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861)
- 2022(8811)
- 2021(8519)
- 2020(7050)
- 2019(16376)
- 2018(16470)
- 2017(32045)
- 2016(17357)
- 2015(19399)
- 2014(19255)
- 2013(19102)
- 2012(17349)
- 2011(15683)
- 2010(15491)
- 2009(14068)
- 2008(13659)
- 2007(11823)
- 2006(10312)
- 2005(8900)
- 学科
- 济(67319)
- 经济(67237)
- 管理(51956)
- 业(49811)
- 企(43747)
- 企业(43747)
- 方法(33896)
- 数学(29276)
- 数学方法(28964)
- 财(18718)
- 农(16125)
- 中国(16029)
- 学(15471)
- 业经(14800)
- 务(13205)
- 财务(13145)
- 财务管理(13128)
- 地方(12614)
- 企业财务(12589)
- 理论(12207)
- 制(11864)
- 和(11577)
- 贸(11059)
- 贸易(11055)
- 农业(10875)
- 技术(10869)
- 易(10706)
- 环境(10169)
- 教育(10022)
- 划(9713)
- 机构
- 大学(246328)
- 学院(242525)
- 管理(101024)
- 济(93284)
- 经济(91203)
- 理学(88558)
- 理学院(87613)
- 管理学(86184)
- 管理学院(85755)
- 研究(77364)
- 中国(56052)
- 京(52301)
- 科学(48652)
- 财(42961)
- 所(38310)
- 业大(35752)
- 财经(35307)
- 农(35056)
- 研究所(34937)
- 中心(34398)
- 北京(33240)
- 江(32882)
- 经(32188)
- 范(32090)
- 师范(31835)
- 院(27998)
- 州(27446)
- 农业(27429)
- 经济学(27004)
- 财经大学(26632)
- 基金
- 项目(168392)
- 科学(132427)
- 研究(123565)
- 基金(122777)
- 家(105864)
- 国家(104985)
- 科学基金(91065)
- 社会(76392)
- 社会科(72251)
- 社会科学(72230)
- 基金项目(66239)
- 省(64849)
- 自然(60720)
- 自然科(59317)
- 自然科学(59304)
- 自然科学基金(58241)
- 教育(56713)
- 划(54815)
- 编号(51062)
- 资助(50678)
- 成果(41267)
- 部(37190)
- 重点(36713)
- 创(35023)
- 发(34312)
- 课题(33936)
- 创新(32489)
- 项目编号(32342)
- 科研(32329)
- 教育部(32168)
共检索到34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烨 孙慧倩 陈志斌
国外经验研究表明,高管层会通过股票期权授予(或行权)时点的机会主义选择,或围绕股票期权授予(或行权)的价值相关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择时等方法影响行权价格(或公司股价),以最大化自己的股票期权价值。机会主义择时会损害股东利益,增加权益资本成本。通过规范相关信息披露,完善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抑制股权激励机会主义择时。文章从授权和行权两方面剖析了国外股票期权激励机会主义择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析,以期为深化正在起步的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 机会主义择时 授权 行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葛文雷 程安林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出台后,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了法规的指导,但这种理论上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现实中可能由于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无效。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披露事件为样本,分析了经理利用信息优势选择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影响股价,进而影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确定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借此提出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实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华
本文从高管股票期权(ESO)激励与股东利益相关性、实施ESO激励的动因以及授予ESO后的公司风险承担和对R&D的投资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有关文献,发现授予ESO对公司高管会形成正负两种激励,故ESO既可能增加公司价值,也可能增加新的代理问题、损害股东利益。因为公司实施ESO激励有诸如公司规模、资本结构、管理者的视野与任期、所有权结构和流动性约束等内在动因和增长机会、面临的风险和会计数据噪声等外部促进因素,而各因素会形成高管不同动机的驱动力,进而在风险承担和R&D投资上采用不同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ESO激励的效果、动因与行为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E...
关键词:
ESO激励 股东利益 委托代理 激励动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静然 孙策
本文以TCL集团2011年1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推出前后的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研究后发现:TCL集团的管理层为实现其预期收益,选择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时点,倾向在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出台前发布不利消息、延期公布利好消息,同时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在股权激励中出现机会主义择时行为。
关键词:
TCL集团 股权激励 机会主义择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果
本文以2009年至2016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激励草案公告前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存在性、操控手段以及两种操控手段对不同上市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草案公告前存在显著机会主义择时行为,且这在限制性股票激励公司和民营企业中非常显著,而在股票期权激励公司和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市场准确判断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所凭借的两种手段,涉嫌市场准确判断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更强,剔除该因素影响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不再显著;草案公告前管理层向下的业绩操纵越严重的公司,其机会主义择时行为也越强。此外,市场准确判断对股票期权激励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公司和民营企业公司的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而盈利管理则仅对股票期权激励公司和民营企业产生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两种操控手段均不会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择时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由于存在高管自利择时行为,期权激励有可能无法实现缓解公司高管与股东利益冲突的激励相容目标。本文从高管在期权激励契约的授予、行权及行权所得股票的出售三个环节中的事前信息披露时间操纵和事后倒签这两类择时行为出发,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高管期权激励制度和相应的税收制度安排,阐述了实施期权激励的高管为了最大化自身期权激励净收益,在激励计划披露、行权以及行权所得股票的出售等关键环节也存在的自利择时行为动机;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剖析了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对期权激励中的高管择时行为的影响。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期权激励中高管行为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公司高层管理者才会将股价和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由此股权激励负面效应尤其是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也逐渐显现。本文从理论上对激励对象动机、经理人机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压低股权授予价)以及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影响因素和其衡量指标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股权激励下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过程,并从优化契约等角度提出防止股权激励下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机会主义 负面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巩娜 孙佳菲
激励契约的设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工具,股权激励计划在我国企业实施之后,其经济后果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文章从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实施、修正与取消角度分析了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总结了股权激励计划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研究当中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机会主义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颖茜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向上市公司激励对象转让回购的库存股和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股票两种激励方式作了规定。本文对股票期权的确认和计量有不同看法,并对相关的会计处理提出不同的处理建议。
关键词:
股份支付 股票期权 回购股份 公允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晨宇 方宽 肖淑芳 李萱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综述。重点对标准期权、亚式期权和指数期权的激励特点和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经理人期权 亚式期权 指数期权 定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向伟 李朝晖
文章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动因的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外部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动因。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动因和行为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动因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曜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关键词: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比较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春喜 李娟
本文针对“委托—代理”关系 ,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ESO)逐步取代传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薪酬形式。分析了ESO激励的宏观和微观条件 ,给出了ESO设计方案及其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最后分析了ESO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模型 ES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欣 杜鑫
本文在借鉴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对2006-2013年间成功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公司总经理的期权激励会显著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行为,期权激励相对价值越大,非预期新增长期投资越多,设置高于公司以往业绩的行权条件也表现出显著的激励效果,但行权期限没有影响企业长期投资行为。因此,各企业在设计股票激励计划时应关注CEO激励方案的设计,关注期权激励相对于高管的价值和行权条件的设计,以提高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