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6)
- 2023(10682)
- 2022(8958)
- 2021(8241)
- 2020(6820)
- 2019(15345)
- 2018(15138)
- 2017(27930)
- 2016(15318)
- 2015(17162)
- 2014(17017)
- 2013(16771)
- 2012(15541)
- 2011(14144)
- 2010(14663)
- 2009(13787)
- 2008(13371)
- 2007(12364)
- 2006(11367)
- 2005(10120)
- 学科
- 济(58864)
- 经济(58686)
- 业(44082)
- 管理(43634)
- 企(33336)
- 企业(33336)
- 农(30243)
- 农业(20251)
- 业经(19191)
- 中国(18976)
- 制(18677)
- 方法(18446)
- 财(18278)
- 地方(15198)
- 数学(13862)
- 数学方法(13638)
- 体(12851)
- 学(11643)
- 理论(11004)
- 银(10969)
- 银行(10957)
- 行(10503)
- 融(10345)
- 金融(10340)
- 和(10112)
- 发(9832)
- 体制(9434)
- 环境(9084)
- 度(8986)
- 制度(8982)
- 机构
- 学院(211421)
- 大学(210877)
- 济(83850)
- 经济(81659)
- 管理(78553)
- 研究(72303)
- 理学(65749)
- 理学院(64960)
- 管理学(63909)
- 管理学院(63481)
- 中国(56899)
- 京(44887)
- 财(44431)
- 科学(41486)
- 农(37504)
- 江(36670)
- 中心(35322)
- 所(34913)
- 财经(33069)
- 研究所(30801)
- 范(30778)
- 师范(30558)
- 州(30422)
- 经(29572)
- 业大(29354)
- 北京(27903)
- 农业(27565)
- 省(26050)
- 院(25950)
- 经济学(25550)
- 基金
- 项目(136199)
- 科学(107757)
- 研究(106581)
- 基金(97743)
- 家(83531)
- 国家(82313)
- 科学基金(70893)
- 社会(69831)
- 社会科(64741)
- 社会科学(64724)
- 省(54767)
- 基金项目(51568)
- 教育(49083)
- 编号(44792)
- 划(44589)
- 自然(42373)
- 自然科(41310)
- 自然科学(41301)
- 自然科学基金(40550)
- 成果(38865)
- 资助(38059)
- 制(31645)
- 课题(31528)
- 部(30428)
- 重点(30123)
- 发(29578)
- 国家社会(28228)
- 创(28182)
- 性(27916)
- 教育部(26617)
- 期刊
- 济(109574)
- 经济(109574)
- 研究(68878)
- 中国(54712)
- 农(41154)
- 财(36296)
- 学报(30947)
- 教育(29801)
- 管理(29793)
- 科学(29429)
- 农业(26328)
- 大学(24901)
- 融(24220)
- 金融(24220)
- 学学(22660)
- 业经(20317)
- 技术(17852)
- 财经(16709)
- 经济研究(14509)
- 问题(14375)
- 经(14349)
- 图书(13200)
- 版(12297)
- 业(11420)
- 农村(11353)
- 村(11353)
- 农业经济(10336)
- 社会(10332)
- 书馆(10044)
- 图书馆(10044)
共检索到346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旭
明清国家法律规定了里社制,随着里甲赋役制度的变革,里社制却逐渐废弛,被民间"社会"与民间信仰所取代。"社会"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因为社会关联形成集体意识,这种共识可对超出村庄、宗族的公共事务发布禁约,从而产生地区公共秩序。国家法律与乡村秩序相互影响,在国家法律下行之时,乡村秩序则自生自发地生成回应型规则,认识和协调二者之关系,对于乡村治理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力东
清末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既有明显的变化也有显著的连续性。虽然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影响在不断增强,然而乡村社会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乡村精英在这一变迁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乡村精英的"脱嵌"或"变通",国家加强对乡村社会直接控制的努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迟迟无法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通过制度建设支持乡村社会发展,乡村精英重新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的前景值得期待。
关键词:
国家 乡村社会 乡村精英 国家政权建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琦
清代漕粮征运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严密的制度保障、强烈的指令性以及高成本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于地方社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清政府通过实施蠲、缓、改折等措施,对于制度进行调整,以舒缓民力,然而调整以不改变漕运"天庾正供"这一实质为前提,有限的调整根本没有触及本质问题。清代漕运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一,作为国家事务的特殊属性,其二,在制度范围内,存在多重利益关系,在漕运事务的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追逐利益中制造出一系列矛盾和弊端,并逐渐导致各种利益关系的失衡,地方社会秩序由此受到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漕运 国家事务 地方社会秩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海林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关键词:
村落公共空间 演变 村庄秩序重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 董磊明
传统时期,在秩序匮乏的湖南乡村社会,以点穴、药功为代表的秘术发育成为一种私力救济的手段。秘术及秘术恐惧共同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使乡村社会摆脱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恐怖平衡",构建了乡村社会的底线秩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乡村秩序建设的主导力量,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建立,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公力救济手段,秘术及秘术恐惧失去社会基础而逐渐消失。这一过程也导致乡村社会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对待秘术迥然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
秘术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底线秩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 董磊明
传统时期,在秩序匮乏的湖南乡村社会,以点穴、药功为代表的秘术发育成为一种私力救济的手段。秘术及秘术恐惧共同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使乡村社会摆脱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恐怖平衡",构建了乡村社会的底线秩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乡村秩序建设的主导力量,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建立,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公力救济手段,秘术及秘术恐惧失去社会基础而逐渐消失。这一过程也导致乡村社会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对待秘术迥然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
