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5)
2023(6429)
2022(5593)
2021(5019)
2020(4289)
2019(9849)
2018(9659)
2017(18432)
2016(9499)
2015(11269)
2014(10987)
2013(10740)
2012(10404)
2011(9330)
2010(9820)
2009(9035)
2008(9184)
2007(8180)
2006(7407)
2005(6798)
作者
(27554)
(22915)
(22827)
(21697)
(14918)
(11074)
(10623)
(8785)
(8663)
(8482)
(7868)
(7678)
(7464)
(7276)
(7191)
(7125)
(6969)
(6862)
(6630)
(6539)
(5880)
(5585)
(5553)
(5311)
(5291)
(5109)
(5027)
(5025)
(4796)
(4621)
学科
(37355)
经济(37294)
(25637)
管理(24769)
(19156)
贸易(19144)
(18587)
(18033)
企业(18033)
方法(14925)
数学(12135)
数学方法(11909)
中国(11781)
(10101)
(8845)
地方(8774)
(8472)
(8383)
金融(8383)
(8179)
关系(8135)
(7994)
业经(7514)
工作(7302)
(7297)
银行(7286)
(7066)
服务(6942)
理论(6470)
国际(6436)
机构
大学(139414)
学院(136164)
(59680)
经济(58328)
管理(50426)
研究(49601)
理学(42333)
理学院(41854)
管理学(41113)
管理学院(40836)
中国(38153)
(30060)
科学(28046)
(27436)
(25022)
中心(22523)
研究所(22325)
(21247)
财经(20996)
(20876)
北京(19186)
(19043)
(18567)
经济学(18459)
师范(18399)
(18081)
业大(17810)
(17107)
经济学院(16655)
农业(16379)
基金
项目(87319)
科学(67854)
研究(66008)
基金(63270)
(55785)
国家(54908)
科学基金(45689)
社会(42346)
社会科(40097)
社会科学(40083)
(32395)
基金项目(32156)
教育(29349)
(27545)
自然(27516)
编号(27250)
自然科(26925)
自然科学(26917)
自然科学基金(26419)
资助(26343)
成果(24221)
重点(19623)
(19483)
(19340)
课题(18339)
国家社会(17992)
(17905)
项目编号(17340)
教育部(16962)
创新(16796)
期刊
(68063)
经济(68063)
研究(43639)
中国(31234)
学报(21754)
(20126)
管理(19337)
(19188)
科学(18299)
大学(16806)
教育(15788)
国际(15725)
(15548)
学学(15291)
图书(14015)
(13994)
金融(13994)
农业(13083)
经济研究(11958)
技术(10812)
书馆(10730)
图书馆(10730)
财经(10138)
问题(9977)
业经(9916)
世界(9403)
(8930)
(7818)
(7545)
论坛(7545)
共检索到226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儒丹  
各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矛盾使《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公共秩序例外制度成为重要的"缓冲地带"。具有贸易限制效应的争议措施意欲保护的公共秩序的范围认定就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WTO司法实践认定为国际社会的公共秩序,而有学者认为是贸易限制措施实施国一国的公共秩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WTO文本规定、相关欧盟司法实践、演进式解释历史等WTO法律解释因素和立法交易成本、国际贸易自行车理论、法官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等经济政治因素共同决定国际公共秩序观点更具法理依据,也更合理。但是,国际公共秩序观点的确存在过度压缩成员自治权空间的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软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曲波  
从界定国际惯例入手,指出何为国际贸易惯例;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的安全阀,它主要是针对外国法的适用,对外国法的适用起否定的作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广泛应用的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上存在限制,但它不应受公共秩序保留的限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本文沿着"财政制度—增进公共秩序—国家能力支柱—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逻辑,建立起"国家治理财政论"的基本框架,详细阐明了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本文理论要点有:(1)"公共秩序"是人的基本需要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2)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经济从社会中脱嵌、利益格局分化、创造性破坏三大进程,公共秩序不断面临冲击和重建过程;(3)国家治理依赖于"国家能力"的支持,国家能力的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4)为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国家治理目标是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5)财政支出、收入、预算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不同侧面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保护和控制、权利开放和维护权威等目标的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萍  曹彤丹  张静  
随着3G、4G业务在全球的开展,数据传输业务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移动业务,通讯产品成为社会交往、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通信手段的联系使得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可是通信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猖獗,它不仅占据了通信网络的空间,而且还扰乱了通信网络的公共秩序。文章通过对通信网络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通信自由与网络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总结影响网络公共秩序的相关因素,为建立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营造文明健康的绿色网络通信环境献计献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杰  
在中美知识产权争端WTO第一案中,针对我国"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有关的措施",美国最终共提出了3项指控。其中,核心指控是针对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的规定。《著作权法》第4条是建立在保护我国公共秩序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TRIPS协议,还是《伯尔尼公约》,都认可国家基于公共秩序而采取某些措施的权利,因此,第4条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不容质疑。美国的指控是建立在错误解释的基础之上,应该予以驳回。为有效地维护《著作权法》第4条的有效性,作为一种策略,我国有必要通过国际法院来寻求救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衷海燕  
