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8)
2023(14125)
2022(12063)
2021(11590)
2020(9601)
2019(22553)
2018(22465)
2017(42614)
2016(23647)
2015(27199)
2014(27490)
2013(26660)
2012(24335)
2011(21860)
2010(22182)
2009(19566)
2008(18947)
2007(16830)
2006(14645)
2005(12629)
作者
(68365)
(56219)
(56122)
(53409)
(35900)
(27160)
(25613)
(22266)
(21615)
(20415)
(19504)
(18952)
(18036)
(17755)
(17566)
(17495)
(17086)
(16908)
(16220)
(16203)
(14212)
(13911)
(13853)
(13057)
(12725)
(12720)
(12677)
(12458)
(11531)
(11217)
学科
(87185)
经济(87084)
管理(63356)
(57164)
(47994)
企业(47994)
方法(42429)
数学(36914)
数学方法(36153)
中国(24152)
(23877)
(20827)
(19898)
业经(19671)
理论(19519)
地方(18452)
农业(15829)
教学(15270)
教育(15180)
(15128)
(14655)
技术(14594)
(14341)
贸易(14330)
(13895)
环境(13327)
(12120)
(12119)
(12071)
财务(12032)
机构
学院(325179)
大学(322215)
管理(124419)
(116029)
经济(113099)
理学(107559)
研究(106931)
理学院(106333)
管理学(103837)
管理学院(103309)
中国(78144)
(70455)
科学(70385)
(54510)
(54314)
(52491)
业大(51082)
研究所(49698)
(49099)
中心(48914)
(45682)
师范(45125)
北京(44800)
农业(42825)
技术(42701)
财经(41664)
(40322)
(39511)
(37896)
师范大学(36100)
基金
项目(224041)
科学(173572)
研究(164823)
基金(156984)
(137693)
国家(136496)
科学基金(116144)
社会(97190)
社会科(91710)
社会科学(91681)
(90801)
基金项目(82839)
教育(80075)
自然(77645)
(76568)
自然科(75817)
自然科学(75797)
自然科学基金(74384)
编号(70078)
资助(66294)
成果(57198)
重点(51054)
课题(50378)
(48211)
(47216)
(46457)
创新(43140)
科研(42976)
项目编号(42352)
大学(42113)
期刊
(127003)
经济(127003)
研究(93101)
中国(70648)
教育(55289)
学报(54601)
(49376)
科学(48675)
管理(47362)
大学(41305)
(38798)
学学(38087)
技术(35186)
农业(34953)
(23868)
金融(23868)
图书(21233)
业经(21133)
经济研究(19777)
财经(19422)
(18564)
职业(18018)
(16522)
科技(16088)
问题(15875)
(15478)
理论(15164)
技术经济(15078)
(14825)
论坛(14825)
共检索到477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强  刘继平  皮智谋  任东  
剖析以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TAFE模式为代表的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总结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共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海兰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个热点课题,随着越来越多公共实训基地的投入使用,怎样寻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现实且关键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国内五种典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共性与个性以及经验总结分析,进一步研究得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以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公共实训基地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强  刘继平  任东  
剖析以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TAFE模式为代表的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总结其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指导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小明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社会高科技发展对操作与管理服务人才需求而创办的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实训基地是与这种教育相配套的一个新的实践训练场所。实训基地在训练内容、要求及培养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实践条件,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时应给予特别关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建平  肖君泽  李益锋  黄益鸿  
文章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并详细介绍了"专业+自创公司+师生"自创实体型、"课程实训项目+基地+师生"实训型、基地示范园区型、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型、"职业资格认证+基地+师生"考证型、"企业+合作基地+师生"合作共建型、"顶岗实训+就业"型等七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音乐  陈华鹏  
目前,实训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大多只能作些表面工作,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和进展。对此,本文提出的实训模式从建设新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实训基地入手,从校企双方合作动机,共同利益融合上找出契入点,以政府的推动力度为依托,实施大胆的薪酬机制以及学生培养机制改革,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承接真实项目,共同承担合作风险,解决了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周桂瑾  陈玉平  程载和  陈伟  张小红  钱晓忠  蔡建军  
高职实训基地"关键资源池"(Key ResouRce Pool,简称KR-Pool)模式是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优质实训资源不足、现有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难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共赢为导向,通过专业集群和资源集成等方法创新,发挥项目、用户和标准三要素作用,探索实训基地高效运行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做的研究与实践。该成果在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与管理模式上有重大创新,于2013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兰菊  顾青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因此,职业教育要想改革与创新就必须探索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浩澂  董绿英  
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对其实训教学引入企业6S现场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实训教学6S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应用效果和实施关键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贤  
本文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职业人才实训基地的形势,探讨了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指出了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中显现的九种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明确了推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家星  屈有安  
以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为案例,从实训基地定位、开放管理和校企共建三个方面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怀民  樊哲民  
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地方,是一种教育与生产融合紧密的实训、实习场所。鉴于目前各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少、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各高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革  
本文介绍了天津职业大学在示范校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五化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静  袁芳逸  袁博  
学分银行是当前政府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对我国各地学分银行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学分银行在实践中面临的学分银行框架标准不明晰、学分银行实施主体不清、学分银行缺乏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学分银行学分转换存在障碍等问题,由此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实践的对策建议: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立国家学分银行自上而下管理建制的实体机构、建立学分银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学分标准体系和学习成果服务体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岩   刘淇   郑永和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同学习成为未来学习的新常态。人机协同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分工和有机协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增长,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完成超越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复杂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和智慧养成。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智慧增长为核心,重视人和机器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强化人机角色的辨识与动态调整,加强人与机器自主度的灵活转换。本研究围绕面向知识掌握的“干预—自主”式学习、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探究”式学习、面向知识创造的“对话—协商”式学习,提出人机协同学习的典型模式,勾勒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样态。未来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优化智能学习干预的模式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究人机协同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支撑和引领智能时代学习模式的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