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9)
- 2023(12358)
- 2022(10506)
- 2021(9811)
- 2020(8059)
- 2019(18185)
- 2018(18004)
- 2017(33422)
- 2016(18055)
- 2015(19179)
- 2014(18320)
- 2013(17346)
- 2012(15813)
- 2011(14120)
- 2010(14406)
- 2009(13357)
- 2008(13172)
- 2007(11566)
- 2006(10498)
- 2005(9084)
- 学科
- 济(63749)
- 经济(63659)
- 业(55836)
- 管理(55485)
- 企(46968)
- 企业(46968)
- 方法(24577)
- 数学(21356)
- 数学方法(21097)
- 农(20746)
- 中国(20356)
- 财(20112)
- 技术(17830)
- 制(17152)
- 业经(16755)
- 贸(13656)
- 贸易(13647)
- 农业(13537)
- 银(13494)
- 银行(13458)
- 易(13323)
- 行(12956)
- 技术管理(12738)
- 融(12642)
- 金融(12642)
- 策(12632)
- 地方(12530)
- 学(11682)
- 体(11629)
- 务(10748)
- 机构
- 学院(238474)
- 大学(237018)
- 济(102715)
- 经济(100796)
- 管理(94556)
- 研究(83566)
- 理学(81648)
- 理学院(80801)
- 管理学(79611)
- 管理学院(79145)
- 中国(63799)
- 财(49447)
- 科学(49203)
- 京(48662)
- 农(42823)
- 所(41180)
- 中心(38330)
- 财经(37594)
- 研究所(37356)
- 江(36925)
- 业大(36137)
- 经(34309)
- 农业(33388)
- 经济学(31023)
- 北京(30593)
- 范(30279)
- 院(30232)
- 师范(29912)
- 州(28502)
- 财经大学(27831)
- 基金
- 项目(161765)
- 科学(128955)
- 研究(118466)
- 基金(117893)
- 家(104735)
- 国家(103444)
- 科学基金(88650)
- 社会(77500)
- 社会科(73572)
- 社会科学(73552)
- 省(64400)
- 基金项目(62167)
- 自然(56917)
- 自然科(55674)
- 自然科学(55655)
- 自然科学基金(54743)
- 教育(54418)
- 划(54143)
- 资助(46174)
- 编号(46116)
- 创(39835)
- 成果(37235)
- 重点(36592)
- 创新(36300)
- 部(35527)
- 发(35455)
- 课题(33110)
- 国家社会(32402)
- 业(31023)
- 制(31017)
共检索到365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明林 李亚楠 邓新
推动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2009—2020年我国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考察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革命老区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国家优先支持政策通过加大投资激励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了革命老区创新效率,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科教投入力度、工业化水平和区位优势较低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应通过激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革命老区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施差异化策略释放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总体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明林 李华旭
推进革命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自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检验国家优先支持政策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文章以革命老区2008-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PSM-DID方法,评估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1)国家优先支持政策显著提升了革命老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2)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革命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有三条,即通过智力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治理实现的;(3)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不同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即在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和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的政策效果更强。为了进一步优化政策效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生态治理,精准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培育革命老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袁菱苒 刘晓光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系统回顾革命老区发展历程,总结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总体上呈现出体系化、全面化、层次化的特征。在党的坚强领导和老区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下,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重点革命老区实施振兴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发展政策的创新举措,本文利用2000~2018年县、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老区振兴规划进行政策评估。研究发现,以5个重点革命老区国家级振兴规划为代表的支持政策,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城镇化,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加快增长,并通过促进三农事业、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途径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规划的内涵,为下一阶段全面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更大范围内针对欠发达地区赶超发展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希宁
陕甘宁革命老区拥有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是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区。目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1—2020》已编制完毕并即将获得国家批复。基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思考,在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过程中应当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大力推进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路犇 林海
推动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2-2022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能够促进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这一结论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影响、调整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通过强化区域创新应用能力、匹配农业规模经营需求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三条路径影响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在红色空间覆盖范围较小、基层组织能力较强、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效应更加突出。第三,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基层组织能力较强的邻接革命老区县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深化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影响。同时,寻求不同类别革命老区县发展的特有优势,积极培育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领域内企业的自发调整能力,激活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果 边俊杰
降成本是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查,从企业税费、用电、用工、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研究分析中部省份革命老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部门在推动民营企业降成本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在实践中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差异化出台"降成本、优环境"政策升级版、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足内功化解用工难题、以市场化思维解决用电困难、多方联动降低物流成本、畅通渠道破解融资困境、刀刃向内持续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邵平桢
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在川陕革命老区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实验区财税体制改革试验,建立稳定的财税收入保障体系,不断增强老区财政保障能力;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试验,不断提高老区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试验,不断提高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通过金融扶贫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扶贫资金合力和扶贫实效等,通过以上一系列财政金融改革,老区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对探索贫困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路子,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协调联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补齐扶贫开发"短板",确保川陕革命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川陕革命老区实验区 财政金融 改革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业明
2015年2月,国务院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标志着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广西百包市为代表的左右江革命老区为核心,范围包括: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全境以及南宁市部分地区;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全境,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部分地区;云南省文山自治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兴文 张效忠
甘肃革命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而且自我"造血"能力较差,财政自给率非常低,财政保运转、促发展任务严峻,迫切需要中央和省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和发展能力创造条件。笔者认为,振兴甘肃革命老区的财税政策应当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用力,分别是扶贫攻坚、生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柳靖 李玲
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地处桂黔滇三省区交界处,为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之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更是我国西南地区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虽然老区具备优势的区域地理位置,但仍属于老、少、边、山、穷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用好各项税收政策,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桂黔滇三省区税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调研课题之一。本文以百色市为例,提出振兴老区的政策建议。一、老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百色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表明了国家对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高度重视。而百色革命老区地处桂黔滇三省区交界中心地带,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广西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核心。当前有《规划》无配套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使百色革命老区在实施《规划》过程中陷入被动局面。如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磊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出发,对英、法、德、美等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这些国家的百年城镇化演进都连续地发生了三次可称之为革命的变化。依次为:向"城市病"宣战、"农村转变城市"兴起、"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形成。三次革命在客观上显示了现代城镇化演变的规律性特征。以此作反思,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理应是一条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能够很好地吸取历史教训,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革命 城乡一体化趋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彭雷清
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业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效能等发生深刻变革,物流业态、物流模式、物流体系、物流平台、物流技术、物流企业组织、物流管理、物流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创新也在快速推进。未来,物流业将围绕信息化、国际化、体系化、自动化、高效化,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向深发展。向外即走向国外、境外、全球,构建全球物流体系;向内即内部分工更加专业化,业态更加丰富化,内部发展更加体系化、标准化等;向上即延伸至生产的前端、上游包括定制、设计等;向下即延长至流通渠道的下游、最后一公里、乡下农村物流;向深即向物流业的高端、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彭雷清
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业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效能等发生深刻变革,物流业态、物流模式、物流体系、物流平台、物流技术、物流企业组织、物流管理、物流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创新也在快速推进。未来,物流业将围绕信息化、国际化、体系化、自动化、高效化,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向深发展。向外即走向国外、境外、全球,构建全球物流体系;向内即内部分工更加专业化,业态更加丰富化,内部发展更加体系化、标准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