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7)
2023(18826)
2022(16078)
2021(15165)
2020(12580)
2019(29027)
2018(28789)
2017(55433)
2016(30514)
2015(34555)
2014(34792)
2013(34259)
2012(32304)
2011(29420)
2010(30331)
2009(28395)
2008(28510)
2007(26272)
2006(23480)
2005(21594)
作者
(90134)
(74876)
(74795)
(71349)
(48069)
(36056)
(34303)
(29119)
(28467)
(27466)
(25550)
(25336)
(24359)
(24025)
(23509)
(23015)
(22550)
(22076)
(21844)
(21600)
(19035)
(18662)
(18417)
(17251)
(17074)
(16910)
(16877)
(16853)
(15370)
(15061)
学科
(129146)
经济(128929)
管理(86317)
(84785)
(68597)
企业(68597)
方法(54701)
数学(46343)
数学方法(45583)
中国(39109)
(38823)
(32982)
业经(29749)
地方(29137)
(27268)
(27019)
农业(25526)
(24397)
贸易(24377)
(23627)
(23248)
银行(23196)
理论(22920)
(22264)
(21625)
金融(21622)
(20830)
(19149)
(19140)
财务(19072)
机构
学院(443501)
大学(441924)
(179153)
经济(175020)
管理(165272)
研究(153612)
理学(140101)
理学院(138406)
管理学(135657)
管理学院(134819)
中国(118959)
(95357)
科学(93406)
(87984)
(79658)
(75145)
研究所(71326)
(70838)
中心(70442)
财经(67875)
业大(63493)
(61342)
北京(61333)
(61293)
师范(60758)
农业(58466)
(56967)
(54951)
经济学(53909)
财经大学(49825)
基金
项目(278667)
科学(217925)
研究(206910)
基金(198390)
(172710)
国家(170952)
科学基金(144823)
社会(129219)
社会科(121625)
社会科学(121589)
(110268)
基金项目(102956)
教育(97376)
(92757)
自然(92185)
自然科(89989)
自然科学(89965)
自然科学基金(88341)
编号(86361)
资助(83308)
成果(73231)
重点(63217)
(62611)
(61578)
课题(61325)
(57262)
(53513)
创新(53353)
科研(52832)
教育部(52640)
期刊
(211135)
经济(211135)
研究(136779)
中国(97394)
(70271)
(68747)
学报(68723)
管理(63555)
科学(63259)
教育(58524)
大学(52260)
学学(48673)
农业(47108)
(46987)
金融(46987)
技术(40753)
业经(35567)
财经(33900)
经济研究(33330)
(29136)
问题(27614)
(24881)
图书(23489)
(23164)
统计(22787)
技术经济(22225)
(21562)
商业(20740)
理论(20681)
(20640)
共检索到69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卫海  
建构合理的契合中国现实状况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提出让中国公民社会论者看到了希望。但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难题。借鉴西方以"公民权"的概念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沟通中介,以公共治理为路径,将成为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建构问题即可化约为通过培养和完善各类公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寻求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久恒  
文章在占有丰富、翔实和准确的数据前提下,对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境况进行了客观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全景图像":一是组织类型多样,呈"纷繁斑斓"的图景;二是发展速度迅猛,呈"火箭式"递增态势;三是活动领域广泛,呈"星罗棋布"的景观;四是资金供给不足,呈"营养不良"的迹象;五是分布结构失调,呈"畸形状"发展格局。基于这五种图像,进而力求避免一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辞和形而上学的学理探究,最终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卷苗  
随着政府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相继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培育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大势所趋。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各异,探索不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苓玲  
社会保障权是一国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保护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公民要充分实现社会保障权,还存在诸多难点,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社会保障权的共识,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玉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发展现状、参与度、服务形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发展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等手段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卷苗  
本文基于社会组织应对社会治理需求的背景,以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友好服务项目为样本,深入研究社会组织、儿童友好社区、政府、学校等多元主体在困境儿童服务中如何发挥治理功能。以社区为本,充分发挥儿童友好社区平台优势,社会组织通过激发社区优势为困境儿童提供支持,满足困境儿童多样化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余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破解乡村治理主体力量"外生强、内生弱"的困境,实行民主自治,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童欣欣  
在清晰界定跨学科和跨学科学术组织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针对现存问题,笔者从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社会网络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凤姣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受到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从总体上看,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妨碍了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寿奎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供给侧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该文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与现状分析,得出现行制度壁垒、权责利失衡、监管缺失是合作困境的制度性诱因;法规短板、价值取向与信用缺失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供给困境的主观诱因;需求不确定、合约不完全、市场风险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实施困境的客观诱因。进而提出落实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配套法规、投资补偿,完善监督评价与服务定价机制,健全权责利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及相关治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东升  原泽文  凌萍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仅经济制度进行流程再造,而且社会公共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受到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现行社会组织税收政策设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立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其发展水平和承接能力,是保证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力量仍较为薄弱,亟待支持与培育。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局限,并在对比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心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以其创造性的行动和对社会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应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连生  文少保  方运纪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学科间的条块分割,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创新源泉也成为大学科研竞争力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大学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大学内部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大凤  
随着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要求迅速提高,我国传统科技决策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精英决策模式,在参与主体、决策机构、运行模式、运行途径等方面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角色错位、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程序不规范、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专家"科学"决策挤压公众"民主"决策等困境。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是:一是重塑决策理念,正确认识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内涵与本质,防止将专家决策等同于科学决策;二是通过法律进一步明确公众在科技决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政府、专家与公众构成的多元互动的科技决策模式;三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四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