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2)
- 2023(15090)
- 2022(12526)
- 2021(11519)
- 2020(9615)
- 2019(21649)
- 2018(21276)
- 2017(40538)
- 2016(22098)
- 2015(24894)
- 2014(24481)
- 2013(24038)
- 2012(22421)
- 2011(20148)
- 2010(20201)
- 2009(18701)
- 2008(18262)
- 2007(16728)
- 2006(14552)
- 2005(12511)
- 学科
- 济(93322)
- 经济(93238)
- 管理(56106)
- 业(53588)
- 企(41192)
- 企业(41192)
- 方法(35320)
- 数学(30629)
- 数学方法(30241)
- 农(30099)
- 地方(27612)
- 中国(25546)
- 业经(22604)
- 财(20056)
- 农业(20001)
- 学(18001)
- 制(16476)
- 贸(16358)
- 贸易(16348)
- 易(15749)
- 环境(14646)
- 地方经济(14327)
- 和(14203)
- 产业(13796)
- 理论(13398)
- 融(13010)
- 金融(13006)
- 技术(12972)
- 银(12972)
- 银行(12946)
- 机构
- 学院(304066)
- 大学(298992)
- 济(121462)
- 经济(118616)
- 管理(112499)
- 研究(104761)
- 理学(95940)
- 理学院(94754)
- 管理学(93022)
- 管理学院(92452)
- 中国(77773)
- 科学(65494)
- 京(63619)
- 财(54339)
- 农(53463)
- 所(52833)
- 中心(49444)
- 江(48719)
- 研究所(47891)
- 业大(45789)
- 范(43466)
- 师范(43097)
- 财经(42428)
- 农业(41697)
- 北京(39616)
- 州(38932)
- 院(38546)
- 经(38238)
- 经济学(36718)
- 省(34376)
- 基金
- 项目(204666)
- 科学(159650)
- 研究(154063)
- 基金(143066)
- 家(124696)
- 国家(123303)
- 科学基金(104487)
- 社会(95710)
- 社会科(90465)
- 社会科学(90436)
- 省(84861)
- 基金项目(76019)
- 教育(70365)
- 划(69499)
- 编号(65246)
- 自然(65104)
- 自然科(63453)
- 自然科学(63436)
- 自然科学基金(62227)
- 资助(56659)
- 成果(52781)
- 发(47752)
- 重点(46855)
- 课题(45929)
- 部(43483)
- 创(43021)
- 创新(40105)
- 科研(38751)
- 发展(38686)
- 国家社会(38649)
共检索到46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如 张茜 严中成 韦锋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典型县-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应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如 张茜 严中成 韦锋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典型县-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应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菊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为揭示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西部典型山区宝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后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地震对宝兴县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方面;2)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但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显著低于后2种农户,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不显著;3)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后果最差,其陷入贫困的比例最高,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大。但因其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本,可以选择特色农业、生计多样化和参加生态补偿等多种生计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户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生计后果 地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兆宇 王玉峰
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重灾区宝兴县为例,重点调研、分析了该县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产业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资金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该县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存在总量不足且来源单一、投向结构不合理、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重点和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4·20芦山地震 灾后重建 资金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桐 胡宁 李红勋 贺超
主食竹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生境因子,因而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割竹打笋的行为使大熊猫保护成效受到了重大挑战。根据在四川省天全县、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社区收集的调研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受调查者的性别、参与创业活动和培训的经历、贷款难度、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粮食获取渠道等因素对其割竹打笋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政策认知4个方面,分析了当地居民割竹打笋行为的驱动因素,并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桐 胡宁 李红勋 贺超
主食竹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生境因子,因而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割竹打笋的行为使大熊猫保护成效受到了重大挑战。根据在四川省天全县、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社区收集的调研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受调查者的性别、参与创业活动和培训的经历、贷款难度、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粮食获取渠道等因素对其割竹打笋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政策认知4个方面,分析了当地居民割竹打笋行为的驱动因素,并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春雨 王俐人
说起"国家公园",人们可能会想起美国黄石公园、加拿大班夫公园等世界知名的国家公园。虽然"国家公园"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拥有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的中国大地上,也有着让世人惊艳的自然及人文景观。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该文件提出,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余翩翩 洪静萱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组织试点、总结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和制定相关标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起点高、后发优势明显、建设规模和难度大等特点,大量社区广泛分布在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人地关系成为其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宇
四川省双流县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为此,应从五个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中小企业运作机制;大力发展融资担保服务,减少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逐步将其市场化;赋予支行适当权力,监督政策落实,加大当地存款投放贷款力度;优化资产组合,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体系转型;提升信用,促进中小企业成功融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媛 梅德平
供给侧改革是推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四川自贸区要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和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需立足当前经济常态,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增强自贸区竞争力和辐射力,以促进四川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外贸与自贸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角度对自贸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四川省 供给侧改革 自贸区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昕宇
探寻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对2013年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不均衡,根据研究结果,文中对这些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川省 DEA 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陈井安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历史演变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磊 潘劼
论文以四川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口流出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不同于沿海地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以生活为主导,农民进城的目标以生活与教育为主,而非进城务工。进城人群的主体是劳动力大量流失后剩下的留守人群,进城生活的经济来源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的返还。在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较弱的同时,形成了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如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县城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繁荣发展,县域城镇人口增速远超过地级市等。基于新的认识,研究对城镇化机制相关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就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潜在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机制 县域 人口流出 四川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志红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提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战略举措。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公平发展权为核心。四川作为西部后发省份,人口流动是其城镇化的重要因素。针对新时期四川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现实,四川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包括:从城市管理的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转移、"乡村型"小城镇向"城市型"小城镇迈进、合理增设市辖区并谨慎设置远离城市中心区的飞地型市辖区、城乡空间形态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路径 城乡形态 劳动力回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梦杰 方斌 胡晓亮
[目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能较好地整合乡村山水林田湖资源,符合区域统筹、特色产业融合、城乡协调发展理念,而选址评价是乡村开发建设的前提,因此,构建田园综合体选址评价体系,并探索建设路径,对指导我国县域"田园综合体"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首先依据相关理论对"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进而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定义的"三性"特征,选取景观性、乡村性、体验性三大类12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FANP模型(模糊网络分析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县域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适宜性等级。[结果]溧阳市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总体情况好, 15个备选村中评判等级为"高度适宜"10个,"中等适宜"4个,"勉强适宜"1个,无"不适宜"级的乡村。最后,结合空间分布特征,规划了溧阳市田园综合体综合开发建设的"两轴三区四环"空间布局,并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建议。[结论]选址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直观真实,建设路径有针对性,可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