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8)
2023(4036)
2022(3531)
2021(3585)
2020(3172)
2019(7212)
2018(7361)
2017(15450)
2016(8586)
2015(9762)
2014(9791)
2013(9881)
2012(9714)
2011(8896)
2010(9345)
2009(9004)
2008(9291)
2007(8254)
2006(7678)
2005(7176)
作者
(25437)
(21102)
(20827)
(20012)
(13616)
(9919)
(9522)
(7919)
(7862)
(7609)
(7204)
(7085)
(6814)
(6666)
(6604)
(6394)
(6309)
(6249)
(6089)
(6007)
(5469)
(5258)
(5217)
(4874)
(4832)
(4823)
(4774)
(4728)
(4294)
(4143)
学科
(36075)
经济(36019)
(25505)
管理(24270)
(20621)
企业(20621)
方法(18171)
数学(16475)
数学方法(16354)
(12555)
中国(11242)
(10417)
(9607)
(8283)
财务(8276)
财务管理(8257)
(8163)
银行(8146)
企业财务(8002)
(7876)
(7625)
贸易(7620)
(7607)
金融(7606)
(7481)
(6882)
业经(6827)
(6677)
农业(6014)
体制(5774)
机构
大学(136235)
学院(132857)
(57421)
经济(56293)
管理(49141)
研究(45669)
理学(41877)
理学院(41394)
管理学(40786)
管理学院(40534)
中国(36881)
(31989)
(29063)
科学(25525)
财经(25165)
(24027)
(22871)
研究所(21278)
中心(19586)
(19490)
北京(19157)
(19118)
财经大学(18965)
经济学(18442)
(17511)
师范(17371)
经济学院(16859)
业大(16236)
(15812)
农业(15519)
基金
项目(76877)
科学(60603)
基金(57434)
研究(57361)
(49426)
国家(49051)
科学基金(41065)
社会(36711)
社会科(34785)
社会科学(34775)
基金项目(30160)
(27203)
教育(26833)
自然(25740)
自然科(25111)
自然科学(25097)
自然科学基金(24698)
资助(24529)
(24356)
编号(23420)
成果(21245)
(19063)
重点(17209)
教育部(16528)
(15984)
课题(15689)
人文(15619)
(15586)
(15524)
国家社会(15193)
期刊
(63799)
经济(63799)
研究(43847)
(24062)
中国(22146)
学报(18933)
管理(18543)
(18167)
(17860)
金融(17860)
科学(17429)
大学(14589)
学学(13583)
财经(13196)
教育(12669)
农业(12530)
(11187)
经济研究(10556)
问题(9492)
业经(9449)
(9224)
技术(8831)
国际(8271)
理论(7884)
世界(7028)
实践(6982)
(6982)
(6488)
商业(6381)
现代(6328)
共检索到203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秀云  王英俊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最富成效的经理人激励制度,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其早期雏形是从员工持股计划分离出来的。其本质是让经理人对其所经营的公司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其目的是通过利用这种长期的潜在的收益来激励经理人,使经理人目标与股东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借此来激励经理人长期经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的竞争力。本文通过介绍经理股票期权理论在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提出我国企业在推行经理股票期权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实情,最大限度地处理好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利益之间的关系,使经理股票期权真正能够为公司和经理人都带来效益,实现“双赢”的局面,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钰  章璐  
股票期权作为国外盛行的长期激励机制也有风险,一旦处于亏头,它将丧失价值及其激励作用。股票期权风险在高科技公司中表现尤为显著。国外经验表明,面对被亏头期权套牢的困境,相对于对旧期权重新定价或发放行权价较低的新期权而言,发行指数期仅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艳军  李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路军  邵明华  
股票期权是当前西方最为盛行的激励机制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产权主体缺位,对经营者的约束软化,造成代理成本很高。因此,把握西方股票期权理论的演进方向,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国企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万迪昉  徐细雄  
本文从经理人行为特征、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评估、经理人主观价值对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等方面,对基于经理人行为视角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这些理论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实践谜团”进行了解释;最后分析了目前备受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问题,并从经理人行为角度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燕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更多的规范来提升财务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以保护公众的利益,股票期权费用化正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股票期权加强监管的重要举措。虽然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实施会对公司披露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但它所带来的益处却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应尽快将股票期权费用化提上议事日程,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维护制定机构的中立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晓玲  
内容提要:我国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实践刚刚起步,而美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本文介绍了美国在1990年代期权薪酬盛行的几个原因:将股票期权激励视为强调股东价值的一个新重点、公司治理的变化、牛市、管理人员的寻租、税收和会计规则的影响、基于“可观察成本”的决策。21世纪后美国的期权激励开始下降,这一趋势可以从关于期权费用化的会计准则的改革、信息披露要求更加透明、严格、熊市的来临和期权的脆弱性、期权激励的负面效应不断凸现、期权激励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激励效果不同等方面加以解释。最后作者根据美国经验谈了几点对中国期权薪酬激励实践的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延  
本文对70年代以来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理论从“内在价值法”到“公平价值法”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丹  安义中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曾起到过显著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了怀疑。本文论述了股票期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及其对我国引入股票期权的几点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向伟  李朝晖  
文章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动因的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外部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动因。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动因和行为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蔚  
股票期权激励已经成为美国高科技公司员工激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员工激励和薪酬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国家员工所有权中心等机构对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调查,分析美国高科技公司现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目的和对象、股票期权类型和期权比例、等待期和有效期、期权定价及再定价、宣传方式等内容,总结美国高科技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经验,以此对国内高科技公司开展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晋琳  叶香丽  
股票期权对调动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相关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亚平  
股票期权会计不仅能反映公司激励机制效应,对股东权益亦有很大影响,但后者常为人们所忽视。本文分析探讨了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实施对股东权益和权益报酬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以及期权会计中与股东权益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正在探索建立的股票期权会计模式中如何保护股东权益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辉  王化民  张沈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