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6)
- 2023(9588)
- 2022(7977)
- 2021(7237)
- 2020(5513)
- 2019(12575)
- 2018(12123)
- 2017(22042)
- 2016(12098)
- 2015(13311)
- 2014(13381)
- 2013(13254)
- 2012(13039)
- 2011(12189)
- 2010(12857)
- 2009(11825)
- 2008(11616)
- 2007(10792)
- 2006(10047)
- 2005(9018)
- 学科
- 济(57449)
- 经济(57374)
- 业(32024)
- 农(29697)
- 管理(26038)
- 地方(21371)
- 中国(21294)
- 农业(20044)
- 企(19108)
- 企业(19108)
- 业经(16442)
- 方法(14231)
- 发(12867)
- 学(11953)
- 数学(11710)
- 制(11604)
- 数学方法(11567)
- 财(11542)
- 融(11400)
- 金融(11399)
- 银(11020)
- 银行(10999)
- 行(10797)
- 地方经济(10553)
- 发展(10215)
- 展(10190)
- 农业经济(9216)
- 环境(8903)
- 贸(8861)
- 贸易(8849)
- 机构
- 学院(180420)
- 大学(177493)
- 济(74372)
- 经济(72674)
- 研究(71923)
- 管理(62330)
- 中国(54314)
- 理学(52106)
- 理学院(51326)
- 管理学(50360)
- 管理学院(50004)
- 科学(43793)
- 京(39451)
- 农(39073)
- 所(37382)
- 财(34967)
- 研究所(33731)
- 中心(32229)
- 江(30262)
- 农业(29117)
- 范(28663)
- 师范(28404)
- 业大(27364)
- 财经(26107)
- 北京(25427)
- 院(25399)
- 州(24231)
- 省(24054)
- 经(23542)
- 经济学(22827)
- 基金
- 项目(115706)
- 科学(90854)
- 研究(88074)
- 基金(81709)
- 家(72210)
- 国家(71083)
- 科学基金(58971)
- 社会(56782)
- 社会科(53402)
- 社会科学(53386)
- 省(47060)
- 基金项目(42659)
- 划(39082)
- 教育(38733)
- 编号(36012)
- 自然(34642)
- 自然科(33755)
- 自然科学(33742)
- 自然科学基金(33105)
- 发(32198)
- 资助(32007)
- 成果(31262)
- 课题(26696)
- 重点(26630)
- 发展(26208)
- 展(25743)
- 部(24874)
- 创(23824)
- 国家社会(23564)
- 性(22706)
共检索到29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基层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适时介入与有效引领。在乡村内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适时介入并有效引领乡村社会的良性变革,是乡村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基本内容,然而其中存在的一定的现实张力也给乡村内生发展实践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新内生发展的视角,梳理乡村发展实践中国家介入和乡村自主行动的具体方式,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之间的张力,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政策定位层面,国家宏观政策与基层行动策略难以统合,构成国家本位和地方本位的张力;第二,在治理形态层面,他治与自治的合作缺乏弹性空间,构成行政化他治和地方性自治的张力;第三,在资源配置层面,基层政绩要求和能力欠缺,构成重点帮扶和均等投放的张力;第四,在行动主体层面,国家介入农民行动的边界不清,构成国家主导和农民自主行动的张力。在多重张力并存的情况下,国家与农民互构式的新内生发展机制可以缓解张力之冲突,通过合作式吸纳、培育农民自组织、完善资源分配方式、建立超地方的行动者网络等方式,或能促进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的协调互动,共同推动乡村迈向内生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内生发展 国家介入 地方行动 乡村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基层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适时介入与有效引领。在乡村内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适时介入并有效引领乡村社会的良性变革,是乡村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基本内容,然而其中存在的一定的现实张力也给乡村内生发展实践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新内生发展的视角,梳理乡村发展实践中国家介入和乡村自主行动的具体方式,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之间的张力,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政策定位层面,国家宏观政策与基层行动策略难以统合,构成国家本位和地方本位的张力;第二,在治理形态层面,他治与自治的合作缺乏弹性空间,构成行政化他治和地方性自治的张力;第三,在资源配置层面,基层政绩要求和能力欠缺,构成重点帮扶和均等投放的张力;第四,在行动主体层面,国家介入农民行动的边界不清,构成国家主导和农民自主行动的张力。在多重张力并存的情况下,国家与农民互构式的新内生发展机制可以缓解张力之冲突,通过合作式吸纳、培育农民自组织、完善资源分配方式、建立超地方的行动者网络等方式,或能促进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的协调互动,共同推动乡村迈向内生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内生发展 国家介入 地方行动 乡村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宇阳 张文明
如何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内生发展视角看,乡村资源包括外生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两种基本类型,内生性资源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基本形式存在。乡村内生发展的关键是有效配置与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尊重地方本土性,着力挖掘地方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隐性的内生性资源。研究表明,只有积极培育农民自主性,真正赋权给地方,科学制定乡村内生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好内生性资源与外生性资源,才能激活中国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彩镕 黄静晗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促进乡村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32个村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内生发展受到地方内部与外部力量、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作用。产业基础、政府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超过0.90,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建引领、精英带动、资源禀赋、技术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介于0.80~0.90之间,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充分条件。(2)各因素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七条路径,根据因素匹配之间的差异,可归纳为内部主导型、外部驱动型、内外联动型三种模式。文章拓展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视角,为寻找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政策启示:(1)立足整体,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联动匹配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2)因地制宜,内外部要素互相作用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3)优化政府支持引导,打造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乡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要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海芳 郭跃军
农村内生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普遍落后于城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集体观念弱化、治理体系松散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持续发展,未来应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发挥村庄能人的领导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技术等先进要素、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发展能力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昕昕
