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3)
2023(6664)
2022(5807)
2021(5558)
2020(4822)
2019(10680)
2018(11221)
2017(21472)
2016(12164)
2015(13853)
2014(14178)
2013(13753)
2012(13268)
2011(12164)
2010(12577)
2009(11956)
2008(11694)
2007(10843)
2006(9875)
2005(9153)
作者
(38309)
(31685)
(31462)
(30165)
(19917)
(15087)
(14605)
(12423)
(11888)
(11384)
(10909)
(10559)
(10277)
(10146)
(9955)
(9759)
(9465)
(9181)
(9175)
(9037)
(8126)
(8034)
(7842)
(7362)
(7246)
(7180)
(7124)
(6982)
(6632)
(6596)
学科
(39950)
经济(39895)
管理(33866)
(25899)
(19143)
企业(19143)
环境(15659)
中国(15001)
方法(14826)
(14249)
(14039)
(12934)
数学(12521)
数学方法(12392)
(11965)
银行(11934)
(11594)
(11492)
(10453)
金融(10445)
(10441)
(9311)
业经(8822)
(8628)
贸易(8623)
(8550)
农业(8508)
(8438)
地方(8371)
生态(7549)
机构
学院(176392)
大学(175782)
(66211)
研究(66154)
经济(64396)
管理(59970)
中国(52282)
理学(49731)
理学院(49079)
管理学(48152)
管理学院(47843)
科学(42795)
(39667)
(36235)
(35933)
(34766)
研究所(32791)
中心(29919)
农业(28563)
(28316)
业大(28210)
财经(26339)
北京(26011)
(24656)
师范(24337)
(24108)
(23638)
(23054)
技术(21059)
(20931)
基金
项目(110481)
科学(82969)
研究(81079)
基金(75378)
(67767)
国家(67165)
科学基金(53646)
社会(47664)
社会科(44859)
社会科学(44847)
(44325)
基金项目(39705)
(38183)
教育(36613)
编号(34181)
自然(34033)
自然科(32965)
自然科学(32948)
自然科学基金(32305)
资助(31117)
成果(29767)
重点(25634)
课题(25080)
(25028)
(23974)
(22166)
计划(21554)
科研(21122)
创新(20831)
(20545)
期刊
(80261)
经济(80261)
研究(52568)
中国(39284)
(33071)
学报(32798)
科学(27371)
(25254)
大学(23497)
农业(22956)
教育(22496)
学学(22072)
管理(22034)
(20819)
金融(20819)
业经(13929)
技术(13696)
(12693)
财经(12674)
经济研究(12049)
问题(11158)
(10865)
图书(10007)
(9665)
(8990)
理论(8852)
国际(8664)
资源(8539)
业大(8403)
科技(8286)
共检索到279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欣超  辛晓平  徐大伟  庾强  闫瑞瑞  王路路  秦琪  邵长亮  
[目的]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实现网络化、空间化、智能控制为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能够提供系统的数字信息和实用的数字化产品。[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草畜业先进国家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5条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做法:1.从政策大局上转变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3.加强草原信息化体系建设;4.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5.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建议,对完善我国草原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我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皓田  
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草原生态,具有巨大的生态屏障、环境维护功能,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由于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持续发展,导致我国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广大牧民也丧失了基本生活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栗卫清  刘芳  何忠伟  
当前中国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因此,对环境监测任务要求不断增强。鉴于此,文章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监测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加大环境监测市场化机制建设;"补齐短板",完善环境监测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栗卫清  刘芳  何忠伟  
当前中国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因此,对环境监测任务要求不断增强。鉴于此,文章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监测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加大环境监测市场化机制建设;"补齐短板",完善环境监测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志明  晏明  王贵卿  孟华  张文哲  王春晖  
吉林省西部的天然草场是我国的优质草场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草场面积在不断减少 ,平均年递减 4 5× 1 0 4hm2 ,而且草场的退化程度逐渐加剧 ,重度退化草场大幅度增加 ,产草量降低 ,草场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对不同年代草场资源调查 ,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场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草场综合治理与恢复应采取的政策、牧业管理、生态建设措施。通过对草场的科学利用、合理保护 ,可使退化草场得到改良 ,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朝辉  欧绍华  吴文辉  
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有待改进、游客体验监测体系没有建立等问题,提出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等措施,完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护其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志毅  王芳  
多年来,人们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普遍局限于饲养家畜的功能。文章认为,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多维度的价值,如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正因为此,政府应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重新反思草原的城镇化、工业化政策,正确认识土著牧民的历史贡献;重新调整中央政府与草原牧区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大中央财政向草原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税税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单云  宁攸凉  谢和生  何友均  
[目的]草原生态补偿对维护草原生态安全,推动草畜平衡,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达国家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对促进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实现草原保护与利用平衡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方法]文章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部分欧盟国家在草原生态补偿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实践,总结分析共性特点,借鉴有益部分提出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结果]为促进草原生态安全,同时保障农牧生产者的利益,发达国家主要从资金、技术、市场(保险、税收)等方面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偿,具有长期性、完善性、弹性和差异性、协调性、多元化、联合性、严格性等特点。[结论]针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内容措施和标准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保障机制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从发达国家经验中,得到提升法治地位、科学确定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和加强科技支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发展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兆征  
近年来我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能力逐步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环境监测体制、队伍、技术、分析能力、装备、投入、内容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尽快构建适应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需求的环境监测体系:垂直管理、政事分开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敬业、专业、复合型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体系,技术全面、方法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静态评价与动态分析、微观评价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体系,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环境监测装备体系,稳定、协调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社会需求的监测内容和业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川  张心灵  冯丽丽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至关重要。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的合理定价,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定价环节最大的阻碍,生态系统会计能够为生态系统定价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以生态系统会计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服务和生产能力两个层面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进而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已经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分析了机会成本法、生态服务功能法以及意愿调查法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的实施方法。价值在于推进草原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云娜  冉春秋  高杰  
结合环境监测的由来及其评价发展进程,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及应急技术的实用性角度,重点介绍了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监测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出现了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气候变暖使内蒙古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降水量也出现由少转多的变化,对草原类型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湿润度几乎没有变化。近几年来草原退化、沙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草原开垦,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1999-2001年连续高温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退化的趋势和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