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3)
- 2023(14376)
- 2022(11591)
- 2021(10741)
- 2020(9144)
- 2019(20724)
- 2018(20965)
- 2017(39803)
- 2016(21718)
- 2015(24293)
- 2014(24372)
- 2013(23329)
- 2012(21024)
- 2011(18630)
- 2010(19254)
- 2009(18410)
- 2008(18389)
- 2007(16715)
- 2006(14947)
- 2005(13980)
- 学科
- 业(89187)
- 济(88534)
- 经济(88384)
- 企(82082)
- 企业(82082)
- 管理(80681)
- 方法(37552)
- 财(32718)
- 业经(30432)
- 农(29126)
- 数学(29055)
- 数学方法(28460)
- 制(25520)
- 中国(22839)
- 务(22182)
- 财务(22123)
- 财务管理(22088)
- 企业财务(20883)
- 体(19881)
- 农业(19832)
- 理论(19149)
- 技术(18812)
- 策(16843)
- 划(16754)
- 体制(16125)
- 和(15996)
- 银(15362)
- 银行(15342)
- 行(14727)
- 融(14585)
- 机构
- 学院(307111)
- 大学(301935)
- 济(126543)
- 经济(123925)
- 管理(121945)
- 理学(103655)
- 理学院(102687)
- 管理学(100884)
- 管理学院(100323)
- 研究(97776)
- 中国(78765)
- 财(65476)
- 京(63957)
- 科学(56326)
- 财经(49795)
- 农(49639)
- 江(49110)
- 所(48555)
- 经(45026)
- 中心(44999)
- 研究所(43097)
- 业大(42593)
- 北京(40323)
- 农业(38609)
- 州(37996)
- 经济学(37785)
- 范(36718)
- 财经大学(36534)
- 师范(36333)
- 院(35488)
- 基金
- 项目(195304)
- 科学(155279)
- 研究(147236)
- 基金(141643)
- 家(122306)
- 国家(120928)
- 科学基金(105455)
- 社会(93789)
- 社会科(88848)
- 社会科学(88823)
- 省(77924)
- 基金项目(73326)
- 教育(68791)
- 自然(66775)
- 自然科(65295)
- 自然科学(65276)
- 自然科学基金(64170)
- 划(63950)
- 编号(60184)
- 资助(58270)
- 成果(49591)
- 重点(43596)
- 创(43575)
- 部(43236)
- 课题(42454)
- 制(41557)
- 发(41157)
- 业(40232)
- 创新(39987)
- 国家社会(38639)
- 期刊
- 济(150155)
- 经济(150155)
- 研究(94187)
- 中国(67696)
- 财(56513)
- 管理(52525)
- 农(47506)
- 学报(42082)
- 科学(40869)
- 教育(37440)
- 大学(33965)
- 农业(32033)
- 学学(32002)
- 技术(31008)
- 融(31001)
- 金融(31001)
- 业经(26545)
- 财经(25700)
- 经济研究(23381)
- 经(22185)
- 业(19065)
- 问题(18665)
- 技术经济(16710)
- 财会(16041)
- 统计(15186)
- 现代(14902)
- 世界(14590)
- 策(14430)
- 版(14358)
- 商业(14264)
共检索到47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远
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设想刘明远一、对传统分配体制的评价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而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在传统的理论认识和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只能是国家直接安排的统收统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富华
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并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国企并购的有效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并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使之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势:国企之间并购将推陈出新,大量外资、民营企业将参与到国企并购中来,作为国有企业各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并购的重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安民
代理经营责任制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王安民我国企业改革以来,许多人认为,实行股份制是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然而,十多年来试点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股份”后的企业,仍然按旧模式运行,国有企业的许多固有问题也并未因“股份制”而消失,特别是一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兴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景曼 刘莉
国资监管体制已由“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模式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代理成本降低与政府干预弱化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西部地区和金字塔层级低的国有企业中,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了国有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汉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慎之
国有企业重组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吴慎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海航 马怀宝 高旭东
1995年12月3日至24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派遣,我们一行三人访问了英国运输部(铁道部)等政府部门、英国钢铁公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拜访了7所大学的十多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就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流,下面侧重就英国国企业改革的有关情况和对我国的启示报告如下。 一、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从1979年开始,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及后来梅杰政府对英国经济,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大规模的改革。改革的基本理论是由原来的信奉凯恩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涛
国有企业何去何从,事实不可辩驳的告诉我们,国有企业要摆脱困境,重振雄风,唯有改革一条路好走,小改小革已非治本之计,产权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重获生机活力的根本出路。 一、产权改革任重道远。 1)产权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及阻力。 产权制度改革后必然出现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上升,按资分配和其他非按劳分配获得充分发展,个人收入的差距将逐步拉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联系后,很可能形成一个有产阶层,雇佣劳动以及一定程度的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立刚 杨继东 张永生 苟琴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处在一段陡峭的学习曲线上,国有企业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考虑到其对国内改革可能的影响,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海外投资可以为深化中国体制改革提供契机,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强部分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从而不尽符合国内改革目标。因此,在竞争性、所有制以及监管方面深化国内改革,对于中国最大限度地受益于海外投资十分重要。建立与市场兼容的制度将会带动不断创新,从而为中国企业更有效地追赶技术前沿和在海外市场保持竞争力提供机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占元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构想许占元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并非易事”,难在哪里?恐怕几句话难以说清。这其中既有理论问题,又有体制和实际操作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同世界经济接轨步伐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的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时炜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分配体制改革及其发展方向时炜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分配体制改革,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分配领域中多层次、多方位、多环节、多步骤的内容。建筑企业经历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及“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世明 童源轼
(一) 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指同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相匹配,作为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预期目标的一种常规工资分配模式。1986年上海率先提出了“企业自主、国家征税”的模式,向着工资改革的目标跨近了一大步,对当时正在全国范国内进行的工资改革再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全国劳动工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集思广益,充实丰富,终于取得了全国性的共识——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现在,党的“十四大”在总结十四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接近于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并不是对原来提出的改革目标的根本否定,而是更加向前推进。受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冀湘
在确立了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的基础上,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宏观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些初步探讨。一、国家“双重经济职能”分离可行吗国家“双重经济职能”(即作为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的经济管理职能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职能)分离理论可以说是我们从宏观层次上改革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独立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理论基点。对此,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例如,有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明确清晰的改革思路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国有企业进行行业布局调整 ,划分企业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区别对待的分类改革模式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行业调整 分类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