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7)
- 2023(15103)
- 2022(12892)
- 2021(12227)
- 2020(9838)
- 2019(22949)
- 2018(23026)
- 2017(42305)
- 2016(23723)
- 2015(26914)
- 2014(27236)
- 2013(26322)
- 2012(24509)
- 2011(22278)
- 2010(22628)
- 2009(20192)
- 2008(19652)
- 2007(17613)
- 2006(15898)
- 2005(13966)
- 学科
- 济(91970)
- 经济(91867)
- 管理(60774)
- 业(57895)
- 企(46236)
- 企业(46236)
- 方法(35369)
- 中国(32822)
- 数学(29790)
- 数学方法(29433)
- 农(27092)
- 地方(25924)
- 教育(23904)
- 业经(21986)
- 学(21464)
- 财(19704)
- 农业(18228)
- 理论(18166)
- 制(15834)
- 发(15826)
- 技术(15769)
- 贸(15637)
- 贸易(15621)
- 和(15447)
- 环境(15067)
- 易(15061)
- 银(14802)
- 银行(14762)
- 融(14551)
- 金融(14550)
- 机构
- 大学(328170)
- 学院(324824)
- 管理(123544)
- 济(121516)
- 经济(118387)
- 研究(116226)
- 理学(105428)
- 理学院(104084)
- 管理学(102258)
- 管理学院(101639)
- 中国(82250)
- 京(73715)
- 科学(71842)
- 所(58595)
- 财(55471)
- 范(53638)
- 师范(53236)
- 研究所(53209)
- 中心(51933)
- 农(51534)
- 江(50269)
- 北京(48043)
- 业大(46900)
- 师范大学(43332)
- 财经(43321)
- 院(42330)
- 教育(41391)
- 州(41160)
- 农业(39667)
- 经(39348)
- 基金
- 项目(217186)
- 科学(170739)
- 研究(167106)
- 基金(151903)
- 家(131612)
- 国家(130072)
- 科学基金(110474)
- 社会(101479)
- 社会科(95706)
- 社会科学(95679)
- 省(86960)
- 教育(81692)
- 基金项目(80469)
- 划(74265)
- 编号(71451)
- 自然(69709)
- 自然科(67992)
- 自然科学(67978)
- 自然科学基金(66720)
- 资助(61699)
- 成果(60687)
- 课题(52151)
- 发(50612)
- 重点(49451)
- 部(48266)
- 创(45182)
- 项目编号(43302)
- 年(42568)
- 创新(41774)
- 教育部(41603)
共检索到504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余翩翩 洪静萱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组织试点、总结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和制定相关标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起点高、后发优势明显、建设规模和难度大等特点,大量社区广泛分布在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人地关系成为其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冬芳 钟林生 虞虎
社区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基础数据库,对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和重点凝练,评论现有研究主题、核心内容和主要经验,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可划分为萌芽阶段(1990年以前)、起步阶段(1991—199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9年);(2)研究成果集中在国家公园社区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社区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国家公园社区冲突与协调、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模式4个方面。鉴于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类型多样化、地域多样化、经济发展阶段多样化等基本国情,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究要围绕人地关系矛盾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社区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认知与态度、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国家公园社区的类型识别与可持续动力路径、国家公园社区管理与调控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进行集成和优化,以形成对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研究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问题,落实国际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为其他保护地转型为国家公园提供参照样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处于拐点时期,借鉴国际经验,剖析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经营机制四方面对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国家公园模式的共同理念与"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的比较表明,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不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公园模式。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需要借鉴IUCN标准,重塑全国保护地体系;建立三级自然保护理事会及其法人治理模式,重构行政管理的条块格局;建立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和相关者的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分步实施,自然遗产逐步回归公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启福 陈秋华 黄秀娟
结合定量和定性2种方法研究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旅游服务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体现5个阶段;国家公园和国家游憩区是接待游客最多的两类区域,但国家公园接待游客的强度较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旅游服务对美国的经济(GDP)和社会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与探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旅游服务可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姝瑶 刘彦彤 余翩翩 张玉钧
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在社区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范围内的10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2个维度下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公园社区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基于二维象限法,将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类型划分为综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乏力发展型和控制发展型4种,对不同类型社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相关规划以及社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差异化的社区产业发展路径和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姝瑶 刘彦彤 余翩翩 张玉钧
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在社区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范围内的10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2个维度下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公园社区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基于二维象限法,将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类型划分为综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乏力发展型和控制发展型4种,对不同类型社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相关规划以及社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差异化的社区产业发展路径和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洋 程琬婷 李佳炜 梁怀月
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门户,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有助于国家公园与社区协调发展。文章将感知价值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并在感知价值中引入了社区参与这一维度,构建了“感知价值-态度-支持意愿”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个典型入口社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通过两轮实地调研分别收集访谈材料和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材料,实证分析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整体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较积极,但经济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态度,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态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33、0.25、0.18。(3)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支持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0、0.16、0.15;态度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路径系数为0.17。(4)态度在感知价值和支持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为提升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愿,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和提升居民感知价值;二是加强引导社区居民,提高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态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国家公园背景下居民感知价值的维度,分析了感知价值对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支持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国家公园理念已经得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国家公园是可以实现游憩公民权维护、自然遗产资源全民共享、自然与生态环境保护、国民认同感培育等多重目标的场域保障,是可持续自然旅游的有效组织模式之一。分析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运动+社区参与型决策+强势制度保障"模式和科里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生态标签地建设"模式,指出可持续的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培育和旅游规制是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计划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旅游 可持续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红巧 苏杨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具有先行先试的意义,处理保护与旅游的关系是体制试点工作重点之一。一、国家公园不是旅游景区1.发展现状——现实中"难舍难分"从管理标准和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景区和自然保护地"难舍难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