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6)
2023(8742)
2022(7266)
2021(6955)
2020(5725)
2019(13575)
2018(13356)
2017(23835)
2016(13699)
2015(15492)
2014(15358)
2013(14000)
2012(12705)
2011(11460)
2010(12344)
2009(10728)
2008(10439)
2007(9333)
2006(8395)
2005(7662)
作者
(35982)
(29644)
(29488)
(28198)
(19139)
(14143)
(13591)
(11553)
(11410)
(10900)
(10263)
(10054)
(9607)
(9556)
(9361)
(9203)
(8763)
(8714)
(8711)
(8479)
(7635)
(7394)
(7292)
(6982)
(6721)
(6715)
(6670)
(6645)
(6065)
(5925)
学科
(46182)
经济(46133)
管理(31445)
(29088)
(24110)
企业(24110)
方法(21637)
教育(20436)
中国(19553)
数学(19314)
数学方法(18728)
理论(12899)
(12161)
(11220)
(10601)
(10041)
教学(9765)
业经(9334)
(9079)
银行(9068)
(8825)
金融(8825)
(8759)
地方(8237)
(8058)
贸易(8044)
(7827)
技术(7817)
农业(7785)
(7390)
机构
大学(179918)
学院(174895)
研究(63627)
(62802)
管理(61824)
经济(61215)
理学(52773)
理学院(52096)
管理学(50516)
管理学院(50173)
中国(43114)
(40430)
科学(37509)
(32959)
教育(32838)
师范(32754)
(31707)
(30165)
研究所(28736)
(28373)
中心(28321)
师范大学(26896)
北京(26636)
(26299)
业大(24426)
技术(23899)
财经(23386)
(23346)
(22196)
(21276)
基金
项目(115954)
科学(92475)
研究(90445)
基金(80514)
(71076)
国家(70029)
科学基金(58960)
社会(54045)
社会科(51018)
社会科学(51001)
教育(50887)
(46879)
(41708)
基金项目(40512)
编号(39037)
自然(37286)
自然科(36514)
自然科学(36506)
自然科学基金(35801)
成果(34255)
资助(33992)
课题(30847)
重点(28030)
(27012)
(25734)
(25401)
(24393)
教育部(23869)
规划(23784)
项目编号(23597)
期刊
(67191)
经济(67191)
研究(62088)
教育(56561)
中国(48720)
学报(26389)
管理(24425)
科学(23966)
(23520)
(23312)
大学(21770)
技术(21396)
学学(18606)
农业(16219)
(15261)
金融(15261)
职业(14846)
财经(11437)
经济研究(11152)
统计(10215)
业经(10162)
(10146)
(9942)
技术教育(9798)
职业技术(9798)
职业技术教育(9798)
(9446)
论坛(9446)
(9086)
图书(8728)
共检索到27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少非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有助于保障公民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在基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孟姐  杨涛  
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应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制定服务。现有的课业负担量化模型能够为政策改进提供的数据支持有限。本研究提出了学生课业负担分类模型,模型包含客观学习时间、主观心理感受及学业成绩状况三个方面的指标,力图简要呈现课业负担各关键指标间的复杂关系,并使用两步聚类方法分析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相关数据,验证模型的假设,为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框架制定、结果反馈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当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正成为我国国家层面议事日程的一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逐渐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为扩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知识基础,本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及其团队成员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和实施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一主题的讨论,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贡献自己的智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江波  王战军  
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监测指数模型,利用34所教育部直属理工农医类高校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数监测发现,2000~2011年期间34所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动过程,研究生规模增速过快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更为明显,生师比偏高是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这是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和学校教育教学等状况进行了客观呈现,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2015年至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实施了第一周期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以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分年度开展德育、语文、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六个学科监测工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决定从2015年起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揭开面纱。2007年,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测工作,经过8年的酝酿后,《方案》出台被寄予推动政府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的厚望,将在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运福  徐菲  李贝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是国家层面采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重要工具,先后经历了酝酿准备、探索构建和应用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为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评估等活动提供数据支撑以及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双层”作用。现阶段,国家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时,数据共用性不够,难以反映高校特色,数据采集周期较长,高校权限不够,对专业认证新理念凸显不够,采集指标时代性不足,对教育评价改革需求支撑度不高,数据中心式存储导致数据安全性、共享性不够,数据分析仅局限于高校发展状态的年度描述,缺少多样化比较分析,难以支撑高校持续改进、变革与发展,制约了“双层”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上述问题,应对照本科教育改革与评价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数据采集指标,发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学生发展全过程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分布式存储和协商式共享,从高校、省域和国家三个层面重构国家数据平台架构,推动国家数据平台升级改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凌艳  蔡静  郑巧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对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美国唯一的全国性、持续性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国家教育进步评估"的缘起和发展;对评估项目的三种类型、评估结果报告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的经验启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不同评价目的应通过多种评价项目实现;相关基础研究应成为监测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由评估向问责的功能转变应循序渐进;应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应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亚惠  姚继军  王威  周世科  
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针对于此,利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教育事业发展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内学校资源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同,学校无形资源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学校生源背景显著影响中小学生成绩。因此,要结合中小学特点调整学校资源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学校无形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不同阶层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避免发生“马太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令平  司晓宏  魏平西  
改革开放40年来,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历经了以"普九"验收为主的萌芽阶段、以学界研究和地方摸索为主的探索阶段、以差异系数模拟计算为手段的基本均衡监测阶段及以内涵质量为目标的优质均衡监测四个阶段,遵循着以公平—质量为导向的制度价值取向、以强制性变迁为主导的制度变迁模式、以督导制度为蓝本的架构体系、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对象体系和以过程—目标控制为特征的保障机制等变迁逻辑。完善义务教育发展监测制度,应确立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完善监测制度体系,创新执行机制,强化结果使用与问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柯政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新成果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双减"政策出台,学校如何应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减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柯政教授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为影响亿万学生的"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专业智慧的支持。本书是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结题成果,也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的最新成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张男星  
本文从中日所处的共同时代背景及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 ,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两个角度的多个方面对中日义务教育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两国质量目标的同异并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目标的制定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勉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引、以中小学校为基点、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督导部门为监督保障;要建立基于改进成效的监督与问责制度,包括监测结果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与跟踪评估制度、问责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在教育评价改革当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监测目标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评转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测评;监测内容从侧重抽测样本群体的学业表现向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其中软性指标的监测转变;监测重心从单一结果监测向多元全过程监测转变;监测方式方法从传统教育测评向基于信息与智能技术的测评转变;监测主体从注重学校监测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监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