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8)
- 2023(11185)
- 2022(9640)
- 2021(9277)
- 2020(8167)
- 2019(19219)
- 2018(19442)
- 2017(37410)
- 2016(20875)
- 2015(23862)
- 2014(24296)
- 2013(23668)
- 2012(22052)
- 2011(20109)
- 2010(20841)
- 2009(19374)
- 2008(19337)
- 2007(17784)
- 2006(15475)
- 2005(13995)
- 学科
- 济(80706)
- 经济(80629)
- 管理(60195)
- 业(58809)
- 企(48247)
- 企业(48247)
- 方法(40512)
- 数学(36141)
- 数学方法(35510)
- 中国(25643)
- 农(22704)
- 技术(20028)
- 财(19589)
- 业经(16969)
- 制(16655)
- 理论(16585)
- 贸(15733)
- 贸易(15722)
- 学(15340)
- 易(15311)
- 银(14635)
- 农业(14601)
- 银行(14600)
- 地方(14072)
- 行(13978)
- 融(13232)
- 金融(13230)
- 教育(12851)
- 技术管理(12779)
- 和(12710)
- 机构
- 学院(300397)
- 大学(298359)
- 济(119269)
- 经济(116506)
- 管理(114708)
- 理学(98337)
- 理学院(97282)
- 研究(96672)
- 管理学(95410)
- 管理学院(94845)
- 中国(73198)
- 京(63419)
- 科学(58445)
- 财(56339)
- 所(49163)
- 农(46996)
- 江(46352)
- 中心(44592)
- 财经(44456)
- 研究所(44294)
- 业大(42769)
- 范(40729)
- 北京(40704)
- 师范(40366)
- 经(40032)
- 州(37364)
- 农业(37188)
- 经济学(36095)
- 技术(36019)
- 院(34435)
- 基金
- 项目(189353)
- 科学(148425)
- 研究(143401)
- 基金(132581)
- 家(113928)
- 国家(112925)
- 科学基金(96449)
- 社会(86895)
- 社会科(82233)
- 社会科学(82209)
- 省(77672)
- 教育(71043)
- 基金项目(69826)
- 划(65065)
- 编号(61657)
- 自然(61424)
- 自然科(60030)
- 自然科学(60015)
- 自然科学基金(58942)
- 资助(55367)
- 成果(51240)
- 课题(44088)
- 创(43876)
- 重点(43269)
- 部(42525)
- 发(40961)
- 创新(40139)
- 项目编号(37174)
- 教育部(36691)
- 大学(36065)
- 期刊
- 济(129973)
- 经济(129973)
- 研究(89692)
- 中国(63376)
- 教育(48346)
- 管理(43457)
- 财(42745)
- 农(42515)
- 学报(42210)
- 科学(39383)
- 大学(32691)
- 技术(31744)
- 学学(29803)
- 农业(29117)
- 融(27088)
- 金融(27088)
- 业经(21912)
- 财经(21642)
- 经济研究(20914)
- 经(18569)
- 问题(17449)
- 业(16962)
- 技术经济(16540)
- 统计(16387)
- 策(15692)
- 职业(15554)
- 科技(15058)
- 图书(15035)
- 贸(14664)
- 理论(14459)
共检索到44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娜 李娟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外高等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典兵
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向,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西方发达国家极为重视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形成了项目模式、课程模式、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式等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注意确立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个性化创新教育体系;夯实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是一支重要力量,而高校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爽 李凌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实践环节存在诸多不足,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强。然后阐述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用系统化的观点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后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依托于学校自身的教学实践子平台,构建依托于科技竞赛和科研课题的科技实践子平台,构建依托于良好环境氛围的科技信息交流子平台。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实践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慕东 仇新明
美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有"项目/课题"模式与合作教育模式两种类型。在"项目/课题"模式中,政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资助,大学参与、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实现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对象选拔、教学与指导、协调与服务、责任与约束及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设立科研创新项目,助推重点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机制,完善科技孵化制度,为职业教育产学研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满足人才培养资源的适时需求,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
美国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辉 刘传玺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文章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娅菲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汉语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外汉语专业也逐渐向专业化和广泛化转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提高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关键。对外汉语专业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为新增专业,在教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就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依健
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旨在通过传授规范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艺术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要及时创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音乐学人才。由杨曦帆主编的《创新时代的音乐人才培养》一书深入阐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学科建设要求,探讨民族传统音乐、西方后现代音乐在音乐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春花 黄方
工商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在探讨工商管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教育方法,提出构建创新管理学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培养目标 管理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进明 陈新民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面对着传统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等各种挑战;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层面相继制订出台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玲
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加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凸显。随着国家提出"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示精神,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近年来国家促进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点课题。但目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体系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作用等方面,加快提升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旭
以导游专业为着眼点,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比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TAFE模式的启示下,提出协调资格证书获取与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构建课程体系和更新升级具体课程的途径,实施理实合一的专业课程教学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月红 张莹
随着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核和智能发动机,尤其是创业型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加凸显。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大。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探索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创业型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