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6)
2023(3629)
2022(3234)
2021(3149)
2020(2651)
2019(5877)
2018(5716)
2017(10903)
2016(5699)
2015(6563)
2014(6343)
2013(6096)
2012(5598)
2011(5118)
2010(5287)
2009(4986)
2008(4968)
2007(4615)
2006(4202)
2005(3553)
作者
(15672)
(13234)
(13068)
(12353)
(8384)
(6369)
(6015)
(5166)
(5055)
(4588)
(4446)
(4444)
(4319)
(4176)
(4142)
(3822)
(3782)
(3754)
(3745)
(3700)
(3447)
(3200)
(3171)
(3085)
(2969)
(2969)
(2843)
(2843)
(2669)
(2611)
学科
(25442)
经济(25292)
(15296)
管理(14405)
(14351)
企业(14351)
方法(11330)
(9402)
中国(7711)
数学(7629)
数学方法(7567)
理论(7128)
(6739)
业经(6297)
(6259)
教育(5756)
(5675)
社会(4326)
关系(4017)
(3995)
农业(3983)
经济理论(3801)
地方(3737)
企业经济(3688)
经济学(3560)
(3454)
(3452)
贸易(3448)
(3307)
(3283)
机构
大学(86417)
学院(82229)
(32982)
经济(32326)
管理(30793)
研究(29627)
理学(26657)
理学院(26280)
管理学(25793)
管理学院(25624)
中国(20398)
(17862)
科学(17542)
(15995)
(14649)
(13542)
师范(13460)
研究所(13308)
财经(12948)
中心(12776)
(12193)
(11793)
(11791)
北京(11433)
师范大学(11257)
经济学(10659)
业大(10576)
(10120)
财经大学(9693)
(9395)
基金
项目(53848)
科学(43036)
研究(40837)
基金(39955)
(35254)
国家(34462)
社会(29028)
科学基金(29023)
社会科(26067)
社会科学(26055)
基金项目(20747)
教育(19876)
(19672)
自然(17339)
自然科(16948)
自然科学(16942)
(16929)
自然科学基金(16697)
编号(16330)
资助(15686)
成果(15095)
(12864)
重点(11967)
国家社会(11505)
教育部(11494)
课题(11109)
(10946)
人文(10937)
大学(10908)
(10609)
期刊
(39703)
经济(39703)
研究(26311)
中国(18290)
学报(14649)
教育(13720)
科学(13350)
(12625)
管理(11798)
(11274)
大学(11215)
学学(10201)
农业(7599)
财经(7212)
(6279)
经济研究(6146)
图书(5731)
技术(5436)
业经(5253)
(4907)
金融(4907)
(4873)
问题(4820)
社会(4787)
世界(4736)
书馆(4222)
图书馆(4222)
(4128)
论坛(4128)
(4041)
共检索到12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主要是从哲学话语和政治话语两个话语体系中展开的。哲学话语揭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更深层的伦理根源或阶级根源,其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性改造,将其在伦理形式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拉回到了唯物论的基础上;政治话语阐明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秩序的因果关联。但是现在很多学者并不清楚这两种话语体系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将这两种话语体系错综交织一起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仅仅化约为政治话语模式。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完整把握,需要将政治话语与哲学话语结合起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  
目前的人权话语主要是在欧美启蒙文化的主导下形成的。然而,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当人类将人权作为指导实践的原则时,发现不同的文化对人权存在不同的理解。从诠释学的角度看,人权这一术语产生于西方,但人权的内涵却可以由不同的文化来填充。当代人权话语的建构需要抛弃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在遵循人权观念的形式约束和实质约束下,考虑不同的文化对人权的内涵所具有的可能贡献。只有如此,不同的文化才会将人权自觉地视为是内在于自身文明的,而不是将其视为"外来物"加以抵制。在当代人权话语的建构中,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哲学元素同样具有积极的贡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近代中国陷入了民族危亡之中,为了“救亡图存”,教育救国运动兴起,但没有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教育在这一历史跃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育立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科教兴国强调教育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教育强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支撑。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岩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扬弃了中外政治哲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性超越、革命性本质与政治性导向深刻鲜明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从政治人性预设到科学人学观研究基点、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分立互补、政治价值诸范畴主体架构和政治正义崇高遵循的基本研究图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哲学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等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洲钰  林汉川  邓兴华  
本文采用国家科技部编制的中国创新型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在国家标准竞争过程中的策略动机,结果发现:(1)技术创新水平高的企业在国家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更大;(2)技术创新和政治关系在影响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即技术能力越强,政治关系的重要性也越低,企业的政治关系越密切,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就越低;(3)在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政治关系对于国家标准制定话语权的作用受到抑制,而技术创新则表现出不随政府治理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稳定性。本文首次构建了国家标准话语权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于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志刚  
