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6)
- 2023(9180)
- 2022(8399)
- 2021(7971)
- 2020(6703)
- 2019(15662)
- 2018(15727)
- 2017(30680)
- 2016(16763)
- 2015(18786)
- 2014(18866)
- 2013(18795)
- 2012(16981)
- 2011(15361)
- 2010(15129)
- 2009(13686)
- 2008(13201)
- 2007(11238)
- 2006(9858)
- 2005(8357)
- 学科
- 济(64988)
- 经济(64916)
- 管理(46232)
- 业(43449)
- 企(36652)
- 企业(36652)
- 方法(32381)
- 数学(27136)
- 数学方法(26813)
- 农(16620)
- 学(15396)
- 中国(15370)
- 财(14785)
- 业经(14658)
- 地方(13634)
- 理论(12563)
- 农业(11492)
- 和(11246)
- 贸(10839)
- 贸易(10835)
- 环境(10492)
- 易(10487)
- 技术(10053)
- 制(9784)
- 务(9756)
- 财务(9696)
- 财务管理(9682)
- 教育(9283)
- 企业财务(9180)
- 划(9083)
- 机构
- 大学(235571)
- 学院(233991)
- 管理(97193)
- 济(86582)
- 理学(84939)
- 经济(84528)
- 理学院(83983)
- 管理学(82528)
- 管理学院(82111)
- 研究(76103)
- 中国(54473)
- 京(50634)
- 科学(49861)
- 财(38349)
- 所(37932)
- 农(35584)
- 业大(35494)
- 研究所(34940)
- 中心(33885)
- 范(33072)
- 师范(32767)
- 江(32390)
- 北京(32265)
- 财经(31596)
- 经(28710)
- 院(27898)
- 农业(27889)
- 州(27029)
- 师范大学(26779)
- 商学(24588)
- 基金
- 项目(165430)
- 科学(129232)
- 研究(120794)
- 基金(119085)
- 家(103347)
- 国家(102473)
- 科学基金(88219)
- 社会(73824)
- 社会科(69882)
- 社会科学(69863)
- 省(65075)
- 基金项目(64893)
- 自然(58877)
- 自然科(57435)
- 自然科学(57423)
- 自然科学基金(56364)
- 教育(54888)
- 划(54541)
- 编号(49949)
- 资助(49494)
- 成果(39732)
- 重点(36299)
- 部(35776)
- 发(35013)
- 创(34031)
- 课题(33666)
- 科研(31784)
- 创新(31596)
- 项目编号(30938)
- 大学(30805)
共检索到326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科
通过对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旅游的内涵、旅游产品与供给、野生动物游客、旅游影响、利益相关者、野生动物保护及目的地管理6个方面,形成了以"旅游体验-生态环境-目的地发展"为核心的研究模式,并呈现出明显的环境价值取向和多学科参与的特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丛丽 吴必虎 李炯华
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活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其中,而且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一矛盾。国外关于野生动物旅游的研究比较系统而深入。文章通过对国外有关野生动物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从野生动物旅游产品的角度,文献主要集中在非资源消费型、半资源消费型和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文献主要集中在动物旅游的影响研究、游客满意度的控制、社区居民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最后,文章还对国外该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作了简要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可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严星雨 徐菲菲 钟雪晴
野生动物旅游作为探讨人与动物关系的重要实践,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野生动物旅游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野生动物旅游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期(2000年以前)、探索期(2001年—2014年)和发展期(2015年以后)3个阶段;(2)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影响与影响因素、冲突与管理、伦理转向三大方面,即“影响-冲突-管理-伦理”构成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核心要素链;(3)野生动物旅游研究在理论完善、伦理转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研究需不断丰富理论视角,构建野生动物旅游共同体,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科
野生动物旅游源于欧美地区的野生动物猎杀和观赏活动,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野生动物旅游发展迅速,受到国外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和总结了野生动物旅游的概念,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了野生动物旅游的类型;构建了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内容框架,认为其由野生动物旅游内涵研究、野生动物旅游供给研究、野生动物旅游者研究、野生动物旅游影响研究、野生动物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
关键词:
野生动物旅游 概念 类型 研究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佳钰 徐菲菲 严星雨 殷进
野生动物旅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实践,而旅游者行为是改善人与动物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基于“价值-态度-行为”层级理论,构建野生动物旅游者“价值观-共情态度-动物友好行为意向”模型,并通过对3类野生动物旅游景区实地收集的1065份问卷进行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发现:(1)野生动物旅游者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向影响共情态度;(2)共情态度正向促进动物友好行为意向的生成;(3)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对动物友好行为意向没有直接促进作用,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则能够正向促进动物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4)共情态度在价值观与动物友好行为意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中也存在不同的中介效应。该研究丰富了野生动物旅游的研究视角,实证分析了价值、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理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文章提出的价值观教育与共情培养的实践手段对规范野生动物旅游者行为与促进野生动物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尹铎 杨博
