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8)
2023(7564)
2022(6402)
2021(5756)
2020(4648)
2019(10235)
2018(10083)
2017(18541)
2016(9544)
2015(10515)
2014(10492)
2013(10087)
2012(9359)
2011(8402)
2010(8553)
2009(7522)
2008(7014)
2007(6553)
2006(5803)
2005(5025)
作者
(27703)
(23430)
(22999)
(21521)
(14670)
(11130)
(10291)
(9070)
(8687)
(8163)
(7923)
(7779)
(7378)
(7261)
(7182)
(7065)
(6908)
(6697)
(6626)
(6518)
(5680)
(5663)
(5606)
(5245)
(5217)
(5130)
(5101)
(5100)
(4688)
(4485)
学科
管理(36867)
(34349)
(33502)
经济(33465)
(30446)
企业(30446)
技术(15242)
环境(11930)
方法(11802)
技术管理(11639)
中国(11566)
(9810)
(9808)
数学(9244)
数学方法(9131)
业经(9035)
(8759)
(8439)
(7322)
(7227)
银行(7208)
(7191)
(6955)
(6806)
金融(6805)
理论(6708)
农业(6565)
地方(6386)
(5956)
(5706)
机构
学院(134345)
大学(132761)
管理(54146)
(53506)
经济(52408)
理学(46573)
研究(46206)
理学院(46049)
管理学(45325)
管理学院(45063)
中国(35238)
科学(29085)
(28583)
(24265)
(22751)
中心(21628)
研究所(20902)
(20545)
(20240)
业大(19758)
财经(19170)
北京(17986)
(17420)
(17397)
(17255)
师范(17041)
(16443)
农业(15678)
技术(15660)
经济学(15515)
基金
项目(95737)
科学(77081)
研究(70610)
基金(69447)
(62393)
国家(61462)
科学基金(52986)
社会(44963)
社会科(42664)
社会科学(42653)
(39019)
基金项目(37090)
自然(34489)
自然科(33683)
自然科学(33677)
自然科学基金(33108)
(32978)
教育(32060)
编号(27458)
(26465)
资助(26107)
创新(23668)
重点(22220)
成果(21713)
(21150)
(20138)
课题(19717)
国家社会(18780)
(18307)
(18235)
期刊
(58382)
经济(58382)
研究(37485)
中国(30583)
管理(23326)
科学(20875)
学报(20480)
(18581)
(17873)
教育(17128)
大学(15540)
学学(14547)
技术(13793)
农业(12268)
(11428)
金融(11428)
科技(10250)
业经(9633)
财经(8776)
经济研究(8749)
(7775)
(7725)
技术经济(7433)
资源(7160)
(6907)
论坛(6907)
问题(6770)
图书(6448)
(6398)
(5972)
共检索到20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蜀湘  陆小成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是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促进国家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功能框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构建国家低碳创新系统,选择加强低碳技术支撑、强化低碳制度保障、优化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合作框架、夯实低碳创新的社会基础等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中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它以提升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系统目标,以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为构成要素。以此为基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技术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低碳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导向机制来保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前瞻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欢  
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政策中,强调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单位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松  
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对低碳试点地区实现碳强度目标下降以及控制碳排放总量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强调规划内容要具有综合性,重点突出与区域特点相结合;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兼顾战略性和操作性;完善规划编制程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绍军  史明宇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低碳城市"的内涵,认为低碳城市不仅是技术、管理、发展模式的更新,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形态,即低碳城市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的整合来使某个特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形态适合低碳城市的发展。探讨了目前中国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即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低碳城市的矛盾、低碳城市的炒作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偏重实践而忽视理性思考、信仰的缺失和物质主义的盛行、技术和管理的路径依赖以及二极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最后提出了低碳城市在中国实现的路径选择,重点在于通过整合城市社会系统中政府/权力、企业/市场、市民/社会、观念/文化的形态和关系来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国家创新系统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以企业为主体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兴,汤勇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的五大组成部门(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个体的行为为思考主体,以能同时高效实现各组成要素功能互动为行为导向,以渐进的分析方法将五大部门囊括起来,按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及运作原理。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  姚飞  
当前,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从国家层面看待大数据问题,制定引导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应用的相关政策,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大数据引发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大数据将会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小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近些年来,中东各国除了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之外,部分国家开始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与政策体系。整体观之,中东地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专门国家政策+分散立法"型、"分散国家政策"型两种模式。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发展趋势看,中东各国已经是推动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加之中东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不足,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经验,形成符合各自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博  陈国谦  陈彬  
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72倍(20年水平),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短于二氧化碳,可以作为优先减排对象。中国的甲烷排放十分突出,甲烷减排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然而在政策研究中,甲烷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二氧化碳。本文基于甲烷排放研究的相关进展,首次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国甲烷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甲烷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缓可以成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减排战略要用"系统减排"思路替代传统的"末端减排"思路;甲烷系统减排的策略和实施措施不仅需要重视主要排放部门(如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农业)的直接末端减排,更需要突出强调建设活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磊  杨旸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其对国家公园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和学者的关注。2009年,落基山气候组织(The Rocky Mountain Climate Organization,RMCO)及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NRDC)共同发布了一份《困境中的国家公园》报告(National Parks in Peril:The Threats of Climate Disruption),对全球气候变化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如烟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经济下滑、农业减产以及气候移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当前已经把气候变化作为当前的重要问题来应对,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重视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强调国际科技合作,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和碳税,利用经济刺激计划力挺低碳发展路径等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树静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而且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比发达国家更甚。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由于技术和资金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所以文章侧重分析了如何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实现低碳技术转移和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