农村地区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新时代城乡融合战略的实施应以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基本内核,同时与城市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推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城乡融合战略是对乡村地域系统的全新认知,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挖掘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手段,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关键词:
农村 内生发展动力 城乡融合 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阳 王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激活市场:用市场的力量发掘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在确保口粮安全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阳 王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激活市场:用市场的力量发掘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在确保口粮安全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诗懿 任育锋 王玉庭 李哲敏
德国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对优化乡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为全球乡村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历史研究等方式对德国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的背景与意义、流程管控、实施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挖掘该战略对于乡村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德国在推进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过程中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协调统一的合作模式,创建了优势互补、激发主体参与的条件与环境,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和高效的规划管理。未来中国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一是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二是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与规则制度;三是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动员乡村居民参与;四是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
关键词:
内生型发展战略 德国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过度依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是我国城乡统筹政策长期以来的内在倾向,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试图从农村内生发展的视角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简要梳理农村公共投资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对接城市外生助力的路径后,围绕相关指示性以及控制性指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投资长期来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小城镇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空间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突破口,它们对城乡收入的均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裕民 戚斌 于立
本文对比了中国与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在乡村农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利用上的政策选择。中英两国在农地利用上都采取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在耕地保护下寻求功能多样化发展;在建设用地利用上,不同于英国巩固与增加乡村建设用地,中国乡村建设用地利用以保证向城市供给为主要方向。本文还解释了中国乡村出现“无发展的增长”源于政治要求下的被动增长和城乡互动中乡村生产资料的减少,据此提出需要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阶段性,构建乡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配套相应制度,以达到保留乡村生产资料、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
英国 乡村土地 增减挂钩 内生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秋倩 王进 夏显力
当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资源贫乏困境,严重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西部地区D村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深入了解资源贫乏型乡村蜕变提供了事实依据,揭示乡村内生发展的实现机制和典型经验。D村摸索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之路探索、萌芽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合作组织建设、变革期的土地制度改革与村治结构重塑、稳定发展期的治理有效实现与村庄特色建设等四个阶段的依次演进,既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微观缩影,也充分揭示了村庄能人牵头、复合产业建立、政府组织支持和要素变革行动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为乡村内生发展道路实现提供动力支持,彰显出人才、产业、政府、制度多维要素的驱动效应。
关键词:
资源贫乏 内生发展 乡村振兴 实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进文
作为农民与集体的重要互动载体,公共服务供给是村社集体经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闽南S村的田野调查,结合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村社统筹的养老服务供给分析框架,探讨乡村养老服务新内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村社集体是统合多元主体的核心,体现为对引导富人出资、协助市场主体、争取政府支持、组织老年群体等过程的整体统筹。村社统筹多元主体合作生产养老服务的内在机理表达为村社动力激活和能力建构。受益于外部政策环境催化,村社基于老年群体利益诉求与社区精英话语压力形成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在此基础上,村社通过组织动员、网络联结、制度赋能三重机制实现了主体结构、资源结构、规则结构整合,由此提升了自身整体发展能力。村社统筹的养老服务新内生发展产生了多重效益,为探索符合广大农村民情的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村社集体 养老服务 新内生发展 机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婷 何勋
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依托农户内在源动力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长效发展,最大可能为农户带来受益,改善农户自身生计状态,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条件。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村社区参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制定合理机制、保证当地农户充分参与,最终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框架下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需要引导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正确营销理念,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发挥农村集体资产优势。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生计 内生发展 农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