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2)
2023(17170)
2022(14941)
2021(14141)
2020(12054)
2019(28126)
2018(28291)
2017(52752)
2016(29974)
2015(34446)
2014(35083)
2013(33763)
2012(31015)
2011(28307)
2010(28261)
2009(25518)
2008(25201)
2007(22577)
2006(19485)
2005(17054)
作者
(86161)
(71697)
(71330)
(68237)
(45536)
(34574)
(32914)
(28300)
(27367)
(25842)
(24583)
(23951)
(22654)
(22646)
(22513)
(22366)
(21920)
(21255)
(20694)
(20673)
(18013)
(17747)
(17403)
(16416)
(16409)
(16017)
(15903)
(15870)
(14550)
(14367)
学科
(109042)
经济(108923)
管理(80146)
(74005)
(60868)
企业(60868)
方法(55514)
数学(48928)
数学方法(48246)
中国(32951)
(30065)
(28078)
(27779)
教育(25382)
业经(23605)
理论(22636)
地方(22098)
农业(20008)
(19808)
贸易(19803)
(19188)
(18027)
(18025)
技术(17945)
财务(17944)
财务管理(17902)
(17842)
企业财务(16911)
环境(16624)
教学(14927)
机构
大学(424565)
学院(416891)
管理(159762)
(152501)
经济(148679)
理学(138678)
理学院(137019)
研究(136444)
管理学(134146)
管理学院(133365)
中国(95206)
(90934)
科学(88630)
(70306)
(68971)
(68439)
业大(66014)
(64703)
师范(64135)
研究所(63524)
(62989)
中心(62972)
北京(57512)
财经(55857)
农业(55365)
(51648)
师范大学(51611)
(50676)
技术(49569)
(49302)
基金
项目(286704)
科学(223624)
研究(211454)
基金(202546)
(176474)
国家(174934)
科学基金(148986)
社会(127516)
社会科(120538)
社会科学(120503)
(115158)
基金项目(107809)
教育(104485)
自然(98121)
(97671)
自然科(95805)
自然科学(95777)
自然科学基金(94020)
编号(89771)
资助(84009)
成果(75173)
重点(65109)
课题(63713)
(63545)
(60881)
(59187)
科研(55287)
项目编号(55069)
创新(55026)
大学(54529)
期刊
(157894)
经济(157894)
研究(121265)
中国(83118)
教育(75925)
学报(71412)
(61845)
科学(60465)
大学(53942)
管理(53808)
(52372)
学学(47863)
农业(42942)
技术(40701)
图书(37513)
(28634)
金融(28634)
书馆(27745)
图书馆(27745)
业经(26842)
财经(26179)
经济研究(24730)
(22366)
(22327)
问题(20950)
(19983)
论坛(19983)
(19938)
职业(19413)
科技(19376)
共检索到60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宰冰欣   叶兰   胡燕菘  
人工智能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更高要求。LibGuide作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已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文章调研了40所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并选取其中创建有人工智能LibGuide的26所高校图书馆为样本,分析其LibGuide建设特点,并从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信息引用、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伦理五个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LibGuide的内容要素。基于调查结果,从加强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AI素养教育内容体系、针对不同对象或应用场景开展AI素养教育、丰富AI素养教育形式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AI素养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子帅  王颖纯  刘燕权  
为推动图书馆服务与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融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内60所省级、省会图书馆,39所"985"高校图书馆进行电话访问和网站调查,对其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静蓓   虞晨琳   蔡迎春  
[目的/意义]探讨和总结AI素养教育的全球发展现状与趋势,明晰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以此提供优化策略。[研究设计/方法]以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等发布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研究论文等各种研究资料为基础探索AI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采莓模式分析国内外29所高校在AI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举措。[结论/发现] AI素养教育与AI教育存在明显的界限与联系。国际政策导向在推动AI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AI素养教育框架缺失。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实践的施教者主要是学院、学习发展中心和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教育内容涉及知识、技能、态度伦理价值观等方面。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需要制定与优化教育框架、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关键作用、实施多元化教育策略并基于KSAVE充实教育内容。[创新/价值]洞察AI素养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剖析高校AI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并以此提出优化策略,为高校AI素养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吴建中  
文章从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环境、人工智能与信息组织以及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要转变观念,人工智能既是一门工具,也是人类的朋友;图书馆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并善于与之一起,共同为激活图书馆的交流功能和服务效能做出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苏芳荔   吉凌闵  
[目的/意义]对国外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为我国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实践提供启示借鉴。[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从技术/设备支持、智慧空间、特殊服务、培训或活动以及咨询与帮助5个方面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14所高校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服务展开调研,总结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的实践及特点。[结果/结论]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的开展情况,提出5点启示:重视应用,引入先进技术;开拓创新,丰富智慧空间;服务深入,提升特殊服务;丰富资源,开展培训活动;交流共享,加强机构合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文敏  高军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大有作为,但图书馆信息分析行为无法适用传统的著作权例外规则,存在一定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图书馆信息分析具有“非表达性”和“低密度性”特征,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分析的市场利益和政策博弈的全面考量,图书馆信息分析行为适用著作权例外规则具有正当性基础。应增加著作权“信息分析例外”条款,从主体、客体、目的、保存措施、除外规定等方面进行构建,确保图书馆信息分析在内的人工智能行为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王世伟  
