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5)
2023(8035)
2022(6941)
2021(6504)
2020(5338)
2019(12011)
2018(11805)
2017(21741)
2016(12169)
2015(13328)
2014(13505)
2013(12999)
2012(12087)
2011(11006)
2010(11318)
2009(10102)
2008(10201)
2007(9437)
2006(8424)
2005(7662)
作者
(37887)
(31224)
(31032)
(29494)
(19996)
(15481)
(14043)
(11935)
(11812)
(11549)
(10855)
(10734)
(10667)
(10090)
(9867)
(9692)
(9559)
(9235)
(9128)
(9077)
(7982)
(7720)
(7656)
(7392)
(7220)
(7154)
(7090)
(6872)
(6466)
(6441)
学科
(41911)
经济(41842)
管理(31629)
(29383)
(23741)
企业(23741)
方法(17082)
(13462)
(13222)
数学(13096)
数学方法(12873)
中国(12006)
(11433)
环境(10286)
业经(10063)
理论(9820)
农业(9072)
(8971)
地方(8731)
(7642)
银行(7609)
(7547)
(7467)
金融(7466)
(7273)
(7168)
(7147)
(7141)
贸易(7135)
财务(7132)
机构
学院(171457)
大学(169323)
研究(63588)
(59698)
经济(58094)
管理(57434)
理学(48272)
理学院(47537)
中国(47046)
管理学(46361)
管理学院(46056)
科学(43682)
(37771)
(35033)
(34230)
研究所(31208)
(30169)
中心(28612)
(28543)
业大(27934)
农业(27606)
(26068)
师范(25663)
北京(24205)
财经(23485)
(23354)
(22998)
(22004)
(21287)
技术(20871)
基金
项目(113891)
科学(87421)
基金(80609)
研究(79227)
(74592)
国家(73533)
科学基金(60093)
社会(47935)
(46005)
社会科(45186)
社会科学(45169)
基金项目(42612)
自然(40889)
自然科(39795)
自然科学(39777)
(39313)
自然科学基金(39086)
教育(36363)
资助(34144)
编号(30857)
重点(26898)
(25429)
成果(25304)
(23613)
(23353)
课题(23230)
计划(22790)
科研(22464)
创新(21762)
(21312)
期刊
(73501)
经济(73501)
研究(48711)
中国(38523)
学报(34859)
(31903)
科学(30294)
大学(25063)
(24016)
学学(23602)
教育(22493)
农业(21795)
管理(21461)
(14790)
金融(14790)
技术(13098)
业经(12537)
(12204)
财经(11246)
经济研究(10680)
(10283)
(9779)
(9229)
业大(9151)
问题(9150)
图书(8964)
资源(8959)
科技(8661)
林业(8473)
农业大学(7275)
共检索到26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薛冰洁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有时人们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因而称自然为自然资源;有时又通过生物多?样性来表现自然界多样性的程度,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群明   陈子奇   陈奕昊   洪心妍  
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双评价体系是通过测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而评估其发展生态旅游的适宜程度。论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的双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南山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南山国家公园的游憩适宜性以轻度不适为主。(2)游憩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多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白云湖景区等区域;游憩适宜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呈现聚集型面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余下的区域主要呈现小面积点状空间,分散分布在南山国家公园内部。(3)水环境和地势起伏导致的水土流失是影响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旅游交通和核心保护区两因素导致的游憩成本增加是限制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4)从是否适宜发展旅游的角度,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利用生态游憩区、密集性休闲游憩区和分散性观光游憩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群明   陈子奇   陈奕昊   洪心妍  
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双评价体系是通过测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而评估其发展生态旅游的适宜程度。论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的双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南山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南山国家公园的游憩适宜性以轻度不适为主。(2)游憩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多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白云湖景区等区域;游憩适宜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呈现聚集型面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余下的区域主要呈现小面积点状空间,分散分布在南山国家公园内部。(3)水环境和地势起伏导致的水土流失是影响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旅游交通和核心保护区两因素导致的游憩成本增加是限制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4)从是否适宜发展旅游的角度,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利用生态游憩区、密集性休闲游憩区和分散性观光游憩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朝枝  曹静茵  罗意林  
自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行以来,有关国家公园到底能不能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到底是旅游活动还是游憩活动的争议从未停止。在分析"旅游"和"游憩"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在国家公园利用方式的相应表述,根据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游憩"与"旅游"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认为:国家公园内的"游憩"与"旅游"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在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分区规划中,使用"游憩"一词比较合适,以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目标。但在国家公园的具体运营管理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进行表述更恰当。在谈及旅游与国家公园的矛盾时,使用"旅游开发"更符合事实。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周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宝惠  曾瑜皙  
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政府主导、分区利用、绿色运营、游客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公众支持7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宝惠  曾瑜皙  
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加琪  郭剑英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8.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保护环境的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并且对景区提出针对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破坏环境行为有相关性,特别是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大。大部分游客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约束自身行为,但其环境责任感不强。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约束管理、教育管理和引导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喻江平  
中国与东盟水陆相连,文化相近,双方国家公园发展存在很多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对双方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双方在地理区位、文化认同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上都存在着开展生态旅游合作的广泛基础。双方可在学术交流、客源互送、管理人员交流与培训、生态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构建国家公园无障碍生态旅游圈等方面加强合作,并相应地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交流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想  芦惠  邢伟  伍世代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最常见且被广泛接受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国家公园实施最严格保护的当下,开展什么样的生态旅游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对生态旅游概念演变、基本原则和影响范式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和实施方案。研究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须遵循事业管理为主体的基本属性,并且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比生态旅游定义界定更为重要。因此,在构建生态旅游整体实施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生态旅游认证机制、优化生态旅游管理技术、完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以及加强利益主体协调与整合机制等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想  芦惠  邢伟  伍世代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最常见且被广泛接受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国家公园实施最严格保护的当下,开展什么样的生态旅游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对生态旅游概念演变、基本原则和影响范式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和实施方案。研究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须遵循事业管理为主体的基本属性,并且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比生态旅游定义界定更为重要。因此,在构建生态旅游整体实施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生态旅游认证机制、优化生态旅游管理技术、完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以及加强利益主体协调与整合机制等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琛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张海霞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和国家认同感,培育社区发展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9月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涉及游憩的内容有两处值得关注:一是在体现全民公益性方面,国家公园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秀治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分和偏好程度,并以此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区不能开展游憩活动;严格控制区适于开展以科学考察、摄影采风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游憩活动,获得探奇求知和寻求真理的游憩体验;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主的游憩活动,享受体验新奇、消闲求知和丰富阅历的游憩体验;传统利用区适于开展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游憩活动,感受领略新奇的游憩体验。因此,提出根据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开发合适的游憩活动;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游憩体验,加强不同游憩环境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思源  苏杨  王蕾  程红光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考察游客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受益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何选择,并对其投资自然资本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中如何优化旅游,促进保护和公益性功能实现。研究结果显示:(1)游客以文化服务为首选,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强的生态旅游、较为抽象的文化体验以及较为单纯的美景欣赏三方面,在生态旅游具体需求上会出现选择间的相互竞争;(2)除了净化空气,对供给服务和其他调节服务则需求不大;(3)在免门票假设下,具有支付意愿的游客达到90%以上,然而平均支付意愿没有达到现有门票价格;(4)教育水平和职业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并与年龄和收入等因子一起形成具有不同支付意愿上的特征人群。因此,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需要积极探索协同多种文化服务供给,大力推动社会参与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受益者对生态系统的认知,从受益者需求入手推进国家公园公益性功能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