传统德育教学话语体系对于话语描述的忽视消解了教师的话语力量,使其陷于悖论性的话语困境。现代生命哲学重心在于促使德育话语在批判性、反思性和引导性方面转变,通过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描述性挖掘,不断完善德育教学话语逻辑架构意义生成与路径创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广生  
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如何预断中国国家制度与发展道路的未来?既然西方的挑战与中国的回应构成了整个中国现代历史的处境,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西方的发展经验与理论。然而,如果仅仅参照现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有限经验与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中国的转变,那么,期待从这样的视野出发能够预见中国国家发展的方向则纯粹是奢望。只有上升到比较文明的高度,只有把"历史终结"论的普世主义理论话语还原为现代西方有限的历史经验与理论经验,近代以来中西冲突的历史才会得到重新理解,当代中国"文明-国家"重建的理论自觉才能再次回到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雪棠  
孔子自云“述而不作”,然而,其核心思想并非通过“述”的方式而建构,这与后世依经立义的话语建构方式迥异。《论语》载录孔子论及六经的言论很少,孔子的核心思想不是从经典解释中得来,其学说的建构,是在面对现实政治、社会、自我等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是从其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得来,在与弟子的交谈中显现,经弟子的记录与编纂而得以确立,具有脱离经典、独立思考、自建法言的特征。《论语》中的孔子是思想型的宗师,而非知识型的学者。孔子从自我认知、自我期许走向普适性的理想人格追求,其“仁”与“知”互补的人格构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以贯之的方法是以“观”为基础的“思”。孔子“语”的特质是思想,是问题指向,“语录”具有思想建构的功能。纂辑语录是儒家思想建构及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杨博  
仔细分析《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的背景和文本,可以发现它是基于一场预设了结果的调查,用大量的话语政治抹杀了华人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并将他们建构为"抢了白人饭碗"的、要为美国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以及经济萧条负责的替罪羊。这种话语政治充满了不实的指控和想象,将华人建构和异化为与美国白人对立的"他者",从而得出华人必须被排斥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柱  
集体化时期(1955—1962年)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动员与推广的结果。以话语理论为视角进行的考察发现,在"集体化"话语中,合作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被建构为医疗制度如何"适应农村形势(合作化—公社化)变化"的问题,合作医疗自身也被建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福利事业""走向全民免费医疗的过渡形式"。伴随着多重意义的生产,在"国家—地方"互动的话语传播机制下,合作医疗被顺利整合到了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中,从而为推广合作医疗的政策导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这种考察揭示出了"话语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问题。我认为,基本的话语体系首先从《资本论》中去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要有阶段性的定位,要有学科本身性质的定位。我认为在阶段上的学科定位要从两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从生产关系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第二,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来说,它是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讨论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问题。我认为,基本的话语体系首先从《资本论》中去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要有阶段性的定位,要有学科本身性质的定位。我认为在阶段上的学科定位要从两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从生产关系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第二,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来说,它是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讨论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文西  张万禾  
"大×的"是一个具有话语标记特征但意义没有完全虚化的准话语标记结构,具有人际功能、互动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大×的"的主要功能,互动功能和语篇功能都是通过人际功能表现出来的,是次要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斌  王子言  李响  
本文在综述国家形象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把"共主体营销话语"演绎到国家营销上,提出了具有"消解两元对立、善待包容他者、和他者网络互嵌共生"意蕴的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并分析了该话语的思想渊源和方法论依据。同时,论述了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如何通过多媒体网络、"娱乐化基督教"、内隐学习和价值观内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被目标国家受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打开其"心扉",实现全球文化嵌入的路径、效应和认知机理。最后,阐释了本文对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国家形象话语共生新格局的一般意义,以及有利于我国拓展国家心理边疆、整合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国家形象话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