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7)
- 2023(13487)
- 2022(11386)
- 2021(10633)
- 2020(9112)
- 2019(21510)
- 2018(21362)
- 2017(40611)
- 2016(22024)
- 2015(25390)
- 2014(25561)
- 2013(25095)
- 2012(23475)
- 2011(21212)
- 2010(22106)
- 2009(20893)
- 2008(21272)
- 2007(19579)
- 2006(17360)
- 2005(15921)
- 学科
- 济(89208)
- 经济(89066)
- 管理(66591)
- 业(61741)
- 企(52434)
- 企业(52434)
- 方法(38088)
- 数学(31731)
- 数学方法(31239)
- 财(25818)
- 中国(25178)
- 农(24527)
- 制(22477)
- 学(20645)
- 业经(20103)
- 理论(17555)
- 贸(17261)
- 贸易(17251)
- 易(16709)
- 地方(16376)
- 银(16077)
- 银行(16040)
- 融(15574)
- 金融(15570)
- 农业(15505)
- 务(15337)
- 财务(15281)
- 行(15254)
- 财务管理(15234)
- 体(14995)
- 机构
- 大学(326609)
- 学院(322482)
- 济(129941)
- 经济(126926)
- 管理(119343)
- 研究(109800)
- 理学(101269)
- 理学院(100067)
- 管理学(98102)
- 管理学院(97498)
- 中国(84692)
- 京(69809)
- 科学(66413)
- 财(65343)
- 所(56446)
- 农(53239)
- 江(51344)
- 中心(50713)
- 研究所(50579)
- 财经(50333)
- 业大(45912)
- 经(45377)
- 范(44639)
- 北京(44596)
- 师范(44192)
- 农业(41775)
- 经济学(40565)
- 州(40387)
- 院(39089)
- 财经大学(37073)
- 基金
- 项目(203373)
- 科学(158484)
- 研究(150531)
- 基金(145685)
- 家(127212)
- 国家(125813)
- 科学基金(106298)
- 社会(94312)
- 社会科(88969)
- 社会科学(88937)
- 省(79187)
- 基金项目(76110)
- 教育(71133)
- 自然(67200)
- 划(66840)
- 自然科(65610)
- 自然科学(65586)
- 自然科学基金(64388)
- 编号(62207)
- 资助(60114)
- 成果(53779)
- 重点(46374)
- 部(45526)
- 课题(43779)
- 发(42942)
- 创(42061)
- 制(40490)
- 创新(39306)
- 教育部(39182)
- 大学(38974)
- 期刊
- 济(151931)
- 经济(151931)
- 研究(99401)
- 中国(71795)
- 财(54182)
- 学报(52313)
- 农(49258)
- 科学(46782)
- 管理(46347)
- 教育(42764)
- 大学(40160)
- 学学(37256)
- 农业(32482)
- 融(31248)
- 金融(31248)
- 技术(29306)
- 财经(26082)
- 经济研究(23697)
- 业经(23159)
- 经(22502)
- 问题(19661)
- 业(18258)
- 版(17193)
- 贸(16865)
- 图书(16743)
- 技术经济(15623)
- 理论(15223)
- 世界(14479)
- 统计(14357)
- 科技(14337)
共检索到50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胜
作为政治学的标志性主题,制度研究在知识传统中绵亘不绝而又不断革新演进。以行为主义政治学批评者出现的国家中心范式在重新找回国家的知识进程中,为制度研究开放出了新领域和新进路。国家中心范式中的"托克维尔式进路"重点考察制度结构的作用机制,其所具有的宏观主题的中层理论、制度结构的比较分析、因果探求的历史向度等范式特征,构成了历史制度主义生发演进的直接知识渊源。该范式在具体分析中所秉持的"利益算计"和"价值规范"分析逻辑,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具有范式特质上的一致性。国家中心范式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提供了极富启发意义的知识资源,成为"重新发现制度"理论主张的践行表达,构成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确立并发展的理论基石和范式导引。从理论演进的角度分析国家中心范式中的新制度主义,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国家的组织本质和运作机制,进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研究提供重要的知识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于正伟
制度分析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政治学等重新发现了制度对解释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范式。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行为假设和理论工具,制度分析范式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途径,如嵌入性制度分析、立宪制度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多中心制度分析等。制度分析拓展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增强了社会科学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囊括到制度分析中。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分析 分析框架 分析途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德荣 陈莹盈
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拓展完善旅游业回扣/佣金潜规则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即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切入点,结合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分析和动态平衡的横向分析,对旅游业这一潜规则进行深入的阐述与探讨。本文采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对回扣/佣金潜规则现象进行了阐释,认为产权与交易费用的界定是这一规则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制度均衡、囚徒困境及正式制度的监管失效是这一潜规则得以维持现状的三大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引导之道,包括产权的安排分配、引入正向的信念体系及内外部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显未
