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5)
2023(8371)
2022(7104)
2021(6421)
2020(5035)
2019(11609)
2018(11148)
2017(21085)
2016(11086)
2015(12427)
2014(12459)
2013(12280)
2012(11690)
2011(10808)
2010(11349)
2009(10447)
2008(10423)
2007(9588)
2006(9082)
2005(8387)
作者
(33276)
(27804)
(27777)
(25882)
(18030)
(13478)
(12426)
(10643)
(10547)
(9984)
(9486)
(9473)
(9201)
(8934)
(8801)
(8352)
(8186)
(8086)
(8050)
(8029)
(7112)
(6865)
(6819)
(6388)
(6357)
(6347)
(6242)
(6234)
(5593)
(5562)
学科
(54080)
经济(54027)
(33346)
管理(29371)
(25707)
企业(25707)
地方(18890)
中国(18818)
(17081)
方法(14609)
业经(14241)
农业(12107)
数学(10701)
(10589)
数学方法(10571)
地方经济(10378)
(10019)
银行(10009)
(9951)
金融(9951)
(9847)
(9620)
贸易(9607)
(9512)
(9244)
(8901)
(8879)
技术(8544)
环境(8421)
(8311)
机构
学院(165956)
大学(161598)
(68190)
经济(66624)
研究(62828)
管理(61472)
理学(51108)
理学院(50422)
管理学(49679)
管理学院(49328)
中国(47785)
科学(37376)
(36201)
(31974)
(31576)
研究所(28674)
中心(27754)
(27235)
(26484)
(26261)
师范(26023)
财经(24140)
北京(23919)
(22686)
(22410)
(21695)
业大(21007)
师范大学(20840)
农业(20104)
经济学(19569)
基金
项目(102285)
科学(81043)
研究(78107)
基金(72098)
(63099)
国家(62066)
科学基金(52591)
社会(49881)
社会科(47325)
社会科学(47310)
(41553)
基金项目(37687)
教育(34978)
(34199)
编号(31980)
自然(31922)
自然科(31106)
自然科学(31100)
自然科学基金(30540)
资助(29839)
(29016)
成果(26430)
发展(23800)
课题(23656)
(23370)
重点(23228)
(21735)
(21174)
国家社会(20114)
创新(19623)
期刊
(89667)
经济(89667)
研究(53513)
中国(39087)
(26397)
管理(25629)
科学(23716)
(22144)
学报(21983)
教育(21843)
(18477)
金融(18477)
农业(18207)
大学(17067)
业经(16969)
学学(15826)
技术(14488)
经济研究(13540)
问题(11457)
财经(11446)
(9977)
(9779)
(9088)
商业(8979)
(8878)
世界(8796)
国际(8481)
(8480)
论坛(8480)
图书(8381)
共检索到27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淏  彭福伟  
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建立和管理中,游憩或旅游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推动可持续利用的最重要的方式。国家公园提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自然保护全新理念,将有助于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向全民公益性转变,一般旅游活动向游憩活动转变,粗放型旅游活动向可持续生态旅游转变。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要遵循生态空间的管控要求,体现主体功能区的理念,加快理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强化旅游活动和服务的管理,构建起设施建设、社区协调、生态补偿、访客管理等一系列保障制度,确保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国家公园理念已经得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国家公园是可以实现游憩公民权维护、自然遗产资源全民共享、自然与生态环境保护、国民认同感培育等多重目标的场域保障,是可持续自然旅游的有效组织模式之一。分析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运动+社区参与型决策+强势制度保障"模式和科里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生态标签地建设"模式,指出可持续的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培育和旅游规制是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计划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红巧  苏杨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具有先行先试的意义,处理保护与旅游的关系是体制试点工作重点之一。一、国家公园不是旅游景区1.发展现状——现实中"难舍难分"从管理标准和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景区和自然保护地"难舍难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启福  陈秋华  黄秀娟  
结合定量和定性2种方法研究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旅游服务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体现5个阶段;国家公园和国家游憩区是接待游客最多的两类区域,但国家公园接待游客的强度较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旅游服务对美国的经济(GDP)和社会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与探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旅游服务可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勇  李丽霞  
科学把握国家公园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关键。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国家公园在旅游发展定位、旅游开发策略、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从旅游发展目标定位、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旅游经营模式选择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喻江平  
中国与东盟水陆相连,文化相近,双方国家公园发展存在很多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对双方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双方在地理区位、文化认同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上都存在着开展生态旅游合作的广泛基础。双方可在学术交流、客源互送、管理人员交流与培训、生态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构建国家公园无障碍生态旅游圈等方面加强合作,并相应地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交流机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周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箭  刘畅  David Knight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居民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主体,也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可持续旅游棱镜模型,构建居民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的结构关系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3个典型社区(木鱼、红坪、下谷坪土家族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空间区位社区居民的可持续感知差异及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相较于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在过渡及边缘社区发挥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影响感知在核心社区成为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2)国家公园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3)旅游发展满意度对支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满意度的中介效用随距离增加而衰减;(4)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可持续评价的空间分异呈现出独特规律。即核心区和边缘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均高于过渡区;而环境和制度影响感知则由核心区向边缘区递增。为此,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衡量旅游发展效果,注重居民核心诉求,健全社区参与机制。要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将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居民。同时通过差异化社区发展路径,提高所有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燕  李庆雷  
作为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成功模式,国家公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西部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特殊的政策、既有的旅游业发展基础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部门利益、既得利益、政策法规、资金、技术与人才等方面因素的挑战。文章在对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关系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可行性、限制因素,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通过对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管理体制分析发现,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让国民享受到保护较好的遗产资源和舒适生态的游憩环境,国家公园提供的国民精神教育与实在的公益性服务提高了国民的凝聚力。相比而言,我国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缺乏统一协调的发展理念、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法律基础薄弱、管理及维护经费无稳定保障、公共服务意识缺失。因而,我国必须改变保护区内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旅游发展价值取向,建议对现有制度作如下调整:严格规范准入机制,重新梳理国家级保护区名录;完善现有立法,切实保护各类具有国家意义的遗产资源;逐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化管理的国家级保护区体系;启动淘汰机制限制保护区的数量扩张,将中央财政集中到确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间、家庭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时间正向影响农户的人均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有负向影响;家庭人口数、耕地面积和参与时间对人均财产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参与时间会正向影响人均工资性收入,家庭人口数对人均工资性收入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处于拐点时期,借鉴国际经验,剖析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经营机制四方面对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国家公园模式的共同理念与"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的比较表明,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不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公园模式。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需要借鉴IUCN标准,重塑全国保护地体系;建立三级自然保护理事会及其法人治理模式,重构行政管理的条块格局;建立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和相关者的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分步实施,自然遗产逐步回归公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社区居民作为国家公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其感知与态度研究对推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从国家公园情境出发,深化居民研究视角,并在前人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引入居民信任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内容扩展。选取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获取402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影响感知显著正向影响旅游发展满意度,路径系数分别为0.29、0.24、0.20,环境影响感知无显著影响,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制度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均无显著影响。(2)旅游发展满意度正向影响旅游发展支持度,路径系数为0.32,且旅游发展满意度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作用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3)居民信任在旅游发展满意度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为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开发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强化居民正向旅游感知;二是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三是有效保障居民权益,提高居民信任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远水  宋子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