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0)
2023(18087)
2022(15732)
2021(14559)
2020(12179)
2019(27883)
2018(27403)
2017(52882)
2016(28419)
2015(31884)
2014(31900)
2013(31233)
2012(28750)
2011(25990)
2010(26050)
2009(24094)
2008(23032)
2007(20243)
2006(17970)
2005(15966)
作者
(81833)
(68335)
(67630)
(64354)
(43566)
(32596)
(30810)
(26710)
(26008)
(24210)
(23201)
(22968)
(21824)
(21535)
(21095)
(21047)
(20239)
(19778)
(19626)
(19414)
(16911)
(16701)
(16471)
(15791)
(15229)
(15104)
(14895)
(14808)
(13735)
(13271)
学科
(128406)
经济(128260)
管理(83053)
(77390)
(65411)
企业(65411)
方法(54508)
数学(47528)
数学方法(46950)
中国(30683)
(30266)
(29716)
(26617)
地方(26358)
业经(25890)
(23398)
(20637)
贸易(20622)
(19921)
理论(19767)
(19538)
金融(19530)
农业(19426)
(19286)
财务(19202)
财务管理(19160)
(18790)
银行(18743)
企业财务(18260)
(18254)
机构
大学(407267)
学院(403763)
(170238)
经济(166722)
管理(159660)
研究(138337)
理学(137930)
理学院(136423)
管理学(133961)
管理学院(133228)
中国(104339)
(86089)
科学(82279)
(77701)
(68756)
(63123)
中心(62953)
财经(62484)
研究所(62324)
(58871)
业大(58248)
(56940)
北京(54281)
(52206)
经济学(51948)
师范(51669)
(50221)
农业(49009)
(47118)
财经大学(46765)
基金
项目(274006)
科学(215939)
基金(200383)
研究(199776)
(174889)
国家(173261)
科学基金(149158)
社会(127113)
社会科(120503)
社会科学(120468)
基金项目(105523)
(105339)
自然(97053)
自然科(94843)
自然科学(94819)
自然科学基金(93122)
教育(92151)
(88975)
资助(83200)
编号(80455)
成果(65009)
(60926)
重点(60877)
(57855)
(56621)
课题(55134)
创新(52842)
教育部(52784)
国家社会(52604)
科研(52319)
期刊
(189664)
经济(189664)
研究(122788)
中国(76455)
学报(63275)
管理(61208)
(60189)
科学(58120)
(56578)
大学(48682)
学学(45935)
教育(42846)
(39084)
金融(39084)
农业(38588)
技术(36164)
财经(31723)
经济研究(31131)
业经(28683)
(27200)
问题(24159)
技术经济(20486)
(20114)
理论(19757)
图书(19344)
统计(18981)
(18941)
科技(18259)
(18194)
世界(18055)
共检索到604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乾  
掌握主权信用评级变动的市场影响及其传染机制,对于投资者、国家金融安全及政府采取应对措施来说都意义重大。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以1990-2013年全球48个经济体发生的评级事件和每日股指收益率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事件国评级变动对非事件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传染渠道,结果表明:(1)评级下调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但评级上调产生的超额收益不显著;(2)股票市场可以提前预测评级下调事件,但不能预测评级上调事件;(3)季风效应对评级调整的市场传染有一定的解释力;(4)净传染效应基本不显著,这说明评级事件的市场传染应该有经济基础,而不是由投资者心理预期这类非基本面因素造成的;(5)溢出效应可...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亚静  
在不同时期主权评级下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市场受影响的波动幅度,随经济发展逐渐减弱,整体而言股票市场对主权评级下调的反应是超短期的,基本都在2天内迅速消化该影响信息。"顺周期"评级调整行为,会强化后期的信息预期;"逆周期"评级调整行为,则导致后期滞后反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悦  李朝前  赵欣悦  王小霞  
文章利用前沿的Elastic Net-VAR模型,考察在不同重大风险事件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和MQ贡献度指标,分析比较实体经济、市场预期、经济政策与跨市场传染等因素对全球股票市场风险传染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在重大风险事件的冲击下,全球股票市场风险网络关联度更紧密,风险传染的地理集聚效应更显著,同时,资本开放水平较高的发达市场对新兴市场的风险输出能力明显增强;全球股票市场风险传染总效应在新冠疫情时期达到历史峰值,且全球股票市场隐含波动性对该峰值的形成具有前瞻性;实体经济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欧债危机时期贡献度最高,市场预期因素在正常时期和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影响最大,经济政策与跨市场传染因素在新冠疫情时期影响最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甄红线   李佳   王玺  
金融安全是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风险传染的视角,探究“国家队”基金持股对于防范跨市场风险传染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队”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债券信用利差。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减少股债风险传染、提升投资者信心以及降低预期违约风险是主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持续且稳定的“国家队”基金持股作用效果更强;“国家队”基金增、减持产生非对称影响。当债券发行无担保条款以及债券信用评级较低时,“国家队”基金持股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保障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以及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  贺根庆  
笔者采用DCC-MVGARCH和BEKK-MVGARCH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冲击前后中美股票市场时变联动关系和美国金融风险向中国传染的途径。研究发现,危机前中美股票市场保持着较弱的正向联动关系,次贷危机后两个市场联动性明显增强;同时,研究发现美国金融风险主要通过贸易溢出和投资者预期的净传染效应进行传染,金融溢出的传染效果不太明显。笔者认为应当注重投资者预期管理,疏导金融风险;建议管理当局采用灵活的汇率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自主性,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抵御金融危机传染,确保金融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朝阳  安亚人  
以全球范围内44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为基础,文章系统考察了信贷扩张、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在系统性银行危机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文章研究表明:危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是信贷扩张的深层次原因,而由于信贷扩张而引致其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系统性银行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基于此,文章提出宏观层面"逆周期"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永  刘睿  
