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6)
- 2023(6501)
- 2022(4365)
- 2021(3775)
- 2020(2740)
- 2019(5962)
- 2018(6178)
- 2017(8899)
- 2016(6682)
- 2015(7727)
- 2014(8127)
- 2013(6798)
- 2012(6317)
- 2011(5949)
- 2010(6352)
- 2009(5635)
- 2008(5502)
- 2007(5374)
- 2006(5025)
- 2005(4849)
- 学科
- 教育(20864)
- 济(16430)
- 经济(16408)
- 中国(13198)
- 管理(13169)
- 业经(9458)
- 业(8720)
- 教学(8014)
- 产业(7731)
- 信息(7700)
- 理论(7593)
- 总论(7466)
- 信息产业(7430)
- 企(6743)
- 企业(6743)
- 农(5360)
- 学(5293)
- 发(5118)
- 学校(5091)
- 研究(5019)
- 发展(4477)
- 展(4354)
- 思想(4323)
- 工作(4313)
- 政治(4240)
- 财(4058)
- 思想政治(4020)
- 政治教育(4020)
- 治教(4020)
- 银(4018)
- 机构
- 大学(88227)
- 学院(79613)
- 研究(30095)
- 教育(29757)
- 范(24713)
- 师范(24624)
- 管理(22227)
- 京(20927)
- 济(20837)
- 师范大学(19991)
- 经济(19900)
- 理学(17776)
- 理学院(17463)
- 中国(17207)
- 管理学(16882)
- 管理学院(16692)
- 江(16341)
- 科学(16318)
- 北京(14403)
- 所(13896)
- 职业(13752)
- 中心(13691)
- 技术(13177)
- 州(12969)
- 财(12765)
- 研究所(12340)
- 教育学(11475)
- 院(11044)
- 图书(9646)
- 书馆(9421)
- 基金
- 项目(46010)
- 研究(45711)
- 科学(37159)
- 教育(30501)
- 基金(27160)
- 社会(25231)
- 成果(24097)
- 社会科(23594)
- 社会科学(23589)
- 编号(23247)
- 家(21412)
- 国家(20993)
- 省(20206)
- 课题(19863)
- 划(18537)
- 年(17982)
- 科学基金(17646)
- 项目编号(14454)
- 规划(14198)
- 研究成果(13859)
- 一(12935)
- 度(12805)
- 性(12427)
- 基金项目(12396)
- 重点(11614)
- 年度(11302)
- 阶(11234)
- 部(11222)
- 段(11200)
- 阶段(11182)
共检索到14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一帆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的调研,为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采取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32所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为样本,从其所属部门、课程设置、教育对象、课程内容、教育形式、培养目标等情况分析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并归纳出其特色。[结果/结论]借鉴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应该立足本土、树立技术思维和人文理念的教学观念,数字人文教育跨界融合,优化数字人文课程体系,强化以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为主的多种灵活教学形式互补,重视数字人文个性化能力、项目实践等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公芳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要把职业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必须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建构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并使其制度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人文教育 内容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趋势,然而"重视"科学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科学精神的培植,却暴露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诸多缺陷 探究人文的本来内涵,对照不少大学生人文素养匮乏且科学精神不足的严峻现实,那种人为地将科学与人文进行分割、倾斜的片面化的教育,其结果只能造就科学与人文相背离的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 倾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晓雯
文章首先阐述数字人文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分析高校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动因;选择美国20所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高校馆、ARL相关报告和文献展开调研。高校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是自身角色、使命要求,开展数字人文教育虽然面临人才储备不足、馆内人力、资金保障不高、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数字人文教育的不确定性等挑战,但图书馆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数字人文教育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越华
医护职业是直接面向病患者的,对医护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更高要求。为此,医护类高职院校应改革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精神养育的课程体系,要基于"爱"的理念,在"做"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医护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成其为备受病患者赞誉的医护工作者。
关键词:
医护人员 人文精神 德范 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刘献君(执笔)为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采取直接与间接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100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蔡迎春 欧阳剑
数字叙事是开展数字人文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意识、学术、技术和社会成果等方面具有有优越性。文章通过探讨数字叙事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形式,以及实证研究对应形式的教学案例,归纳出数字叙事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特点,提出数字叙事运用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友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作用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加强和普及大学人文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当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鲜有论及,甚至缺乏明确的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训贵 宋婕
通过反思当前大学人文教育路径的弊端,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以国学教育为切入点的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目的在于使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文教育既成为学生喜闻乐见、身心受用的教育,又成为提升其就业空间和实力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 国学教育 人文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要重新审视西部地区人文资源,改变“西部没有人文学科发展优势”的不全面观念;西部地区高校应保护好、利用好西部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文物考古高级专门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为了创造西部高校人文教育的“优良环境”,国家要制定体现国家意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西部高校要加强团结协作,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西部高校 人文教育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爱民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国民素质状况,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原因,揭示出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从教育思想史考察,近代以来,对人文教育的价值一直存在疑问。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唯科学主义者,对人文教育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人类已进入科技时代。在这个时代,只有科学知识才是一切知识的准绳;只有科学才能达到真理;其它的知识如人文学科是不值得去学习的。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无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的由来及中国文化中人文的涵义 ;其次 ,分析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主要观念 ,认为人文主义的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 ,本文提出我们今天的新人文精神并不排斥科学 ,它包含两个相关方面 :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 ;最后 ,文章提出 :新人文教育 ,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 ,二是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娜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科学数据概念及其相关描述为切入点,结合《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解读,调查研究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欧美、亚洲国家20所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从栏目设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政策制度、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结论]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国内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应该在进一步丰富科学数据服务方式与内容、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科学合理设置科学数据管理岗位等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国内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于英香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人文社科与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学界对其认识尚未统一,批判与反思同数字人文相依相伴,数字人文研究进程中争议与分歧不断。论文试图基于数字人文与其潜在对话者比较的视角,从数字人文的概念、研究主体、研究范式、技术工具4个层面梳理这些争议,以求在争议的探讨中构建共识。论文从伞状界定的困境解读数字人文的概念论争;从角色冲突与角色建构的视角探究数字人文研究主体的衍化;从人文研究科学化与人文精神对立的视角分析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异化;从数字人文研究标签化与算法化风险的视域反思数字技术应用的工具悖论。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技术 角色冲突 人文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