29447)
- 融(22226)
- 金融(22226)
- 业经(21732)
- 财经(20624)
- 经济研究(20004)
- 图书(19181)
- 经(17642)
- 业(17565)
- 科技(17187)
- 问题(17042)
- 技术经济(15491)
- 版(15261)
- 理论(15120)
- 资源(14392)
- 实践(13952)
- 践(13952)
共检索到46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魏玲玲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游憩产品、游憩服务和游憩管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问题等,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框架可从认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维度来构建:在认识论维度上,是由主体到认知再到行为层面的立体结构;在方法论维度上,则是游憩利用与生态保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体系。图2表2参30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游憩 旅游管理 生态文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秀治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分和偏好程度,并以此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区不能开展游憩活动;严格控制区适于开展以科学考察、摄影采风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游憩活动,获得探奇求知和寻求真理的游憩体验;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主的游憩活动,享受体验新奇、消闲求知和丰富阅历的游憩体验;传统利用区适于开展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游憩活动,感受领略新奇的游憩体验。因此,提出根据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开发合适的游憩活动;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游憩体验,加强不同游憩环境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张海霞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和国家认同感,培育社区发展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9月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涉及游憩的内容有两处值得关注:一是在体现全民公益性方面,国家公园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朝枝 曹静茵 罗意林
自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行以来,有关国家公园到底能不能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到底是旅游活动还是游憩活动的争议从未停止。在分析"旅游"和"游憩"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在国家公园利用方式的相应表述,根据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游憩"与"旅游"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认为:国家公园内的"游憩"与"旅游"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在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分区规划中,使用"游憩"一词比较合适,以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目标。但在国家公园的具体运营管理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进行表述更恰当。在谈及旅游与国家公园的矛盾时,使用"旅游开发"更符合事实。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旅游 游憩 生态旅游 表述方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进辉 林开淼 彭夏岁 王淋辉 陈秋华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视觉评价方法研究游客等待检票、景区观光车、九曲溪竹筏3个主要旅游拥挤节点的排队拥挤感知状况,分析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等待时间的游客拥挤规范。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来访次数、组织方式、停留时间与天气感知的游客显著影响拥挤感知程度;基于等待时间与可接受度的曲线拟合确定了检票口、观光车和竹筏的拥挤感知规范的等待时间标准分别为10.9 min、15.6 min和47.6 min。等待时间-拥挤可接受曲线可作为拥挤感知规范标准为游客排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毕赛云 李兵 韩玉婷 石金莲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亲子游憩的热点区域,目前国内外有关国家公园亲子游憩体验的研究较少。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将亲子游客点评网站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使用Python技术提取高频词,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分别从高频特征词、旅游吸引物和情感体验3个方面构建分析类目,探索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亲子游憩体验的主要内容。结果显示,武夷山亲子游客的正面情感较强,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门票、游憩情感、景区设施与服务是武夷山亲子游客的主要关注点。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亲子游 武夷山 网络文本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开淼 郭进辉 林育彬 付来侠 孟芳 郭伟锋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内容,包含资源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旅游大数据来源、特征以及研究新范式;归纳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的四个重点内容,包括大数据引导国家公园游憩空间资源评价、游客空间行为、游憩承载力预警和生态体验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游憩空间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游憩体验质量最大化以及对游憩空间的可持续管理。
关键词:
旅游大数据 国家公园 游憩管理 研究范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君帜 唐小平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尚慧 姜嫄 王泰棋 黄梅 谢晶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和完善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国家公园人才队伍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系统分析,并对SO、WO、ST、WT组合进行战略分析,利用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以克服SWOT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的不足。研究发现:(1)人才结构性短缺。高层次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执法人员不能满足国家公园严格执法需要,制约了执法适时性和合规性。(2)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45岁以上占比54%,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高4%。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0%,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低2%。(3)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供给侧高等院校未开设国家公园管理等专业,开设的相关度较高专业每年仅有400多名毕业生。(4)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国家公园存在编制、户籍等管理体制瓶颈,考核、待遇等激励机制创新不够,体制机制是需求侧引进人才的刚性制约因素。通过主客观分析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构建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提出政策启示:盘活国家公园存量人才,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其发挥最大效能;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刚性招才和柔性引才有机结合,形成人才良性更新机制;强化与涉林草院校协作,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人才 保障体系 SWOT分析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张云毅 梁兵宽 宋天宇 陈君帜
规划体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之一,应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将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设计为2个序列和4个层级,一个序列是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这是国家公园战略的顶层设计;另一个序列是实体国家公园层面,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管理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成。各层级规划的作用同等重要。通过论述各层级规划的作用、目标、任务和有机联系,提出了应考虑的核心因素和编写要点,应将规划作为国家公园适应性管理的核心环节。基于以上结论,为提高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管理意见,以使我国的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有章可循。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规划体系 适应性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根茂 谭益民 张双全 柏智勇 刘婉婷
访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理论是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用于游客管理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并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相较于游憩机会谱(ROS)理论和环境变化的可容忍极限模型(LAC)理论,该理论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关系。文章基于VERP理论,结合实地调研,通过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制订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为实现试点区游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兰伟 陈兴 钟晨
国家公园是国际上通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制度与形式,也是开展相关科研与科普工作并为国民提供游憩机会的重要场所。国家公园建设涉及发展理念、功能定位与功能分区、管理体制与管理原则、法律体系和资源权属等重要理论层面及特许经营制度、收支与门票管理,以及志愿者、社区参与等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家公园理论体系及我国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为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指引下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理论体系 制度建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王化起 何云梦
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国家公园的概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该如何建设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目前存在许多困惑和争论。我国国家公园应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国家公园涉及区域广、产品复杂、资源类型多样,我们是否遵循同一治理理念和模式?我国国家公园的治理主体、原则和目标是什么?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基于产权理论,将国家公园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三类,据此建立政府主导治理、公众参与协商治理、特许经营市场化治理的国家公园治理体系。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公园治理 产权理论 特许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霞 余荣卓 罗春玉 王光玉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是当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教育基本要素、游客感知评价,提出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框架。运用语义差异法,以自然资源基础、人员素质、标识系统和自然教育媒介4个因素作为基准,确定与准则层对应的12个指标,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评分表,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量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议未来体系构建中要挖掘自然本底资源、推广特色自然教育项目,完善自然解说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育人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