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5)
2023(8994)
2022(7355)
2021(6663)
2020(5267)
2019(11904)
2018(11361)
2017(21668)
2016(11462)
2015(12723)
2014(12729)
2013(12547)
2012(12033)
2011(11022)
2010(11657)
2009(10992)
2008(10040)
2007(9048)
2006(8306)
2005(8025)
作者
(32380)
(26624)
(26432)
(25006)
(17109)
(12682)
(12057)
(10401)
(10219)
(9548)
(9081)
(8919)
(8515)
(8464)
(8336)
(8302)
(7767)
(7721)
(7714)
(7430)
(6828)
(6496)
(6390)
(6187)
(6113)
(6025)
(5958)
(5887)
(5433)
(5288)
学科
(52443)
经济(52384)
(32090)
管理(29143)
(26598)
金融(26598)
中国(25076)
(24550)
企业(24550)
(23997)
银行(23985)
(23456)
地方(20448)
(15615)
业经(14140)
(13526)
方法(13486)
(13228)
农业(11407)
数学(11275)
数学方法(11193)
中国金融(11126)
地方经济(10327)
(10247)
(9439)
贸易(9424)
(9060)
(8738)
财务(8709)
财务管理(8693)
机构
学院(159813)
大学(156848)
(70525)
经济(68922)
研究(60568)
管理(56152)
中国(53794)
理学(46231)
理学院(45655)
管理学(45070)
管理学院(44761)
(35030)
(34330)
科学(33333)
(30629)
中心(29463)
研究所(27156)
财经(26431)
(25546)
(25283)
(23899)
(23047)
师范(22833)
北京(22706)
经济学(22486)
(21781)
(21707)
(21591)
银行(20946)
经济学院(20185)
基金
项目(97426)
研究(76856)
科学(76839)
基金(68545)
(58147)
国家(57551)
社会(49311)
科学基金(49222)
社会科(46879)
社会科学(46871)
(39142)
基金项目(35480)
教育(34163)
(32258)
编号(31858)
自然(28106)
(28004)
资助(27871)
自然科(27421)
自然科学(27417)
成果(27273)
自然科学基金(26930)
发展(23350)
课题(23129)
(22942)
重点(22306)
(21265)
(21083)
国家社会(20363)
(20244)
期刊
(86999)
经济(86999)
研究(56207)
中国(40239)
(35713)
金融(35713)
(25893)
(25741)
管理(22795)
教育(21243)
学报(20136)
科学(19670)
农业(17240)
大学(16102)
学学(14859)
业经(14839)
经济研究(13942)
技术(13753)
财经(13297)
(11456)
问题(10924)
世界(9429)
国际(9311)
(9161)
(9042)
理论(8106)
(8039)
论坛(8039)
现代(7880)
图书(7788)
共检索到273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亚欣  
国外主要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经验表明: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发达的腹地经济为基础;政府推动是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商务中心区(CBD)对金融中心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些经验为目前我国的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万灵  唐曦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赵园园  刘函  王春智  赵静媛  李丽雅  
本文利用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方法,以英属维尔京群岛为例,分析了其"避税港"与空间集聚、初级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重组以及发达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强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经济条件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完善的法律与监管则保证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中国应积极探讨在上海、广东与天津等自贸区建立分离—渗透型,在东南沿海选择合适的岛屿或群岛建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并逐步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有效管控金融风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赵园园  刘函  王春智  赵静媛  李丽雅  
本文利用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方法,以英属维尔京群岛为例,分析了其"避税港"与空间集聚、初级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重组以及发达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强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经济条件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完善的法律与监管则保证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中国应积极探讨在上海、广东与天津等自贸区建立分离—渗透型,在东南沿海选择合适的岛屿或群岛建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并逐步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有效管控金融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全勇  
本文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裴立伟  
了解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体系,对于中国的金融布局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目前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以及评估体系之一——伦敦金融城发布的GFCI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可能在多个城市兴建角色定位、辐射范围、功能等级各不同的金融中心,形成中国金融新布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珂  
财富管理是金融中心建设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国外不同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因其历史背景、商业文化传统、法律等不同,财富管理在市场特征、主要参与机构、模式特点、驱动力量和推动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财富管理发展的欧洲模式、北美模式和亚洲模式。本文在比较分析这三大模式特点和共性基础上,以成都为例,研究了借助财富管理发展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在分析成都具备介入财富管理发展良好市场条件基础上,建议成都借鉴美国"产品化"的财富管理发展模式,同时借助亚洲财富管理发展模式中政府政策供给引导的发展路径,推动财富管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文全  
利用引力模型计量上海和香港与泛珠三角等地区的相互引力关系,结果发现上海在大多数地区的经济联系程度超过香港,并有加速扩张的趋势,具有明显的规模和区位优势;香港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中南部和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具有先发优势;两地的竞争态势愈加明显。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成员的江西需要主动调整发展规划,靠拢增长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磊  付剑茹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金融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和经验,并结合这些国家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益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几点意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嘉晓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国内各主要城市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少走弯路,顺利推进。基于这一考虑,在对金融中心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一般理论阐述之后,着重归纳总结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模式、演进过程、基本条件和地理位置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