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意识形态不仅在非正式规则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对正式规则承担着支持和塑造的角色,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特征,使得其在变迁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恶性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可通过减少"摩擦费用",克服"搭便车"倾向,避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提高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宫斐 李华玲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采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研究发现,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宏观制度与微观行为逻辑之间相互作用或多重作用的结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高职院校是产业学院构建过程中的核心行为主体。政策供给的失衡与环境的约束使中央政府采取了渐进推进策略和趋同式的组织结构方式,"诺斯悖论"与委托代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基于利益算计而采取了严格的成本控制与风险规避策略;"非完全契约"制度下的企业表现出投资犹疑与投机行为;校企的价值冲突与压力型考核制度使高职院校产生求稳心理并采取政策变通策略,这些因素导致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需要强化产权治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构建学院内部利益兼容机制和多重目标激励机制;强化内部文化认同,构建产业学院的社会规范性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锡源 查奇芬
1.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理论分析在对绿色GDP核算的谈论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污染权的最初界定是归谁所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谈到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时 ,理论界往往会一概而论 ,但新制度主义内部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国家理论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理性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国家理论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个体理性行为的学说,而社会制度的确立原则不同于属于个体的行为原则,因为社会制度涉及到众多社会性因素。不幸的是,流行的新制度主义恰恰舍弃了包括伦理、历史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而试图把制度分析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它或者基于博弈均衡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正式规则,或者基于理性建模的互动行为分析来构设社会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抽象思维,新制度主义必然不能真正剖析制度的产生和演化,舍弃权力结构的博弈均衡所构设的社会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卫卿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新制度主义学派积极融合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将国家作为一种制度形态,阐明国家实施制度变迁的动机以及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之下的中国道路,必须同时面对国家建设(新制度主义的前提预设)和政治改革(新制度主义的必然要求)双重任务。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家建设 政治改革 新制度主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早期的产权理论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较少考虑中观(利益集团) 及宏观层次(国家) 对产权结构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层次产权的交互作用的机制。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通过对个体权力与国家、集体行动与国家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三个层次的分析,提出建立产权制度分析的国家模型,从而论证国家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
产权 国家 集体行动 国家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向飞 高春婷
中国制度转型时期,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长期并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详细阐释了转型经济下政府干预的合法性来源与效率基础,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数理模型,以着重考察政府干预的效率变动趋势。模型结论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动趋势;此外,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加强政府干预与推进市场化进程并不矛盾,甚至会相互促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规律性与社会选择性的历史统一;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的主观心理出发,在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把制度变迁归因于根据主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话语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家明 廖益
学年学分制是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制度模式。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该模式是过渡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制度创新,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结构的供给与需求的暂时均衡。现实的中国国情、社会经济、教育模式、办学资源实际决定了制度均衡的状态。从自主选择+有限选择、班导师制+辅导员制、班级授课制+课程班级制、专业注册费制+课程学分费制、学分认定制+学分转换制五个方面,探讨中国学年学分制的正式制度创新,有利于构建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内部制度改革产生"连锁效应"。
关键词:
学年学分制 论争焦点 现实基础 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迪特·迈尔 布莱恩·罗万 郑砚秋
制度理论一直将教育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十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三个显著的变化,它们分别是教育服务提供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系统结构从松散变为紧密以及教育制度重要性的增加。这些教育制度变化的新对于以往制度理论的基本命题提出了挑战,要求重新审视一些制度关系,如同形性与多样性、合法性与效率、松散性与紧密性、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等。这预示着对于教育领域进行制度研究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教育 新制度主义 认知 市场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