国家主权信用作为评估中央政府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有效因素,其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府债务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利用1996—2018年的跨国经验数据从主权信用视角评估了政府债务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不同规模的政府债务扩张均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债务和主权信用条件组合下的结论具有异质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样本划分,发现稳定的政治和金融环境对维系高水平政府债务产生积极效应;中低债务水平上的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但在高债务水平上未能发挥其应有政策效果。对于当前主要国家政府债务高企问题,良好的政治和金融环境是国家主权信用发挥内生作用的重要基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达  庞晓波  王姗姗  
在"复杂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金融危机传染模拟"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4~2015年全球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数据估计各股票市场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构建全球股市网络,从网络结构变化的角度定量刻画两次危机对全球及中国股市的传染,同时利用带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模拟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会使全球股市网络出现结构突变,次贷危机对全球股票市场的传染性远高于欧债危机,但对中国股市的传染弱于欧债危机;中国股市在两次危机期间均没有受到美国和希腊的直接传染,尽管国际影响力仍然较低,但是外部冲击的影响却逐渐增强;次贷危机在网络中的传染存在扩散阈值和崩溃阈值,而希腊作为单一传染源则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网络的崩溃;潜伏期虽然能够为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时间,但是潜伏期越长,危机传染性就越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诚  谭佩雯  
研究新兴经济体的跨国风险传染效应。通过时变相关的二元正态Copula函数构造了价格传染指数和产出传染指数,建立价格传染和产出传染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冲击对价格传染指数具有正向的影响,资本账户越开放,风险传染的价格效应越显著。价格传染指数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冲击反应很小,而且不稳定,资本账户开放所具有的风险传染的产出效应自始至终都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凤武  沈跃峰  杜明艳  罗奕钢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对当今国际经济和金融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但是,与其地位不相符的是,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事后多次被证明准确性和前瞻性较差。事先缺乏预警而事后大幅降级,甚至对加剧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质量的检验方法入手,系统分析了违约率和迁移率等传统方法在检验评级结果起到的作用及其不足,给出了检验评级质量的一般方法,并验证了该评级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庞磊  李丛文  
本文基于联动性与传染性的视角,考虑到股市结构的时变与非线性特征,运用动态时变Copula技术刻画股票市场相关结构,通过秩相关与尾相关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新兴市场一体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程度。研究表明:中国股市与其他金砖股市的一体化具有趋同性,危机事件以及"金砖组织"的成立并没有对联动性产生显著影响,股市传染也不具持续性,表现为诸如"危机效应"或是"峰会效应"等某一时间或时点的特有现象。当前中国股市的世界一体化程度比新兴市场一体化程度要低,与其他金砖股市相比,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的联动性最低,但同时股市传染也较低。成熟股市的世界一体化程度普遍要比新兴股市的高,成熟股市与世界股市的联动性在金融危机期间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传染性也得到显著提高,随着股市世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股市间的传染并不再是某一时间或时点的特有现象,而是一种持续显著的较长期性现象。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粘  淳伟德  淳正杰  向启荣  
金融收益波动的结构突变广泛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准确识别出金融市场的结构突变点,判断金融市场是否存在发生风险危机的可能性,是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预测的关键所在。本文首次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以波动状态预测来进行金融市场风险传染预测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各股票指数收益序列存在波动结构突变;基于R-Vine Copula下的HMM预测模型对股票指数收益序列的预测结构突变点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前置性,从而也表明基于R-Vine Copula下HMM预测模型对波动状态预测的优越性;基于R-Vine Copula下HMM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股票指数波动状态,从而表明波动状态预测能够显著提升对股票市场风险传染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最为活跃与重要的角色,它对东道国与母国经济的影响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当传统的一国产品、一国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的概念越来越因一体化的兴起而模糊之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那明  
本文利用27个OECD国家1999~2012年378个面板数据,对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长率和经常账户余额的增加会令国际评级机构调高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政府债务负担的累积、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令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而政府出现的财政盈余或是赤字并不会显著地令评级机构上调或是下调评级结果。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能够体现一定的公允性和公信力,在对欧债危机爆发最严重的5个国家进行评级时并不存在恶意下调的举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立兵  刘海飞  李心丹  
本文提出并运用"SA-ΓCo Va R"分析,在全球经济环境处于危机期和稳定期两种情景下,从系统性危机传染强度的视角,比较了"金砖五国"股票市场的系统重要性。结果发现:(1)在危机期,金砖成员国市场的系统重要性无显著差异,但在稳定期,中国股市具有最高的系统重要性,即中国股市在稳定期对外围市场组合的风险影响最大;(2)上述结果不会因外围市场组合是金砖市场组合还是成熟市场组合而改变。因此,可以认为中国股市在稳定期具有最高的系统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