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5)
- 2023(7806)
- 2022(6249)
- 2021(6106)
- 2020(5083)
- 2019(11598)
- 2018(11316)
- 2017(22338)
- 2016(12013)
- 2015(13170)
- 2014(13081)
- 2013(12311)
- 2012(11179)
- 2011(9966)
- 2010(10368)
- 2009(9352)
- 2008(9157)
- 2007(8104)
- 2006(7005)
- 2005(6374)
- 学科
- 济(48219)
- 经济(48159)
- 业(35438)
- 管理(32130)
- 企(28183)
- 企业(28183)
- 方法(24952)
- 数学(22510)
- 数学方法(21975)
- 农(15773)
- 中国(11888)
- 财(11496)
- 农业(10127)
- 业经(9985)
- 制(9665)
- 学(9615)
- 理论(8535)
- 贸(8018)
- 贸易(8014)
- 体(7937)
- 易(7843)
- 融(7597)
- 金融(7595)
- 银(7589)
- 银行(7580)
- 技术(7435)
- 务(7241)
- 行(7223)
- 财务(7204)
- 财务管理(7184)
- 机构
- 大学(165342)
- 学院(164944)
- 济(66184)
- 经济(64871)
- 管理(64719)
- 理学(56598)
- 理学院(56001)
- 管理学(54686)
- 研究(54517)
- 管理学院(54396)
- 中国(40529)
- 京(34099)
- 科学(33301)
- 财(30563)
- 农(28336)
- 所(26858)
- 中心(25173)
- 业大(24939)
- 财经(24775)
- 研究所(24640)
- 江(23457)
- 经(22737)
- 农业(21909)
- 北京(21184)
- 范(21051)
- 师范(20828)
- 经济学(20452)
- 院(19662)
- 财经大学(18858)
- 州(18812)
- 基金
- 项目(115288)
- 科学(91554)
- 基金(85417)
- 研究(82250)
- 家(76223)
- 国家(75232)
- 科学基金(64363)
- 社会(53240)
- 社会科(50529)
- 社会科学(50509)
- 省(44342)
- 基金项目(43999)
- 自然(42292)
- 自然科(41400)
- 自然科学(41389)
- 自然科学基金(40654)
- 教育(39052)
- 划(37860)
- 资助(35939)
- 编号(32295)
- 重点(26160)
- 成果(26126)
- 部(25878)
- 创(24302)
- 发(23507)
- 创新(22723)
- 国家社会(22627)
- 教育部(22430)
- 课题(22426)
- 科研(22302)
共检索到23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鹏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的规范语言,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从美国最有创意的设想变成全球的共同模式,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核心理念与各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种较为普遍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央政府治理、中央与地方共同治理和地方治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治理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向
中央垂直管理型的国家公园系统是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安排,本研究选取加拿大BPNP/FFNMP为研究案例,引入管治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详细探讨了公园咨询委员会(PAC)这种非政府组织共管国家公园的模式。结果表明PAC管治模式能够实现管治的核心理念——相关利益单位的互动和达成共识,主要结论包括:(1)PAC模式的特性是具有克服集体利己主义的合作型模式管治模式;(2)PAC模式是具有内外部有效性的管治模式。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型系统,在借鉴PAC模式时应该主要吸收不同层次和不同利益诉求的NGO
关键词:
国家公园 PAC 管治 NGO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一、内涵——政策解读与地位界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国家公园的内涵。国家公园具有地域类型和管理模式的双重内涵,作为前者——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地域类型,作为后者——国家公园代表科学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共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国家公园是具有共同管理目标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月宁 贾倩 张玉钧
适应性共同管理模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保护地管理。它由多学科人才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是适时监测、调整和优化科学决策方法的动态管理过程,可以应对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不确定性,进而达到保护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最佳状态。通过梳理适应性共同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分析并总结其适用条件、应用实践及主要环节等方面,针对我国的保护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国家公园适应性共同管理模式,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管理提供一种满足多重管理目标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国家公园理念已经得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国家公园是可以实现游憩公民权维护、自然遗产资源全民共享、自然与生态环境保护、国民认同感培育等多重目标的场域保障,是可持续自然旅游的有效组织模式之一。分析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运动+社区参与型决策+强势制度保障"模式和科里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生态标签地建设"模式,指出可持续的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培育和旅游规制是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计划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旅游 可持续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正早 贾悦雯 刘峥延 毛显强 宋词
适当的资金模式在国家公园短期和长期运营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梳理了各国国家公园资金模式的类型、特征和形成原因,旨在对完善中国国家公园的资金模式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世界各国国家公园资金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和公共财政主导型两类,在经济相对落后、财政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公园大多采取自给自足的市场主导型资金模式;而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社会福利国家,国家公园管理运行所需资金则主要来自公共财政,同时也存在以特许经营为代表的市场经营活动。中国当前的保护地体系较为复杂,公共财政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资金模式并存。从长远看,我国的国家公园未来必将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导,在特定条件下,也应允许在部分国家公园内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方式开展市场化经营,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资金模式 国际经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笑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明确了"科学定义、整体保护;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国家主导、共同参与"三大基本原则,及"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的定位~(①)。