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149)
- 2022(1826)
- 2021(1872)
- 2020(1645)
- 2019(3750)
- 2018(3806)
- 2017(7853)
- 2016(4053)
- 2015(4733)
- 2014(5013)
- 2013(4908)
- 2012(4577)
- 2011(4273)
- 2010(4426)
- 2009(4445)
- 2008(4382)
- 2007(4063)
- 2006(3855)
- 2005(3882)
- 2004(3564)
- 学科
- 银(17223)
- 银行(17078)
- 行(15827)
- 制(13398)
- 济(11744)
- 经济(11729)
- 管理(9825)
- 融(9671)
- 金融(9671)
- 业务(9576)
- 度(9170)
- 制度(9166)
- 业(8913)
- 银行制(8352)
- 企(7579)
- 企业(7579)
- 方法(6114)
- 数学(5152)
- 数学方法(5084)
- 体(4703)
- 体制(4428)
- 中国(4246)
- 财(3605)
- 学(3235)
- 业经(2647)
- 贸(2597)
- 贸易(2589)
- 易(2535)
- 理论(2535)
- 农(2522)
- 机构
- 大学(57396)
- 学院(55170)
- 中国(27549)
- 银(22007)
- 济(21466)
- 银行(21092)
- 经济(20765)
- 管理(20747)
- 行(19620)
- 研究(19317)
- 理学(16069)
- 理学院(15909)
- 管理学(15596)
- 管理学院(15510)
- 京(13781)
- 财(13495)
- 农(12912)
- 中心(12209)
- 科学(11441)
- 融(10989)
- 金融(10849)
- 江(10662)
- 人民(10540)
- 农业(10340)
- 所(10321)
- 财经(10014)
- 国人(9305)
- 中国人(9265)
- 中国人民(9158)
- 研究所(9157)
共检索到107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广新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银行支持、调节社会生产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信贷效益和保证贷款安全,发达国家银行普遍重视信贷评估和监测工作,并建立自己的信贷监测系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但此项工作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引起足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央银行对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测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课题组一、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实行中央银行分支行对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监管,我们特组织力量对辖内七县(市)35家基层商业银行1996年6月末的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进行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筱琼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统计监测体系桂筱琼一、建立银行统计监测体系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必然产物1、建立统计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采取的是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的下达均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带有浓厚的强制性.不讲各单位实际情况,大讲平衡,不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郴 喻葵
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的实际出发,建立了信贷资金的监测预警体系,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警情预报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结构进行了分类,以此更好地调控信贷资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吟涛 康光鲁 穆荣存
我们提出一个中央银行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系统的方案,以供同志们参考。该方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反映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及相互关系的指标数据库;二是运用这些指标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一、中央银行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系统数据库数据库指标选取原则:我们确立了以下选取和设置经济、金融运行监测指标的原则: 1.科学性。所选指标,在经济金融上要有重要意义,与经济、金融有较高的相关度或灵敏度,指标的变动对经济金融运行有重要影响;指标的名称和内涵符合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不能是随意的、杜撰的;指标应当是先进的和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经济、金融的最新动态和发展。 2.系统性。所选指标既有本质区别,又有逻辑联系。指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德升
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目的是识别有风险银行,对其进行监测并提出预警。我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起步较晚,存在监测指标设计不合理、没有风险评价体系、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收集及监测工作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原则和总体结构,在对原有指标进行取舍的基础上,设计和完善了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确立了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资产充足性指标及市场风险性指标等指标类别。在构建和实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系统时,还应注意信息的准确度与共享性、建立非现场监测工作机制、实现两种监管方式并重、采用新技术和提高监测人员素质等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红军 李奇朋
建立银行同业信贷查询系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有利于避免同业恶性竞争,提高银行服务质量, 又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建立银行同业信贷查询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信贷政策指导制度;建立贷户信用通报制度;完善客户信用审查制度;建立信贷查询系统管理责任制。
关键词:
信贷查询系统 信贷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捷 黄可
2005年底,笔者参加了银监会组织的“银行监管统计境外培训班”,对美国监管当局介绍的非现场监测系统和模型颇感兴趣。回来后,笔者根据美国监管专家提供的网址,对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介绍美国非现场监测系统和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业非现场计量监管问题。
关键词:
美国银行机构 非现场监测系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隋剑雄 林琪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所有业务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是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做出合理的风险分析并及时预警。本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经营环境,提出适应本国银行发展需求的、以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构成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本征向量法(TE)作为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的算法,建立适应国情并且顺应现代化银行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将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婕 伍燕然 胡松明
论文系统梳理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背景和2011~2018年间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宏观统计、信贷资产关联度分析、分类识别、风险指标、创新分析、政策工具七个模块对当前最新监测模板内容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主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推动形成适应我国特点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体系、坚持功能监管并加强监管协调、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和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管理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国际监测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汉波 黄湘雄 闻穗华
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测分析,是防范表外业务风险,促进表外业务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一套涵盖表外业务量、风险和收益等内容的监测指标体系,并举例说明了如何运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法对表外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