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481)
2022(8323)
2021(7854)
2020(6293)
2019(14327)
2018(13911)
2017(26532)
2016(14349)
2015(16304)
2014(16153)
2013(15738)
2012(14436)
2011(12751)
2010(12737)
2009(11788)
2008(11807)
2007(10040)
2006(8997)
2005(8367)
作者
(38169)
(31866)
(31586)
(30413)
(20538)
(14992)
(14387)
(12316)
(12207)
(11144)
(10995)
(10769)
(10193)
(10152)
(10110)
(9772)
(9368)
(9130)
(8913)
(8848)
(7872)
(7525)
(7516)
(7287)
(7202)
(7185)
(6941)
(6747)
(6306)
(6233)
学科
(63901)
经济(63832)
管理(38947)
(35688)
(27034)
企业(27034)
(26024)
中国(25539)
方法(22906)
数学(20668)
数学方法(20573)
(17946)
(14156)
地方(14023)
财政(12887)
(12702)
贸易(12690)
业经(12589)
(12404)
(11567)
(11418)
银行(11408)
农业(11332)
(11274)
财务(11257)
财务管理(11213)
(10872)
企业财务(10717)
(10489)
(10451)
机构
大学(196444)
学院(193306)
(91104)
经济(89507)
研究(74962)
管理(70497)
中国(60780)
理学(59702)
理学院(58960)
管理学(58190)
管理学院(57814)
(48216)
(43717)
科学(41819)
(36810)
财经(34770)
中心(33663)
研究所(33036)
(31912)
经济学(30916)
(29261)
(28362)
北京(28118)
经济学院(27899)
(27405)
财经大学(25740)
(25706)
师范(25540)
业大(24442)
农业(22328)
基金
项目(127787)
科学(102238)
基金(96588)
研究(95057)
(85068)
国家(84067)
科学基金(71566)
社会(65322)
社会科(62019)
社会科学(62002)
基金项目(50372)
(44864)
自然(42942)
自然科(41984)
教育(41983)
自然科学(41974)
自然科学基金(41241)
(39303)
资助(38594)
编号(35974)
(30160)
成果(29987)
国家社会(29398)
重点(29085)
(28335)
中国(27351)
教育部(26203)
(25870)
课题(25296)
人文(24648)
期刊
(101640)
经济(101640)
研究(68007)
中国(45182)
(40118)
科学(28043)
学报(27568)
(27478)
管理(26345)
大学(22043)
(21422)
金融(21422)
学学(20642)
农业(18496)
经济研究(18326)
财经(18268)
教育(17510)
(15915)
问题(15343)
技术(13685)
业经(13642)
(13519)
世界(12600)
国际(11692)
(10955)
资源(9492)
现代(9269)
会计(9226)
(8881)
技术经济(8739)
共检索到310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商品货币向信用货币的转化,改变了人类社会信用不足的约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分工和贸易的效率。中国的土地财政是中国信用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接近尾声,资本投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土地财政一次性的融资模式,也必须尽快转变为现金流模式。这一转变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国国家信用转变的一部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金鑫  冯骅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战略之一。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扩张城市,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文章分别从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以期在未来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金鑫  冯骅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战略之一。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扩张城市,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文章分别从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以期在未来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朱翠萍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遗憾的是,有关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严重不足,尤其是实证分析的成果极少。现存文献大多局限于讨论城市化战略究竟是选择中小城市还是超大城市,抑或是城市群的发展道路。也有部分学者关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伴随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梳理和概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城市化值得注意的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之刚  张德勇  
一、中国城市化对城市公共财政的挑战中国的城市化大致以如下两种方式分别或同时进行:一是通过人口流动方式.即农民进城上学、打工、参军提干等进入城市。二是以城市数量和空间扩张形式,即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土地, 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无论以何种方式,城市化都对城市公共财政提出了挑战。 1 城市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问题面临改革的契机。当此之时,需要对土地财政问题的各种讨论进行系统梳理,对一些重大问题正本清源、聚焦归位,以有效指导和推进改革实践工作。一、土地财政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在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不允许征收土地、然后出让用于经营性目的,政府征地只限于公益用地。而我国的土地制度恰恰相反,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规划为建设用地之后,必须先由政府征收为国有,然后再向一级市场供地。这一制度规定在改革初期执行得不彻底,很多企业都是先用地、再补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王金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玲慧  
本文用数据详细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给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事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政府支出中用干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不断攀升。虽然老年人抚养比上升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养老金制度和其他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所导致的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至少同样重要。这对于正处在建设初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保建云  
西方国家企业信用与政府主权信用的非理性波动及信用监管缺陷是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持续发展与演化又对西方国家企业信用与政府主权信用的非理性波动产生内在激励效应。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西方国家信用非理性波动与信用监管缺陷给我国信用监管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我国需要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信用监管,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改革,加强与新兴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分工与合作,大力推进金融、货币与信用领域的全球公共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大用  
一、攻关脱贫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之前,按国际标准,我国全国几乎绝大多数人(99%以上)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把人均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作为贫困的标志)。经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90%以上的人口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我国的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协奎  乔冠宇  徐筱越  
我国经济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转入了中高速、调结构、全面改革的新常态。存在于"常态"经济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以财养地"相对均衡的土地财政模式将面临新态势。文章通过分析在"新常态"下土地财政的新问题和其对地方政府的持续意义,从适应新趋势和信息技术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快地方政府思路转变、培育多元经济增长动力、努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运用新型手段加强对土地的管理等四点建议,以使土地财政模式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国贤  
城市化与财政马国贤城市化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劳动生产力重要途径,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财政方面,过去有些著作已经作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现有的城市管理上。本文的主旨在于阐明面对汹涌的城市化的趋势,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应当采用什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J.Vernon Henderson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建兵  
是否走城市化道路的问题,曾经困扰了中国几十年,进入21世纪后,这似乎已经不再是问题了。然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让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最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在为农民工问题而呼吁,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旨在改善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状况的政策,比如要求让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与其他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遇,要求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政策以及一些相应的研究主要针对如何改善他们在城市的"暂居状态",很少考虑到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然而现实中,由于系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志勇  顾乃华  
本文从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低效的现实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理论方法,分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土地财政、虚高城市化以及土地粗放利用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土地低效利用现象,与体制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尤其是追求土地财政的冲动密不可分。城市化虚高除表现在城市拓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背道而驰、人口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之外,更直接的表现则是许多地方热衷"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扩张模式。在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目标激励下,作为城镇建设土地的所有者、供给者与垄断者"三位一体"的政府,会倾向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