秘术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底线秩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传统的"乡土中国"不断解体,"城乡中国"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新形态。城乡中国阶段新的城乡均衡关系逐步形成,农民自由进城和顺利返乡,形塑了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半工半耕"结构。以农民为主体的"半工半耕"结构充分体现了农民的阶层自主性,赋予了中国社会结构充分的弹性和韧性,维系了转型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均衡。城乡中国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是中国特色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保持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城乡中国 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义刚
传统乡村社会的公共活动和公共秩序处于士绅阶层管理之下,受益于儒家传统和差序格局,乡村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随着国家政权逐渐深入乡村,传统乡村公共秩序不断瓦解。现代乡村自治组织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其职能与范围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乡村自治组织,而国家政权对这种日益增长的权力却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约束。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政治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理应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巴泽尔的"交易-履约模型"为分析框架,首先探讨了国家对乡村自治组织强化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阐述如何发挥政府审计职能以有效制约乡村自治组织对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的滥用,从...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公共秩序 交易履约 政府审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张洁
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正在发生变迁,并遵循着从"差序格局"到"文野之别"、再到国家权力下行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中国乡土社会秩序在政治制度和权威关系、个体意识等方面均发生改变。民国以后,在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基层乡村的一系列制度(保甲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中,呈现出村庄内生秩序和国家建构秩序的共存和调适的情形。文章从社会秩序的概念入手,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社会秩序在历史中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两种社会秩序(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过渡与并置的局面;以及试图描述文化转型进程中乡土新秩序的变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张洁
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正在发生变迁,并遵循着从"差序格局"到"文野之别"、再到国家权力下行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中国乡土社会秩序在政治制度和权威关系、个体意识等方面均发生改变。民国以后,在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基层乡村的一系列制度(保甲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中,呈现出村庄内生秩序和国家建构秩序的共存和调适的情形。文章从社会秩序的概念入手,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社会秩序在历史中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两种社会秩序(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过渡与并置的局面;以及试图描述文化转型进程中乡土新秩序的变迁和文化调适的图景。最后提出人类学家应对乡村社会秩序变迁应该具有的态度,即理解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需要重视文化的"粘合剂"作用以及我国传统礼俗社会的人情因素。理解乡村社会问题应具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勇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宣柳
从称名方式的角度观察,周代君臣秩序存在变化,并非完全等同于家族秩序。西周时期,王命称名方式以私名和官名为主,此时君臣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家族秩序。春秋时期,王命多见亲属称谓,君臣秩序中“家”的因素大大加强。这一变化的动力在于权力下降的周王室面对新的政治环境,借用亲属关系加强其与地方诸侯国的联系,凝聚周人共同体和区分华夏、戎狄。将血缘视作一种“策略”,为进一步深化先秦家族组织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称名方式 君臣秩序 血缘 政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庆元
明清徽州乡村土地占有中普遍存在股份制,宅地由业户共业,少则二股,多则几十股。宅地细小股份不便造屋居住,但可卖出以应付现金开支,不动产之土地股权可转换为金融货币财产。徽州宅地是稀缺资源,在富商云集的村落,中心位置有每亩价银达四千余两的实例,形成有别于耕地的价格体系。宅地占有关系决定了乡村社会的阶层划分。宅地股份与钱会的货币股份交换机制通畅,各阶层均可参与。徽州宅地主要在乡族之间流转,而经营性"房主"较为少见。徽州宅地股份制是不具备单独占有宅地能力的中下层民众通过细小股份而获得土地财产的存在形式,明清徽州土地市场交易异常活跃的主要原因亦在于此,这反映了民众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经济生活的适应性与创造性。明清法律并无"宅地"概念,"田宅"一体的立法与民生相脱节。
关键词:
明清 乡村 宅地股份 金融财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汝艺 梁留科 李德明 朱红兵 朱生东
为认识旅游—社区互动机理,以人类生态学中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的思想为切入点,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物种入侵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解读古村落社区中因旅游种群入侵而引发的空间社会秩序重组过程。研究认为,"旅游—古村落"空间社会过程可解读为:旅游种群入侵到古村落社区,与社区种群发生生态位重叠;在生态学竞争排斥法则作用下,社区种群被旅游种群挤出古村落核心区,而在古村落社区边缘重新安家,旅游种群继替社区种群迁出后留下的生态位空间;最终,古村落社区以宗祠为中心的宗法型空间重组为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官川新区、政务新区等构成的旅游化空间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本文从国家治理视角回顾了中国对广袤乡村疆域的治理。在漫长的国家乡村治理进程中,乡村的秩序既取决于国家攫取的程度和方式,也取决于国家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作为乡村治理基础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中国的国家乡村治理经历了从传统乡土社会时期的县政村治——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全面控制——改革时期的乡政村治——城乡统筹时期的国家治理的演变和回归。国家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改变的目的是矫正上一个时期的治理弊端和问题,但迄今有效的国家乡村治理结构与秩序并未形成。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城乡中国下的国家乡村治理出现大变局,非正式制度规则与秩序进一步演化与变迁,国家正式治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发生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形成与乡村转型相适应的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提高国家直接治理的绩效、完善与乡村治理半径相适应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进行村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平衡,形成更有效的乡村治理秩序。
关键词:
国家乡村治理 制度 乡村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