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9)
2023(13366)
2022(11642)
2021(11039)
2020(8930)
2019(20473)
2018(20256)
2017(39986)
2016(21714)
2015(24208)
2014(24276)
2013(23992)
2012(22120)
2011(20201)
2010(20091)
2009(18285)
2008(17748)
2007(15492)
2006(13608)
2005(12099)
作者
(61650)
(51209)
(50693)
(48447)
(32670)
(24361)
(23153)
(20103)
(19447)
(18327)
(17487)
(17087)
(16260)
(16036)
(15812)
(15789)
(15326)
(15171)
(14693)
(14651)
(12647)
(12619)
(12241)
(11694)
(11527)
(11296)
(11251)
(11226)
(10207)
(10004)
学科
(88836)
经济(88744)
管理(62810)
(58141)
(48067)
企业(48067)
方法(40022)
数学(34938)
数学方法(34518)
(23401)
中国(22663)
(21758)
地方(20579)
业经(19117)
(18549)
(16980)
贸易(16975)
(16462)
农业(15626)
(14869)
理论(14723)
环境(14168)
(13893)
(13301)
(13272)
(13241)
财务(13235)
财务管理(13216)
银行(13208)
技术(13205)
机构
大学(307846)
学院(307002)
(124688)
管理(124373)
经济(121951)
理学(108056)
理学院(106879)
管理学(105158)
管理学院(104608)
研究(102989)
中国(76821)
(64871)
科学(63010)
(57003)
(51248)
研究所(46658)
中心(46408)
财经(45821)
(45151)
(43983)
业大(43467)
(41696)
(41652)
师范(41366)
北京(41141)
(37594)
经济学(37090)
(35964)
农业(35190)
财经大学(34141)
基金
项目(210439)
科学(166369)
研究(156368)
基金(152914)
(132012)
国家(130907)
科学基金(113118)
社会(98148)
社会科(93086)
社会科学(93066)
(81473)
基金项目(81221)
自然(73416)
自然科(71675)
自然科学(71662)
教育(71505)
自然科学基金(70351)
(68760)
编号(64690)
资助(63288)
成果(52526)
(46745)
重点(46724)
(45108)
课题(44093)
(43463)
创新(40449)
教育部(40226)
项目编号(39810)
科研(39796)
期刊
(134821)
经济(134821)
研究(94235)
中国(53675)
学报(44808)
管理(44786)
科学(42371)
(40611)
(40599)
教育(35228)
大学(34058)
学学(31814)
(29620)
金融(29620)
农业(28682)
技术(25826)
业经(22026)
经济研究(21834)
财经(21487)
(18296)
问题(17168)
图书(16931)
理论(15798)
科技(14867)
技术经济(14586)
实践(14430)
(14430)
(14186)
(14139)
现代(13989)
共检索到445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细松  
自从Scott最早证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以来,围绕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相关问题,国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国外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发展、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检验以及实证解释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述评。从国外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现状看,研究是比较全面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最后对未来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和区域非对称性两个层次,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指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基础存在不足,然后按照时间和流派简单回顾了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问题的研究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前沿的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外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拥政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效力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之一,该理论基于货币非中性理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定义和分类,造成非对称效应的原因,以及从货币供应量、联邦基金利率、长短期利率差、货币当局的政策取向等指标变化测度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成果。基于研究述评,建议从企业产权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主要特点,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导货币政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现有文献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解释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层面,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节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层面是传导机制层面,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三个层面是市场环境层面,传导渠道和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根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飞  
国外学者使用银行数据或企业数据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问题,认为货币政策经由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层面传导,微观层面的有效性与否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微观主体特征的差异也决定了传导的异质性。因此,微观视角的研究对宏观视角的研究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与发展。本文基于银行与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异质性视角总结了国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研究的新进展,从银行特征、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全球化、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融资约束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小林  司登奎  李晓文  
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多关注货币政策对产出、价格、投资、就业以及消费的影响,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却研究较少。由于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分析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系统地评述国外学术界有关货币政策对功能性收入分配及规模性收入分配作用机理及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推动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今后国内进行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研究的若干建议与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蔚豪  
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三大经济区域产出影响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长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具有中性,短期内具有区域效应,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趋同特征。表现为,一方面,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在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冲击对各地区经济波动的贡献率随着时间而趋于一致。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蔡彤娟  杨春艳  
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中国区域间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非对称效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放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差距。对影响渠道的检验表明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是导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长期来看,只有改善中西部产业结构,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才能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同质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本文首先从基于要素密集度和市场结构不同的两部门模型出发,说明由于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 E-G 两步法、ADL 模型和基于 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房地产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随后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孙自胜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区域效应,货币政策产出的反应由强至弱次序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经对区域异质性信贷传导渠道的检验发现,各区域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存在同样的强弱次序,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是由于区域异质性信贷渠道所致。但对各区域的信贷产出效应检验发现,由强至弱次序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部,主要是由于各区域对信贷依赖度不同所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科  冯邦彦  
由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性,用单一货币政策对其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所得效果不甚显著。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区域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所导致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对称的效力问题。最后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金山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