<正>国家公园肩负着野生动物保育的功能,如何让到访的游客建立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实现保育目标的关键。许多国家公园都有其要保护的独特、珍稀濒危的旗舰型物种,而这些物种往往会成为其进行野生动物旅游的关键吸引力与旅游营销的宣传重点。然而,这些以追踪、观览体验单一物种为直接目的所开展的野生动物旅游,往往容易陷入人类中心主义陷阱,面临诸多争议与是非,难以实现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育目标。因此,本文倡导建立一种基于国家公园周边社区“日常生活的多物种邂逅”旅游形式,以促进国家公园游憩开展与多物种共生共荣,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申健健 喻学才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文章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并对每一个主题进行了总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旭 马耀峰
本文通过对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世界三大权威旅游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会展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会展经济影响、会展地点选择、会展旅游者决策行为和会展目的地营销组织——会议旅游局是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的四大主题,对每一个主题进行回顾与总结,探讨了会展旅游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治国 陈田
旅游生态效率由生态效率概念衍生而来,是一个描述旅游单位经济产出环境影响大小的变量。提升旅游生态效率可以获得双向效应,也就是在创造新的市场就业机会的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国外旅游生态效率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效率的概念、特征与理论模型;旅游生态效率理论的演化与应用;旅游生态效率提升的规划及措施;旅游者对生态效率战略的感知与态度;旅游生态效率规划实施的动力与阻力等。国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具有研究范围和视角比较宽泛、研究方法手段丰富多样、研究案例较为典型、研究结论实践应用价值较大等特征。深化旅游生态效率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不仅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方向,也为低碳旅游、...
关键词:
旅游 生态效率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迪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士兵在进行野战生存训练时,都要系统学习自我救护的本领,以便在负伤患病又得不到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能自我救治,转危为安。有趣的是,在自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金 田思泉 陈新军
水生动物洄游分布是水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水生动物洄游分布规律及其与水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制定有效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标记技术监测、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是此类研究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的研究。上述3种方法包括多种技术手段、模型以及分析测试内容,但现有研究报道缺乏对各种监测或预测方法的系统梳理,也鲜有各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或组合研究。本文从标记技术、物种分布模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3个层面综述了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方法的特点及进展,同时,依据文献统计计量数据,明确了相关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法是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的有效工具,现有研究注重每种方法内部之间的比较与改进,后续研究应加强3种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与组合研究。此外,对于渔业资源生物,渔获量统计分析法也可作为获得其洄游分布规律及适宜环境因子范围的研究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洁滢 崔国发 刘润泽 曲宏 黄三祥 吴记贵 范雅倩
利用红外相机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20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拍摄到有效照片1 558张,共鉴定出物种35种,其中兽类12种、鸟类23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岩松鼠、猪獾、狗獾、豹猫,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雉鸡、红嘴蓝鹊、斑鸫、紫啸鸫。拍摄到危险野生动物野猪9次,且多在傍晚和夜间,基本不会对白天活动的游客安全构成威胁,但对露营的游客构成潜在危险。红外相机在不同海拔区间以及不同月份的拍摄率不同,低海拔拍摄率高于中海拔和高海拔拍摄率;9月份拍摄率最高,达到53.64%,12月份最低,为3.71%。另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忠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资源实施依法开发利用保护,在永续发展战略中愈加体现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施行新的《物权法》,使中国野生动物资源地位得以确立和发生变化,充分反映了现代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但物权法未确认野生动物用益物权制度,亟待立法和实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增强和提高对野生动物的民法保护效力。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驯养权 用益物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永胜 叶利华
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当前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因素及现状为引,分析野生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可持续发展 对策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应华
2014年8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赴英狩猎一事引发关注。事后,活动的组织方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发布公告称,马云参加的这一次欧洲考察活动,内容为"科学狩猎",此次运动狩猎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有益无损。几天后,动物保护组织"自然大学"发出公开信,抗议马云参与运动狩猎。公开信称,运动狩猎在国际上饱受争议,特别是在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因腐败、狩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存在,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