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539)
- 2022(10985)
- 2021(10581)
- 2020(8981)
- 2019(21017)
- 2018(21150)
- 2017(40559)
- 2016(22715)
- 2015(25977)
- 2014(26504)
- 2013(25856)
- 2012(23490)
- 2011(21096)
- 2010(21560)
- 2009(19327)
- 2008(18777)
- 2007(16438)
- 2006(14389)
- 2005(12756)
- 学科
- 济(84658)
- 经济(84556)
- 管理(61715)
- 业(57774)
- 企(48590)
- 企业(48590)
- 方法(42161)
- 数学(36737)
- 数学方法(35974)
- 农(22824)
- 中国(22084)
- 财(19903)
- 学(19414)
- 理论(18897)
- 业经(18495)
- 地方(16925)
- 制(16499)
- 农业(14963)
- 教育(14530)
- 贸(14432)
- 贸易(14422)
- 和(14168)
- 易(13986)
- 技术(13642)
- 教学(13080)
- 银(12630)
- 银行(12581)
- 务(12378)
- 环境(12352)
- 财务(12295)
- 机构
- 大学(314840)
- 学院(314549)
- 管理(124134)
- 济(114772)
- 经济(111748)
- 理学(107417)
- 理学院(106217)
- 管理学(103869)
- 管理学院(103314)
- 研究(100357)
- 中国(73792)
- 京(67971)
- 科学(64268)
- 财(52956)
- 所(50464)
- 农(49909)
- 业大(47988)
- 江(47642)
- 中心(46750)
- 研究所(46000)
- 范(44076)
- 师范(43622)
- 北京(43331)
- 财经(42322)
- 州(38913)
- 农业(38908)
- 经(38263)
- 技术(37432)
- 院(36562)
- 师范大学(34848)
- 基金
- 项目(214488)
- 科学(166549)
- 研究(158507)
- 基金(151249)
- 家(131197)
- 国家(130036)
- 科学基金(111534)
- 社会(94416)
- 社会科(89262)
- 社会科学(89237)
- 省(86093)
- 基金项目(80073)
- 教育(76759)
- 自然(74062)
- 自然科(72361)
- 自然科学(72343)
- 划(72249)
- 自然科学基金(70979)
- 编号(67221)
- 资助(64544)
- 成果(55280)
- 重点(48080)
- 课题(47457)
- 部(46798)
- 发(44670)
- 创(44297)
- 创新(41145)
- 项目编号(41122)
- 大学(40950)
- 科研(40934)
- 期刊
- 济(126511)
- 经济(126511)
- 研究(91448)
- 中国(64297)
- 学报(49784)
- 教育(49013)
- 管理(46137)
- 农(45068)
- 科学(44652)
- 财(39315)
- 大学(38016)
- 学学(35081)
- 技术(32523)
- 农业(31587)
- 融(24874)
- 金融(24874)
- 业经(20946)
- 图书(20230)
- 财经(19579)
- 经济研究(18995)
- 经(16570)
- 业(16202)
- 问题(15933)
- 理论(15570)
- 科技(15455)
- 技术经济(14918)
- 版(14642)
- 实践(14544)
- 践(14544)
- 统计(14292)
共检索到46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凌浩 过伟敏 刘程程
对国外院校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并加以模板化的系统归纳和比较,归纳出跨学科教育、依托各自背景建立特色模式、学位类别细分、方向设置以及导师制度、工作室教学等特色和经验。提出了对国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的建议,特别在分类培养,构建跨学科平台,课程教学创新,推动将导师、工作室、项目课题结合,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交流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关键词:
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博士 教育硕士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明
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张小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连读”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兴趣与持久的讨论。目前,对此主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认为“硕博连读”有可能冲击现行研究生学位制度,硕士学位作为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志明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的若干问题,包括:招生与选拔、分类培养与学制、课程教学与教材、社会资源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利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学术论文、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雷万鹏
当人们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时,往往会产生如下印象:即无论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组成,还是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关系,与社会的结合程度,乃至于与外国同行的交往方式,均呈现出相当严重的封闭性。一定意义上“,封闭性”正暴露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症结所在。本文希望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剖析,将各种习以为常的现象“问题化”,进而讨论可能的思考方向和可行的改革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岩 朱爱军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理论上有助于厘清二者在培养对象、性质特征、层次结构、价值取向的不同等基本问题,现实中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合理地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通过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比较,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进而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比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平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内容,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理论上有助于厘清二者在培养对象、性质特征、层次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基本问题,现实中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合理地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通过对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比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玲琳
对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和论文评价等方面的各自特性进行了比较,以便对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茜 张晖 张大勇 王雯
调查发现,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离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反映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部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之一,对研究生招生结构及就业导向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存在问题和改革设想,为构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供建议及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斌 杨文 李子林
[目的/意义]构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优化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途径、方式和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更好满足国家档案事业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方法/过程]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变化及其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过程方式层面,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优化。[结果/结论]提出基于数字时代的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包括更新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优化知识结构和创新培养方式。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档案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玉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初显端倪,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愈加备受重视,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愈加依赖于研究生教育。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与其他专业相比虽然有许多共性,但也有鲜明的个性。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