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1)
- 2023(5484)
- 2022(4659)
- 2021(4292)
- 2020(3596)
- 2019(7999)
- 2018(8020)
- 2017(14379)
- 2016(8006)
- 2015(9167)
- 2014(9093)
- 2013(8482)
- 2012(8132)
- 2011(7396)
- 2010(7542)
- 2009(6890)
- 2008(6667)
- 2007(6283)
- 2006(5625)
- 2005(5163)
- 学科
- 济(26411)
- 经济(26350)
- 管理(20136)
- 业(18175)
- 企(14852)
- 企业(14852)
- 中国(9282)
- 学(9213)
- 方法(8910)
- 制(8710)
- 农(8637)
- 财(7328)
- 体(7183)
- 数学(7118)
- 数学方法(6995)
- 业经(6049)
- 融(6040)
- 金融(6033)
- 银(5983)
- 银行(5948)
- 理论(5920)
- 行(5774)
- 农业(5331)
- 教育(5120)
- 地方(5009)
- 体制(4601)
- 贸(4505)
- 贸易(4503)
- 和(4498)
- 易(4369)
- 机构
- 大学(113339)
- 学院(111343)
- 研究(46184)
- 济(40723)
- 经济(39666)
- 管理(36567)
- 中国(34106)
- 理学(30406)
- 科学(30349)
- 理学院(29976)
- 管理学(29226)
- 管理学院(29048)
- 农(26861)
- 京(26315)
- 所(25247)
- 研究所(23095)
- 农业(21489)
- 财(20643)
- 中心(20445)
- 业大(20076)
- 江(18683)
- 院(16975)
- 北京(16860)
- 省(15534)
- 范(15496)
- 财经(15452)
- 师范(15171)
- 技术(14854)
- 州(14236)
- 经(14069)
- 基金
- 项目(75535)
- 科学(57527)
- 基金(53101)
- 研究(52479)
- 家(50324)
- 国家(49446)
- 科学基金(39326)
- 社会(31265)
- 省(29693)
- 社会科(29291)
- 社会科学(29280)
- 基金项目(26918)
- 自然(26427)
- 划(26207)
- 自然科(25773)
- 自然科学(25757)
- 自然科学基金(25288)
- 教育(24231)
- 资助(22270)
- 编号(20844)
- 成果(18661)
- 重点(17822)
- 发(16228)
- 部(16228)
- 课题(16019)
- 计划(15667)
- 创(15395)
- 科研(14738)
- 创新(14450)
- 科技(14080)
共检索到18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礼强
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 ,梁慧星先生负责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作了过分淡薄的处理 ,而王利民教授主编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则专章专节地分别予以规定。在此问题上 ,应采俄罗斯民法典的立法例 ,在所有权通则部分进行简明扼要的规定 ,切忌照搬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原则。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 俄罗斯民法典 社团法人所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强
农地流转改革始终无法回避中国集体所有制作为地权结构基础的发展走向论证问题。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观点忽略了土地的权利属性前提、历史与逻辑前提和地权发展的价值前提,中国终将会以"土地国家所有+做实使用权+做虚所有权"的方式来回复土地的私权属性。在土地国家独占基础下,需要对发展权的权利设置和土地承包制的运行逻辑进行着重论证,由此来夯实土地流转改革的应然性地权构造基础。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 发展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哈罗德·德姆塞茨 徐丽丽
本文对产权理论进行了拓展。除了关注外部性问题重要性的变化之外,作者还对交易的相当不同的内容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这些内容基本在朝着使资本主义比集体主义更有生产力的方向变化。虽然文中强调的交易本质或许与外部性问题之间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并不排除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所以,文章讨论了参与交易活动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特征。此外,为了对其他主要的概念性和理论性讨论作补充,文章考察了相关历史事件。
关键词:
产权 所有权 交易 外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洪彦 孔祥智
植根于"两权分离"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三权分置"下的农地改革实践,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的缺陷集中体现在:权利属性与权利主体的模糊性;行使主体与行使机制的不健全;权能体系和保障机制欠缺。未来立法应该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与农民集体成员权综合治理体系进行科学的立法表达。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需要:明确特定社区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丰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系。农民集体成员权是克服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的重要设计,建构其综合治理体系应该在理论上厘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民集体成员权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科学可行的集体成员身份认定标准,丰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体系,健全农民集体成员权利行使规则与救济规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富广
国家是这块地的所有权者江苏兴化县钓鱼乡土管所李富广笔者认为,高某拆建之地属国家所有。其理由是;木工房是原县手工业社的,县手工业社的用地是60年代中期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从农村集体组织中取得的。手工业社破产解散后,附属小厂房在财产清算抵债时,相继折价抵债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力
