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1)
2023(14340)
2022(12567)
2021(11726)
2020(9833)
2019(22907)
2018(22843)
2017(44298)
2016(23777)
2015(27141)
2014(27136)
2013(26785)
2012(24590)
2011(22223)
2010(22849)
2009(20994)
2008(20245)
2007(17754)
2006(15840)
2005(14073)
作者
(70101)
(58401)
(58018)
(55347)
(37419)
(28119)
(26380)
(22924)
(22277)
(20914)
(19894)
(19789)
(18680)
(18628)
(18049)
(17963)
(17227)
(16966)
(16629)
(16610)
(14594)
(14501)
(14168)
(13383)
(13154)
(12983)
(12856)
(12678)
(11839)
(11363)
学科
(116402)
经济(116288)
管理(67091)
(62273)
(52033)
企业(52033)
方法(49403)
数学(43283)
数学方法(42522)
中国(26163)
地方(25922)
(25626)
(24363)
业经(22566)
(21948)
理论(17853)
农业(17410)
(16712)
(16405)
(16385)
贸易(16373)
(15704)
环境(15665)
地方经济(15586)
技术(14420)
(14337)
金融(14335)
(13789)
(13768)
银行(13732)
机构
大学(347432)
学院(345671)
(143334)
经济(140305)
管理(136995)
理学(118943)
研究(118127)
理学院(117543)
管理学(115057)
管理学院(114429)
中国(85918)
(74501)
科学(73504)
(62007)
(59818)
研究所(54613)
(53130)
中心(52369)
业大(50977)
财经(50125)
(49788)
北京(47435)
(46078)
师范(45698)
(45405)
经济学(43401)
(42590)
农业(41346)
(40463)
经济学院(38685)
基金
项目(235687)
科学(185290)
基金(171046)
研究(170718)
(149749)
国家(148298)
科学基金(127186)
社会(107323)
社会科(101658)
社会科学(101624)
(91460)
基金项目(89907)
自然(83573)
自然科(81665)
自然科学(81649)
自然科学基金(80133)
教育(78996)
(77125)
资助(72384)
编号(69285)
成果(56124)
重点(52672)
(51607)
(50272)
(48156)
课题(47980)
创新(44900)
科研(44741)
教育部(44389)
大学(43871)
期刊
(160511)
经济(160511)
研究(103662)
中国(63580)
学报(54291)
管理(51907)
科学(50785)
(48058)
(45581)
大学(41130)
学学(38830)
教育(38503)
农业(33501)
技术(32305)
(26640)
金融(26640)
经济研究(26340)
财经(24695)
业经(23947)
(21173)
问题(20140)
统计(19097)
技术经济(18852)
图书(18013)
(17387)
(16891)
科技(16401)
理论(16114)
现代(15356)
(15332)
共检索到507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元  胡少雄  
一、前言国家计委和国家信息中心从1987年起组织各地区计划和信息部门研制地区经济模型,这些模型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每年更新版本一次。这些模型在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计划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促进计划方法现代化和科学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目前各地区的经济模型和全国总量模型都是单个运行,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将国家模型和地区模型联结起来,这是大家一直探索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可鉴  王中昭  汪涛  唐咸历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努力提高经济预测、计划和管理的科学水平,实现从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型决策的历史性的转变。为了探索广西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手段,我们编制了广西地区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孟刚  周长生  连莲  李文锐  
为了更好地捕捉变量间线性与非线性复合特征,以及预警达到稳定收敛,文章构建了组合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值既考虑了自变量的滞后项和随机干扰项的线性时序成分,也考虑了非线性时序成分。同时该模型吸收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挖掘变量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避免了单一线性模型对滞后性和随机干扰项硬性的线性约束,然后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神经网络,采用加权法迅速找到局部收敛点,确定预警等级。实证研究表明,组合模型具有训练速度快和预测精度高的特点,有较强的适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方  沈诗涵  黄卓  
本文使用组合预测方法,探究以"朗润预测"为代表的专家预测以及计量模型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效果,并研究对不同预测进行组合预测是否有助于改进预测效果。本文发现,对我国CPI和GDP的增长率,专家预测效果总体上优于模型预测。从原因看,一方面,专家在预测时已经考虑了计量模型的预测信息;另一方面,在经济出现"拐点"的时期,专家通过对实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把握,得出更准确的经济预测。组合预测有助于提升预测精度,对专家预测进行组合得到的预测效果优于大多数的专家预测,"模型—专家"组合预测的效果也优于所有的模型和大部分专家预测。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秉正  唐元  
本文试图对近十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其中一些主要工作及有关问题进行评述。 1 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与应用发展简史以实际观测数据为主要依据的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从本世纪30年代起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提出对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至今已有30多年了。可将这一时期大致分成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雅炯  幸丽霞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改进了基于信用价差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首次将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引入模型,并利用中国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区分信用等级的企业债信用价差,AA级与AAA级企业债间信用价差的线性组合对宏观经济变量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相对于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本文构建的基于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本文同时构建了基于协整理论的长期均衡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企业债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动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较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喜  丁冠雄  陈俊强  李秀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张守一  赵树桓  
党的十四大决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综合运用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这个时期应用数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英  钮晓萌  
以信号与系统的理论论述了凯恩斯提出的宏观经济经典模型,从系统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系统参数和输入信号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通过分析系统结构和系统响应特性,确定系统参数对于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新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直接利用矩阵原理对模型进行分析的一系列弊端,提高了模型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宇恒  姚鸣奇  曲晓溪  张卓群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包含碳循环、气候变化因素以及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分析气候变化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理论和数值模拟来深入阐明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负效应,导致产出、消费、投资、资产和福利水平下降,通胀率上升;同时,信贷政策有利于绿色激励作用,而提高碳价则倾向于对棕色产品厂商的约束作用。基于此建议明晰减缓气候变化责任,呼吁采取相应行动;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碳中和领域快速发展,促进碳密集型产品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积极制订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加强改善农业、能源等应对气候变化薄弱的环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宇恒  姚鸣奇  曲晓溪  张卓群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包含碳循环、气候变化因素以及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分析气候变化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理论和数值模拟来深入阐明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负效应,导致产出、消费、投资、资产和福利水平下降,通胀率上升;同时,信贷政策有利于绿色激励作用,而提高碳价则倾向于对棕色产品厂商的约束作用。基于此建议明晰减缓气候变化责任,呼吁采取相应行动;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碳中和领域快速发展,促进碳密集型产品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积极制订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加强改善农业、能源等应对气候变化薄弱的环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岩  
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形成了两个大的范畴:一是经济理论的抽象表述与公理化研究;二是经济模型的运用。前者以数理经济学为代表,后者以经济计量学为代表。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属于第二个大范畴。经济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有的方法不能满足研究与应用的需要。那么如何拓展我们的建模思路呢? 在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智能化的研究过程,由于对概念、知识、经验、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丁蕾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丁蕾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