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7)
2023(9116)
2022(7881)
2021(7398)
2020(6181)
2019(13565)
2018(13535)
2017(25345)
2016(13739)
2015(15115)
2014(14524)
2013(14175)
2012(12847)
2011(11790)
2010(12182)
2009(11639)
2008(11206)
2007(10164)
2006(9430)
2005(8400)
作者
(37280)
(31583)
(31252)
(29557)
(19575)
(15154)
(14074)
(12189)
(11874)
(11125)
(10611)
(10490)
(9792)
(9784)
(9725)
(9551)
(9305)
(8998)
(8875)
(8867)
(7904)
(7850)
(7645)
(7512)
(7280)
(7268)
(6977)
(6842)
(6435)
(6232)
学科
(55414)
经济(55333)
(45896)
(45104)
管理(32410)
农业(30486)
(24868)
企业(24868)
方法(17870)
业经(17479)
中国(16398)
数学(15219)
数学方法(14986)
(13283)
地方(12521)
(11784)
(10579)
农业经济(10452)
(10369)
(10232)
贸易(10222)
(9929)
(9793)
(9450)
(9210)
银行(9195)
(9137)
农村(9126)
(8876)
发展(8816)
机构
学院(188408)
大学(182629)
(76999)
经济(75305)
管理(71435)
研究(63792)
理学(61485)
理学院(60840)
管理学(59678)
管理学院(59352)
中国(50686)
(50624)
农业(38383)
科学(38288)
(37881)
(34155)
业大(33500)
(32080)
中心(31283)
(30468)
研究所(28762)
(26294)
财经(26228)
师范(26091)
(23963)
(23758)
农业大学(23487)
北京(23318)
(22379)
经济管理(21854)
基金
项目(122423)
科学(96501)
研究(94575)
基金(87368)
(76087)
国家(74913)
科学基金(63789)
社会(60320)
社会科(56522)
社会科学(56507)
(50141)
基金项目(45904)
教育(42860)
编号(41289)
(40499)
自然(38992)
自然科(38070)
自然科学(38061)
自然科学基金(37366)
资助(34392)
成果(33522)
(29560)
(27809)
课题(27566)
重点(27164)
(27009)
(25796)
(24478)
国家社会(24466)
(24127)
期刊
(97517)
经济(97517)
(56077)
研究(55621)
中国(44058)
农业(37799)
学报(28786)
科学(27438)
(24443)
教育(24260)
管理(23409)
业经(23011)
大学(22879)
学学(21466)
(20817)
金融(20817)
(17729)
技术(16147)
农村(13992)
(13992)
农业经济(13916)
问题(13432)
经济研究(12873)
(11767)
财经(11724)
世界(11524)
(10120)
经济问题(10023)
图书(9514)
社会(9457)
共检索到295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成贵  孙大光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就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改革之前,国家统得太多,管得太死,农民失去了一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土地使用的权利、进入市场的权利、流动与从事非农产业的权利、自治的权利以及获得财政资源的权利。其结果是,农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民无法摆脱贫穷。改革以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存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赋予了农民上述关键性的权利。目前"三农"问题依然严重,也是因为国家对农民的赋权还不充分;"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必然要求进一步给农民赋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金阳  
近年来,在区域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软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是这类研究的又一硕果。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区是长江中下游的五大平原之一,是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江西全省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有着直接、间接的巨大影响。鄱阳湖及鄱阳湖区的开发整治,对振兴江西和全国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施祖辉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世界之格局仍未摆脱一种以实力为背景的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乃至相互威摄的复杂循环圈。苏联和东欧集团的解体标志着以军事实力为主要威摄手段的国际对抗时代已经过去,然而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影响和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的突出和重要。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中国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历史考察卢嘉瑞一、旧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消费结构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打击,使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继伟  
通过对建国后历史的考察,我国政府对于农民创业的管理经历了从主导到引导的过程。在当前农民主体性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为了摆脱温饱陷阱的制约以及对于农民弱势群体的支持的需要,政府仍然有必要介入到农民创业的管理中去,基本思路是分类指导、服务为主和市场导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今言  
通过对文献、简牍资料的考察,认为汉代农民“背本趋末”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历时长、地区广、人数多,其“事末”范围涉及铸钱、经商、为“庸”等多个领域。究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与赋税征课货币化及农民的土地得不到保障有密切关系。“背本趋末”问题,古人历来有不同的评说,但就当时的史实说明,大批农民从事工商末业经营,不仅有助于缓解人口集中地区对土地的压力,而且对增加收入,加速城乡商品交流诸方面,也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纪荣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整体上在逐步发展、壮大,运行基本良好;作为先后倡导与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两种外在的主导力量民间社会团体与国家政权,在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下交相更替;民间社会团体从最初的创导者地位逐步淡出,而作为国家象征的政府机构却几乎沿着一条与民间社会团体相反的趋势伸入;在此消彼涨间,虽曾一度相携合作,然而,农村合作运动最终为国家政府所控制,在总体上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国家化的态势,从而影响到整个农村合作运动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区别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区别于西方纯粹自下而上式合作运动的最根本之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跃桓  杨其静  李秋芸  朱博鸿  
本文基于2011~2017年全国23个省份1686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①就全国整体而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大约能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提升3.0%;②该政策的增收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强于中西部地区,且信息通讯技术(ICT)基础设施、人口流动和人力资本会影响政策增收效果;③网点建设和品牌培育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发挥增收效应的主要渠道,且二者存在互补性。这意味着,中国政府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获得数字赋能的农户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市场活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宏伟  蔡霞  石静  
农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包括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完善和保障水平。笔者通过分别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保险预期等都会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及缴费承受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郑宇清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家庭禀赋对其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都有助于失地农民就业。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对自雇就业起显著积极的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主要对受雇就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家庭经济资本对促进失地农民自雇就业或受雇就业,都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对自雇就业的影响更大。就业质量方面,对于受雇失地农民而言,家庭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集中于职业发展上,家庭文化资本的正向功效主要表现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家庭经济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寿涛  
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大变革,其间出现了各种学说。19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综合性考察主要有未来学派、卡斯特"信息时代三部曲"、"技术创新学派",以及"控制革命"论、"信息革命"的美国成功论和"技术资本主义"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伟  石静  
在健康—家庭风险分散机制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对典型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质量对家庭患病状况具有U型影响,家庭医疗支出与家庭患病率存在正向关系,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家庭健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分析结果证明,单纯依靠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家庭健康,增进农村家庭健康需要一个更全面的、综合性的、积极的、预防性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兵  韩新宝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民合作组织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其中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以期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美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向外学习样态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领域从物质、制度延伸到思想,方式由在国内被动接受到走出国门汲取,渠道从"西洋"转向"东洋"。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时,日本借用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形式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由此创造出许多新的思想学术术语,由"国民"衍生而来的"民族""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国家"等即是如此。中国人在消化吸收这些术语和思想后,又将它们"反借"回来并尝试与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了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