大智能时代的来临,既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孕育了发展新动能,也让图书馆的服务面临倒逼重塑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图书馆服务的视角,分别论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与图书馆服务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读者用户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空间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重塑等问题,指出人工智能服务重塑是图书馆迈向新时代的新征程。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储节旺  陈梦蕾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经济数字化、社会网络化和生活智能化,并在加速驱动图书馆变革,从图书馆构成要素分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加速替代馆员,图书馆管理少人乃至无人化;促进馆藏资源数字化、资源组织智能化;实现用户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催生馆舍智能化、阅读学习场景化和空间虚拟化。通过增强型变革、解构型变革和新生型变革,将传统图书馆变革成为具有无人化、数字化、个性化、场景化和智能化五大特征的新型图书馆。文章尝试构建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影响的"I"模型和人工智能对不同岗位人力的替代作用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世伟  
[目的/意义]通过对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命题的深化分析研究,试图对这一命题所涉略的概念理解、价值追求以及后全面小康社会等维度进行解析。[研究设计/方法]设计了三个向度的分析研究,包括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是顺势而为的演化进程、应秉持"向善至善"的价值追求、为"后全面小康"谋篇布局,并基于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的最近进展进行了论述。[结论/发现]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将赋予图书馆生长有机体以全新的生命活力,开创数智化服务的新时代;应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和智能向善的价值追求;在后全面小康阶段,应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学教育改革。[创新/价值]对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进行多层次的解析,对图书馆领域智能科技向善至善提出了初步构想,对人工智能在后全面小康阶段的谋篇布局提出了创新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石乐怡   吴应强   陈添  
[目的/意义]构建更具普适性、新颖性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研究设计/方法]参考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国际组织报告、国际标准、多个先行国家(地区)的政策、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雇主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学术论文、全球知名企业动态和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成及其依据。[结论/发现]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由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四大部分组成。[创新/价值]有别于国内同类成果主要依据学术论文析出的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整合多种来源的学术数据,构建出兼具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雨   茆意宏  
文章利用系统综述法,从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3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素养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方向,但人工智能素养概念尚未形成共识;适用K12和大学生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素养教育研究成果较多;人工智能素养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人工智能素养应用工具尚未成熟,国内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方案和方法需要继续摸索;建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素养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丰富素养框架应用研究,加强多主体参与、跨学科协作的本土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亮   徐文彬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发展一系列关键素养,这些素养以人类难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的重要特质为基础,教师教学想象即其中之一。教学想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一种主动的意向和创造性的意识活动,此种意识活动存在于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之中和之后,它是教学活动得以产生、开展以及创新的保证。当前教师教学想象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偏执的教学经验固化了教师教学想象,教师主体性缺位导致教学想象退隐,以及迟钝的重要性感受掣肘了教师教学想象。基于此,需要通过“重返起点,反思教师珍视的经验”“增加欲求,提升教师重要性感受”“创新制度,释放教师的主体性”以及“利用技术,扩充教师的虚拟力量”等举措来促进教师教学想象更好地养成,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给教师这一职业带来的挑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寇旭颍   冯思倩   刘坤锋   徐瑞朝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对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常态化应用背景下,需要研究AI素养的新变化。文章通过追踪AI素养的发展历程,结合布鲁姆分类法,剖析其内涵特征,构建AI素养的评估标准,并分析AI素养与信息素养、数据素养评估标准之间的区别。研究发现:AI素养主要包括感知和理解AI、应用和分析AI以及评估和创造AI的能力。文章构建AI素养评估标准,在认知层面,强调对AI的意识和理解;在技能层面,掌握AI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层面,关注AI的评估和创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英莉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应用带来了信息传送的精准性、隐蔽性与定制性,对用户的素养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算法素养概念、人工智能时代的用户算法素养模型知识结构内容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用户存在的算法风险问题,从态度与意识、伦理与道德、算法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五个维度,搭建人工智能时代的用户算法素养结构模型,剖析其作用机理,进而提出培养用户算法素养的实施路径包含增强算法的认知、明晰算法素养框架内涵、构建层次化算法素养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算法生态等方面,将为全面适应与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用户素养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琼   徐亚苹   蔡迎春  
[目的/意义]深入研究大学生AI素养能力现状以及其与实际应用、态度、兴趣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高校在AI时代培养学生拥有良好AI素养的可行性与举措,为推动AI素养教育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指导。[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了高校学生的AI素养水平现状以及其与教育培训背景、实际应用经验、态度和兴趣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设计强调实践性经验对于提高学生AI素养水平的关键性作用,并多角度考察了教育培训、学科背景、态度、兴趣等因素对AI素养的影响。[结论/发现]在数字化时代,实践性经验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AI素养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实际使用AI技术或产品,学生更容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全面提升其在AI素养方面的水平。此外,学生的积极态度、兴趣与AI素养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创新/价值]为高校学生AI素养水平测量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量表,并验证了影响AI素养水平高低的因素。为未来深入探讨AI实际使用与理论学习之间关系、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框架提供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