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0)
- 2023(7685)
- 2022(6463)
- 2021(5684)
- 2020(4467)
- 2019(10143)
- 2018(9861)
- 2017(18194)
- 2016(9670)
- 2015(10683)
- 2014(10642)
- 2013(10528)
- 2012(10267)
- 2011(9477)
- 2010(9775)
- 2009(8977)
- 2008(8884)
- 2007(8058)
- 2006(7431)
- 2005(7072)
- 学科
- 济(47541)
- 经济(47481)
- 业(26465)
- 管理(25316)
- 企(19318)
- 企业(19318)
- 地方(17682)
- 中国(17411)
- 农(15129)
- 业经(12030)
- 方法(11660)
- 农业(10481)
- 地方经济(10004)
- 发(9850)
- 融(9709)
- 金融(9709)
- 数学(9563)
- 数学方法(9484)
- 银(9293)
- 银行(9283)
- 行(9140)
- 贸(8834)
- 贸易(8823)
- 易(8473)
- 环境(8419)
- 学(8241)
- 制(8239)
- 财(8060)
- 技术(7803)
- 发展(7263)
- 机构
- 学院(140041)
- 大学(137596)
- 济(59799)
- 经济(58502)
- 研究(54812)
- 管理(50798)
- 中国(42328)
- 理学(41897)
- 理学院(41345)
- 管理学(40767)
- 管理学院(40490)
- 科学(32035)
- 京(31104)
- 所(28183)
- 财(27425)
- 研究所(25076)
- 农(24671)
- 中心(24549)
- 江(23267)
- 范(20702)
- 北京(20591)
- 财经(20572)
- 师范(20520)
- 院(19963)
- 业大(19332)
- 州(18810)
- 农业(18618)
- 经(18545)
- 省(17882)
- 经济学(17659)
- 基金
- 项目(88015)
- 科学(69180)
- 研究(67594)
- 基金(61674)
- 家(54229)
- 国家(53261)
- 科学基金(44657)
- 社会(43287)
- 社会科(40998)
- 社会科学(40984)
- 省(35803)
- 基金项目(31839)
- 划(29552)
- 教育(29536)
- 编号(27602)
- 自然(26414)
- 发(25780)
- 自然科(25679)
- 自然科学(25671)
- 自然科学基金(25200)
- 资助(24681)
- 成果(23068)
- 发展(21166)
- 展(20769)
- 课题(20372)
- 重点(20009)
- 部(18629)
- 创(18495)
- 国家社会(17741)
- 创新(17312)
共检索到23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禹秋 杨朝霞
如何妥善解决国家公园保护与小水电开发的利益冲突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实践中,为建设国家公园而不惜牺牲当地社区居民资源能源权益,甚至影响当地供电安全和用能结构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环境公共利益的内涵外延,明晰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可能涉及的各类公共利益,秉持环境正义,妥善处理水电能源利益、环境公共利益、私人权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此,《关于进一步做好小水电分类整改工作的意见》做了有益探索,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出了“退出、整改、保留”的类型化整改意见,极具启发性。建议正在制定的国家公园法借鉴这一做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引入利益平衡机制,确立高位利益优先原则、比例原则、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倾斜保护原则等基本原则,加强能源正义制度建设,完善程序正义保障措施,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从而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共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禹秋 杨朝霞
如何妥善解决国家公园保护与小水电开发的利益冲突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实践中,为建设国家公园而不惜牺牲当地社区居民资源能源权益,甚至影响当地供电安全和用能结构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环境公共利益的内涵外延,明晰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可能涉及的各类公共利益,秉持环境正义,妥善处理水电能源利益、环境公共利益、私人权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此,《关于进一步做好小水电分类整改工作的意见》做了有益探索,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出了“退出、整改、保留”的类型化整改意见,极具启发性。建议正在制定的国家公园法借鉴这一做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引入利益平衡机制,确立高位利益优先原则、比例原则、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倾斜保护原则等基本原则,加强能源正义制度建设,完善程序正义保障措施,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从而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共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玮 李爽 付梦娣 任月恒 朱彦鹏 曹恒健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类型和主体,有必要对国家公园的利益主体进行研究探讨,为管理决策提供指导。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机制和功能定位,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合法性、利益重要性和利益紧迫性三个维度对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明确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特许经营者和访客;其次,分析了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并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利益监督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多方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利益相关者 协调机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文杰
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混乱,管理上交叉重叠,呈现碎片化管理,为了构建一个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应当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符合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在立法路径上,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国家公园法,同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国家公园进行单独立法。对于国家公园内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及用益物权权能受限问题,可以引入保护地役权制度进行生态补偿,重视民法手段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一园一法 保护地役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玉臻 徐宁蔚
国家公园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价值,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在中国国家层面得到重视。本文运用CVM法测算三峡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对公园开发后的保护和门票的支付意愿(WTP值),研究显示:两个支付意愿值的排序结果都是游客最高,政府和企业居中,居民最低;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国家公园的开发导向、管理模式、建设投资和门票经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涵子 吴承照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国家主导、共同参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的原则。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明确了"国家主导"的具体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如何形成国家公园保护的合力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风水林获得有效保护得益于内外双重力量,共同的信仰是内因,恰当的约束是外因。在对国家公园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利益相关者相应行为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内因)、制定多层级的约束办法(外因)、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外因)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集体行动的逻辑。
关键词:
风水林 国家公园 利益相关者 保护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火学 李宝玲
产权管理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内容之一,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深入分析云南省国家公园产权管理的现状与特点,分别运用产权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发现国家公园内国有土地产权较为简单清晰,集体土地产权较为复杂,涉及较多的利益主体。从产权理论分析得出,就国有土地而言,存在绝对的物权和债权;集体土地除国家公园成立前流转出去的土地中农民与土地经营者是一对绝对的物权与债权关系外,其余均是一种相对的物权与债权关系,且集体土地介于私有和公有之间。从博弈理论得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投资博弈,与农民存在征地博弈,与企业存在税收博弈;与村委会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云南省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思源 苏杨 程红光 王蕾 闵庆文
基于利益认知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中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意义认知、利益界定与国家公园潜在管理规则评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赋予明确而不同的意义,学者与管理者的观点和国家公园管理目标较为一致;访客与社区居民关注个人利益。②居民生态系统价值认知依赖于生计重要性判断,生态系统管理诉求建立在对现实利益与感知利益的对比上。③利益相关者对约束力不同的潜在规则持不同态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动态"协商空间",在协商中尊重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意义的认知差异,引导不同利益相关者认知趋同,提高规则合理性与执行度,保证社会-生态系统稳健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一、内涵——政策解读与地位界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国家公园的内涵。国家公园具有地域类型和管理模式的双重内涵,作为前者——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地域类型,作为后者——国家公园代表科学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共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国家公园是具有共同管理目标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远水 宋子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君帜 唐小平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姝琳 王梦桥 王忠君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在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印度的国家公园体系建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老虎保护行动。在介绍印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础之上,梳理了印度国家公园"老虎项目"社区参与经历的被动搬迁、联合共管、积极参与3个发展阶段,总结得出社区教化、发动群众、鼓励典型、人退虎进、生态旅游、谈判协商这6种社区参与方式,以及原住民权利获得、保障社区利益这两种社区参与特点,最后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启示,包括构建政府主导的社区共管机制、多渠道鼓励社区参与保护、保护传统生活与地方知识、多源构建保护补偿基金等,期望能对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