清代,广东凡是近河海的墟镇、商埠和港市,均设有码头。码头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又是商贾进出货物的要地,并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各种社会力量为占有其中的资源而明争暗夺,码头纠纷事件不断发生。官府总的调控原则是根据码头的既生关系,即行动者之间的斗争态势、力量对比,以及社会舆情、民间俗例等来判案,并逐渐形成结构性的调控原则,以维系码头的公共秩序。当然,码头纠纷解决的调控性结构与原则是不断改变的,其维系或改变端赖于行动者的斗争逻辑与态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国强  
离岸金融交易争端的特殊性使得有关法院在运用冲突规范处理此类纠纷的时候,对于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等冲突法上的传统问题感到尤为棘手。本文认为,在离岸金融交易中,应该适当允许法律规避;但为了防止个案对一国金融秩序的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保留应当得到充分、合理地运用,并应以国际公共秩序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易生  
一、本文论述的问题 本文是后面四篇论文的理论方法方面的综述。这些研究都在呼吁一种“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意识。或更准确说,提请注意在各行各业追求各自单位经济效益的竞赛中社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是否受到不应有的损失?然而这些研究的角度不同,涉及到的问题根本不能用某一类经济学理论来概括,它们至少涉及到以下三类不相同但有联系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冰洋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还在于建设合理的公共秩序,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与公共产品强调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不同,公共秩序强调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现代财政制度,对多元社会整合、建设良好公共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财政政策既包括经济政策也包括秩序政策。中国财政制度沿着"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演变逻辑,呈现"嵌入企业—嵌入经济—嵌入社会"的递进演变。中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中,预算制度建设要民主法治、透明高效;财政收入制度要法定统一、嵌入社会;财政支出制度要社会参与、保护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要寓活力于秩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义刚  
传统乡村社会的公共活动和公共秩序处于士绅阶层管理之下,受益于儒家传统和差序格局,乡村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随着国家政权逐渐深入乡村,传统乡村公共秩序不断瓦解。现代乡村自治组织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其职能与范围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乡村自治组织,而国家政权对这种日益增长的权力却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约束。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政治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理应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巴泽尔的"交易-履约模型"为分析框架,首先探讨了国家对乡村自治组织强化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阐述如何发挥政府审计职能以有效制约乡村自治组织对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的滥用,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文学  
美国加入并主导TPP谈判出于多重考虑,从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的视角看,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主导亚太区域贸易秩序构建的手段,为塑造区域贸易秩序提供范本;另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撬动多边贸易谈判的工具,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范本,并减少未来贸易谈判的障碍。中美在国际贸易秩序重塑中存在竞争关系,为应对美国的TPP战略,中国应致力于增强东亚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并妥善处理中美竞争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耀彩  
高等教育中的自生秩序是指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中非人为设计而产生的秩序,是高校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定位的结果。自生秩序是高等教育重大创新的必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严格管制之下,目前正处在需要创新推动的时代,要求我国高校的定位机制应该以放松管制释放自生秩序为重点。同时,现阶段的高校分类不可能对高校定位产生指导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遥  
当前,随着国际秩序深刻变迁,整个世界变乱交加、势力重组、民心思变。本文拟从公共外交的视角出发,梳理中日韩三国之间由大国强权、资本势力、民粹主义交织而成的外交危机与舆论难题,重新认知与思考中国对日韩公共外交的国际背景与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拟提出一些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政策建议,指出在推进对日韩公共外交时,应重视对日韩两国所身处的国际秩序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结构的研究与分析,持续不懈地推动东北亚"去冷战化"和"去同盟化"的历史进程,在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聚同化异、塑造共识,使之成为官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杰  
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说:商品经济的规律要求市场有规范和秩序,我们提倡树立新秩序,其前提应是:1.给商品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2.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体系,让每个商品经营者通过广泛的、大量的市场活动,展开经营;3.经营者在市场上应相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庆昌  
教育价值秩序的核心是人们的教育价值逻辑。教育系统、社会和个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常常是不一致的。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系统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价值秩序不具有先进性。为此,教育系统应该通过教育价值竞争,努力让建立在科学理性和人类理想基础上的教育价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许多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