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制度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治模式中直接影响到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本文以英国国家公园为例,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出发,从国家公园的设立背景、目的、管理机构、任务、土地权属、资金、管制模式、社区参与等方面剖析了制度可持续性对英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治模式的影响。借鉴英国案例,本文对我国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管治 体制 英国 制度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国家公园是一种被全球验证了的能有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文章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试点,结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以国家公园模式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议由中央财政拨付运行经费、制定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原则、科学划定国家公园管理范围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燕 李庆雷
作为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成功模式,国家公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西部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特殊的政策、既有的旅游业发展基础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部门利益、既得利益、政策法规、资金、技术与人才等方面因素的挑战。文章在对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关系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可行性、限制因素,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应验
海洋国家公园的设立不仅以国家权威的形式加强了对大面积、特殊海域的保护,也是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对海洋国家公园体制有不同的发展经验,从保护生态、合理开发、捍卫主权三方面看,在南海区域设立国家公园是可行之举。但设立南海海洋国家公园试点面临着海洋保护区少、小、低,开发无序,管理滞后三方面问题。从选址策略看,可分争议海域和非争议海域进行考虑。对策建议有如下五点:创新管理体系,完善经营机制,推行分区开发,拓展合作渠道,增加现实存在。
关键词:
生态保护 海洋维权 国家公园 南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游憩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公园模式被视为一种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融合互促的成熟模式。文章探讨国家公园模式在全球的空间扩散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公益化价值取向是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反而会造成国家公园供给空间的缩小;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关注度和旅游发展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公园的发育与环境关注度不相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④国家公园模式呈全球扩散趋势,空间重心的转移受国家宏观政治背景、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海霞 钟林生
国家公园体制是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类型。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公园成为中国缓解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推行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工具,国家公园的机构设置与组织架构问题研究提上日程。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进行规范分析,探讨机构建设的制度逻辑与基本模式,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国家公园管理组织架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从治理与管理质量两个目标维度进行诊断,"善治"理论可为纵向治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据此从权力分配、权力协调到权力实现的制度逻辑配置管理机构,促进机构正义;"管理有效性"理论可为内部横向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工具,根据目标管理与保障的制度逻辑设置专业化管理部门,增强机构组织效能;国家公园管理组织结构有科层集权、扁平分权、协同均权三个典型组织模式;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架设应依法明确国家公园管理的强制秩序,建立由权威专业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辖的弹性机构组织模式。基于善治与有效管理框架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逻辑探索,对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 刘琼 陈彬 陈倩茹 曾宏琛
文章在梳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炼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补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模式、品牌增值模式、生态补偿模式、地役权收益抵押贷款模式和碳汇交易模式;旨在以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丰富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业态,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手段等实现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以差异化补偿、制度化保障等推动生态补偿,以地役权抵质押等完善国家公园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项目开发、指标认证等促进碳汇价值转化。据此,提出应从分类补偿、利益共享、要素流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完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公园价值补偿和委托代理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多维价值的实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文跃 龚晶晶 童巧珍 张腾飞 李文明
风景名胜区将是我国未来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管理也将成为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性的现实问题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庐山风景名胜区提出了将山上居民下迁安置的居民搬迁计划,这是庐山社区管理的重大举措。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庐山居民进行访谈,以地方依恋的视角探讨庐山的居民搬迁问题,分析了庐山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对其搬迁愿意的影响,并以居民地方依恋为视角构建了庐山社区管治模式。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居民表现出对庐山的留恋之情,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依恋,主要表现在对宜居环境、旅游经济的依赖和对现有生活方式和旅游文化的认同等方面。居民地方依恋是庐山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但通过环保意识的加强,地方依恋可以成为居民迁居的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