所有权社会化理论非但对于私人所有权有矫正功能,对于往往被假设为私有权的扬弃形式的国家所有权也有适用能力。其适用目的是使在个人与国家的财产支配模式冲突间求得和谐,实现市民社会的完善持续发展和公共财产利益的全社会公平分享;其适用的方法是对国家公产所有权强调公共性使命,而对其他一般国家财产所有权则保持与私人财产所有权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红利 宋宗宇
为了解决农民集体对外行使集体所有权难题,地方实践和学界探索出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集体等同并进行法人化构造、将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以土地用益物权出资成立法人等路径。但是,这些做法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被流转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被虚化的危险,应当明确农民集体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唯一主体,不宜对其进行法人化改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作为特别法人,其特别之处在于其法人属性的动态性与灵活性。前者基于独立经营对外代表农民集体行使集体所有权,其具体法人类型可以分地域分时期灵活选择;后者基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晶 陈晋
当前我国的土地改革已陷入瓶颈,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虚化",具体表现为:在实践中,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大多数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登记,行政权力严重侵蚀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变革现行土地政策,恢复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真正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有两种实现路径:第一,收取土地承包经营费,第二,建立新型统一经营模式。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收益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聂佳
国家公权力既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的原动力,也是影响其行使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规范意义所有权不同,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采用了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非传统方式;集体与组织的话语转换和权利主体与行使主体的虚实转换,使我国集体土地权利主体的支配意志在立法上受到技术性限制,组织中的领导权力对农民成员表决权的行使会产生制约作用;转移处分权的缺失和用途处分权的行使禁区,使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不完整,进而会削弱其收益权能。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构成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改革的约束条件,如果这一约束条件不变,农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本文评述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中,理论研究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列春
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以集体成员、农用土地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针对农村群体生活安排而设计,旨在保障农民生存、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全;它脱胎于公有权,是资源性质、社区性质的所有权,处于国家意志严格约束之下;它将农地归属于农民集体,排除了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保障农业生产组织和农地资源整合。农民集体是群体主体,农地与道路、水利设施等财产协同发挥功能,通过生产经营机制实现运行,并得到多层次法律机制的保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妤扬 苏勇 程骏骏
文章通过对主要理论及实证文献的回顾和梳理,阐明了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区分了集体心理所有权与个体心理所有权的不同,并且提出了二者的转化模型。此外,文章还从产生动机、生成路径、影响因素及结果变量等方面全面考察了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前沿,最后提出了集体心理所有权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
个体心理所有权 集体心理所有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甘颖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土地调整为切入点,试图重新理解"集体"和土地集体所有权。尽管近年来的土地制度改革使土地调整的空间不断被压缩,各地仍有不少自发的土地调整实践,因为农民无论从生存权、农业生产效率,还是从集体供应公共品的能力方面,都对土地调整有诉求。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土地调整背后的政治逻辑,并发现土地调整的成功,需要村级组织不断处理过去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村庄秩序;也需要村集体不断将村民动员起来,无论是在土地调整方案的形成、钉子户的处理,还是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方面。正是在土地调整中,"集体"的土地权利可以被激活,"集体"的能动性可以得到发挥,因此,土地制度改革需要给村集体留出实践其所有权的空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凯 李智
海归人才是国际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满足海归人才多样化深层次需求是导致当前海归人才"再归海",以及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海归人才出现"主人翁意识"薄弱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从集体心理所有权视角出发,构建国际人才集聚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模型,深入剖析国际人才心理所有权的形成机理,以及对人才知识共享意愿和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国际人才"主人翁意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