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4)
- 2023(4294)
- 2022(3449)
- 2021(3464)
- 2020(2752)
- 2019(6390)
- 2018(6349)
- 2017(10122)
- 2016(6724)
- 2015(7781)
- 2014(7923)
- 2013(6912)
- 2012(6294)
- 2011(6022)
- 2010(6234)
- 2009(5679)
- 2008(5600)
- 2007(5149)
- 2006(4646)
- 2005(4485)
- 学科
- 教育(18987)
- 济(15053)
- 经济(15002)
- 管理(14311)
- 业(11799)
- 中国(11230)
- 企(10497)
- 企业(10497)
- 理论(7492)
- 学(6888)
- 财(5860)
- 方法(5764)
- 教学(5709)
- 制(5395)
- 数学(4506)
- 数学方法(4393)
- 农(4376)
- 发(4317)
- 发展(3900)
- 体(3803)
- 展(3777)
- 业经(3656)
- 思想(3631)
- 技术(3627)
- 研究(3548)
- 政治(3410)
- 革(3409)
- 务(3327)
- 财务(3317)
- 财务管理(3311)
- 机构
- 大学(90544)
- 学院(84419)
- 研究(32568)
- 教育(27851)
- 济(25414)
- 管理(24771)
- 经济(24597)
- 范(22962)
- 师范(22888)
- 理学(21204)
- 京(20922)
- 理学院(20816)
- 管理学(20309)
- 管理学院(20097)
- 师范大学(19197)
- 科学(18003)
- 中国(17725)
- 所(15731)
- 江(14309)
- 财(14297)
- 北京(14296)
- 研究所(14215)
- 中心(13243)
- 职业(12407)
- 技术(12353)
- 院(11888)
- 州(11065)
- 财经(10860)
- 教育学(10709)
- 经(9793)
- 基金
- 项目(51471)
- 研究(46001)
- 科学(41986)
- 基金(34050)
- 教育(29907)
- 家(28805)
- 国家(28395)
- 社会(26874)
- 社会科(24929)
- 社会科学(24926)
- 科学基金(23320)
- 编号(21454)
- 成果(20946)
- 省(20473)
- 划(20140)
- 课题(18347)
- 基金项目(16817)
- 年(15855)
- 规划(13667)
- 部(13536)
- 重点(13466)
- 度(13395)
- 资助(13133)
- 性(12993)
- 项目编号(12886)
- 自然(12823)
- 教育部(12485)
- 自然科(12458)
- 自然科学(12455)
- 自然科学基金(12245)
共检索到13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坤道
国学经典是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其教育价值在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修身养德,立身做人;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在开展大学生"经典阅读"通识课时,应从历史、现代和辩证的维度确立经典阐释的尺度。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教育价值 阐释尺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霞
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关键词: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教育 中小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其学术研究的根基,决定着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远近。对经典阅读而言,曾出现过三种阐释观,即文本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三者各有其见,也各有其蔽。对于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一种探寻真理的研究,其阐释逻辑是:读懂,即运用经典,诠释文本的启示;读对,即回归经典,澄明作者的意旨;读新,即反思经典,阐明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经典阅读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达成“读本经典、写篇论文”的阐释效果。
关键词:
研究生 经典阅读 论文写作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丽华
"经典重估"是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界的一种不绝于耳的声音,也是国际学界的强烈呼声。文学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更、审美趣味的转换而不断调整、流动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重估经典的必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系统。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必须在对此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引发经典流动和调整的深层原因,以期准确把脉经典与时代和社会之关系,进而实现重新评判经典之初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悦 朱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实践最重要的经济思想,其所具有的独特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基础。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向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因为人们当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知有限,一部分人对有“资本”与“市场”先天优势的资本主义所依侍的西方经济学过分信赖,从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丧失了信心,认为其是过时的经济思想。这种认知偏误导致相当一段时间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淑晴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有着大量关于合作社历史作用的论述。论述高度评价了合作社的伟大历史作用,指出合作社的兴起与发展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是吸引农民参加工农联盟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历史作用的阐释,从提高认识、推进组织创新和优化合作社治理等层面,对当前新型合作社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合作社 历史作用 当代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正>虽然弗里德里克·鲁道夫自己在《美国学院与大学史》书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史”中将美国高等教育史的编撰起点追溯至1887年至1903年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指导编写的“美国教育史丛书”中的高等教育史著作,如《威廉与玛丽学院》(1887)、《托马斯·杰斐逊与弗吉尼亚大学》(1888)、《联邦和州高等教育资助史》(1890)、《美国师范学校思想的兴起与发展》(1891)、《本杰明·富兰克林与宾夕法尼亚大学》(1893),以及亚当斯的《美国学院与大学史研究》(1887)等;而且在此书出版前,也有查尔斯·瑟温的《美国高等教育史》(1906)、约翰·布鲁贝克和威利斯·鲁迪的《转型中的美国高等教育:1636-1956》(1958)等著作面世,但《美国学院与大学史》依然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全面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史的阐释性著作,它也因此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术热潮兴起的经典标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包丹丹
教育、教养和教学是苏联教育学的三个基本概念。20世纪50年代中国教育学者依据马列主义原典,对比苏联教育学文本,确定了三个概念的译词,并阐释其具体内涵。教育分广义与狭义,苏联教育学中广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人格陶冶,后被替换为思想教育;教养指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传授,因与中国文化传统不合,终被弃用;教学是狭义的教育和教养实现的基本途径。通过对三个概念的阐释,苏联教育学的"学校中心""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特点被呈现出来,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教育学科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中国教育学科指明了方向,也为师范教育培育师资做出了贡献。中国教育学者并非只是照搬照抄苏联教育学,这一过程中有思考、选择和接受,基本依据是本国的学术传统与现实语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祖逵
从经典文学阅读陷入困境的现象出发,认识到基于对经典文学的单一阐释模式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提出诸如建立多元化的经典文学阐释模式;建立富有想象力的经典文学阐释模式;引导读者实现对经典文学普世价值的认同;建立大众化色彩的经典文学阅读体验模式等对策实现经典文学阅读的复兴。
关键词:
经典文学 阅读困境 单一阐释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奎
确定性是语言在特定条件或语境下相对具体化的展现。法律规范的适用,是规范语词的模糊性和确定性相互调适和转化的过程。由此,阐释成为架通二者的必经桥梁。阐释中,应注重以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背后最小意义单元的价值为原点,通过意向性活动对蕴含着丰富内涵的价值进行多维度的勾连和整合,进而,在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的视域融合中形成同构共相体。同时,在众多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围绕相互趋同的价值轴心,通过多数议决或综合折洽机制,形成有机共识,从而获取具备社会整合功能的建构性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生态产品是需要通过投入人类劳动及物质资源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时空可变性特征。生态产品价值可通过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来阐释,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交易价格、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交易市场、企业、提供者、受益者等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学英
本文从信息使用价值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及信息价值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特征等方面,论述了信息价值尺度的本质属性,认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支配信息商品运动的规律。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贵禄
公共阐释论的提出,是对强势的西方文论话语的又一次深度辨析,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破",而且更在于"立"。公共阐释论的建构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即历史维度、公共维度和可公度维度。结合中西方阐释史、理论史和文学案例,从阐释规范、文学传统和认知前见等三个方面,可以揭示建构公共阐释论之历史维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关键词:
历史维度 阐释规范 文学传统 认知前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关键词:
生命活力 教育起点 教育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