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1)
2023(13488)
2022(11576)
2021(10431)
2020(8720)
2019(20297)
2018(19783)
2017(37566)
2016(20508)
2015(23113)
2014(23629)
2013(23491)
2012(22493)
2011(20716)
2010(21317)
2009(19928)
2008(19708)
2007(18049)
2006(16143)
2005(14940)
作者
(62559)
(52268)
(52220)
(49742)
(33520)
(25385)
(23856)
(20374)
(19823)
(18712)
(18055)
(17540)
(16858)
(16622)
(16444)
(16224)
(15690)
(15445)
(15095)
(15077)
(13244)
(13049)
(12751)
(12097)
(11904)
(11806)
(11741)
(11555)
(10774)
(10432)
学科
(109511)
经济(109410)
管理(54386)
(52268)
(39791)
企业(39791)
方法(38822)
数学(34104)
数学方法(33800)
中国(31791)
地方(29857)
(26737)
业经(21366)
(20816)
(20527)
农业(18431)
地方经济(16974)
(16829)
(16770)
贸易(16758)
(16064)
(15683)
金融(15681)
环境(15439)
(15223)
银行(15192)
(14919)
(14675)
(14487)
理论(13033)
机构
大学(306809)
学院(306356)
(135879)
经济(132910)
研究(115013)
管理(112629)
理学(94978)
理学院(93766)
管理学(92255)
管理学院(91675)
中国(85785)
科学(69372)
(67374)
(59857)
(59708)
研究所(53822)
(53413)
中心(51736)
(48414)
财经(46863)
业大(44237)
北京(43478)
(42891)
师范(42509)
经济学(42405)
(42222)
农业(41702)
(41018)
(38336)
经济学院(37896)
基金
项目(194583)
科学(152147)
研究(142570)
基金(138601)
(121242)
国家(119886)
科学基金(101077)
社会(91251)
社会科(86477)
社会科学(86444)
(76907)
基金项目(73039)
教育(64469)
(64465)
自然(62968)
自然科(61422)
自然科学(61401)
自然科学基金(60257)
编号(57397)
资助(56939)
(47854)
成果(47495)
重点(44380)
(42862)
课题(41229)
(39211)
发展(38691)
(38072)
国家社会(37600)
创新(36811)
期刊
(162928)
经济(162928)
研究(98677)
中国(66559)
(49098)
学报(46473)
(45983)
科学(43967)
管理(41427)
大学(34769)
教育(33354)
农业(33294)
学学(32584)
(29727)
金融(29727)
技术(27923)
经济研究(26331)
业经(25204)
财经(23694)
问题(22327)
(20600)
(18415)
技术经济(17418)
统计(16187)
(16125)
世界(15540)
商业(14935)
资源(14540)
(14405)
现代(14249)
共检索到483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培伟  谢攀  雷宏振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军力量。在明确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以经济运行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分维,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9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剖析区域发展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17年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由东向西梯次下降;三个子系统指数在国家中心城市内部及其之间均表现出高度非均衡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集中在区域间,而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且呈扩大趋势。据此,从加强区际循环、深化三大变革、开展先行示范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倚林   尚娟   史官清  
选取国家中心城市2010—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创新驱动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创新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U”型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创新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创新驱动效果更佳,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更强。据此,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因城施策、因时施策、因业施策”的组合发展策略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倚林   尚娟   史官清  
选取国家中心城市2010—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创新驱动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创新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U”型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创新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创新驱动效果更佳,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更强。据此,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因城施策、因时施策、因业施策”的组合发展策略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娴  林楠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则源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建立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也代表着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冬  
文章以9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高质量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动态测度2012—2018年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生态环境指数评分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并不明显;耦合协调关系处于稳步向协调阶段迈进的态势,研究期末除重庆处于过渡阶段外,其他城市全部进入协调发展阶段,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弱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冬  
文章以9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高质量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动态测度2012—2018年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生态环境指数评分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并不明显;耦合协调关系处于稳步向协调阶段迈进的态势,研究期末除重庆处于过渡阶段外,其他城市全部进入协调发展阶段,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弱化趋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开放指数、共享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协调指数增长最快,共享指数增长较为缓慢。从空间视角来看,东部海洋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和南部。(2)研究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轻度失调最终步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发展趋于均衡,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最大,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数差异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将是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霞  戴胜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唐晓超   彭青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必然要求。文章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一个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梳理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进入新时代后城市经济在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布局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刘雪梦  
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强国战略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原则,通过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主客观赋权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对2016年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共享性水平亟待提升; 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归为4个梯队,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梯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测度当前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现有文献出发,归纳整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提出和完善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依广  何伟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江苏省各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潜力和改革开放程度进行比较 ,对各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 ;分析了各市的经济发展相对优势和薄弱环节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