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1)
- 2023(17376)
- 2022(14968)
- 2021(13916)
- 2020(11449)
- 2019(26077)
- 2018(26176)
- 2017(50280)
- 2016(27177)
- 2015(30826)
- 2014(31029)
- 2013(30938)
- 2012(29072)
- 2011(26483)
- 2010(26932)
- 2009(24922)
- 2008(24427)
- 2007(21924)
- 2006(19838)
- 2005(18019)
- 学科
- 济(129845)
- 经济(129647)
- 业(75717)
- 管理(70802)
- 企(54485)
- 企业(54485)
- 农(50146)
- 方法(47791)
- 数学(38728)
- 数学方法(38328)
- 中国(35364)
- 农业(33584)
- 地方(32367)
- 业经(31420)
- 学(27153)
- 财(24765)
- 制(22394)
- 理论(21235)
- 和(20343)
- 贸(20312)
- 贸易(20296)
- 易(19556)
- 融(19161)
- 金融(19157)
- 银(19073)
- 银行(19029)
- 行(18419)
- 发(18251)
- 环境(18188)
- 地方经济(17328)
- 机构
- 大学(396765)
- 学院(396549)
- 济(167031)
- 经济(163387)
- 管理(152985)
- 研究(142255)
- 理学(130991)
- 理学院(129474)
- 管理学(127388)
- 管理学院(126661)
- 中国(107520)
- 科学(86009)
- 京(85979)
- 农(76322)
- 财(73820)
- 所(72424)
- 研究所(65394)
- 中心(63930)
- 业大(60911)
- 江(60157)
- 农业(58311)
- 财经(57844)
- 范(55754)
- 师范(55333)
- 北京(54971)
- 经(52425)
- 院(50498)
- 经济学(49450)
- 州(48609)
- 师范大学(44589)
- 基金
- 项目(259933)
- 科学(203892)
- 研究(194894)
- 基金(186372)
- 家(161491)
- 国家(159984)
- 科学基金(136228)
- 社会(124009)
- 社会科(116539)
- 社会科学(116506)
- 省(101603)
- 基金项目(98772)
- 教育(87900)
- 自然(85340)
- 划(84895)
- 自然科(83208)
- 自然科学(83187)
- 自然科学基金(81685)
- 编号(81369)
- 资助(75684)
- 成果(67561)
- 发(59676)
- 重点(58318)
- 部(57579)
- 课题(55943)
- 创(53142)
- 国家社会(50301)
- 创新(49465)
- 教育部(49133)
- 科研(48304)
- 期刊
- 济(200814)
- 经济(200814)
- 研究(124770)
- 中国(84126)
- 农(76039)
- 学报(61689)
- 科学(58406)
- 管理(55817)
- 财(53309)
- 农业(51530)
- 教育(48427)
- 大学(47629)
- 学学(44679)
- 融(39787)
- 金融(39787)
- 业经(34619)
- 技术(34181)
- 经济研究(30126)
- 财经(28653)
- 问题(26695)
- 业(25343)
- 经(24636)
- 图书(21514)
- 世界(20403)
- 技术经济(20363)
- 版(19447)
- 理论(18801)
- 现代(18712)
- 科技(18677)
- 贸(17944)
共检索到61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世新
本文借鉴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文化理论,正确认识青海藏区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搞好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国外经济文化理论 青海藏区 社会稳定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绽小林
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青海藏区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生龙
农牧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青海农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好的势头,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农牧区经济总体上发展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强和完善农牧业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入手把青海农牧区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键词:
青海农牧区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丽萍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章认为,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发展特色经济,不仅是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农牧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长期和艰巨的创新性实践,应该不断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关键词:
西部 农牧区 特色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兴吾 何翼扬
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西部农牧区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第一推动",是一个以新要素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不断推进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并谋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第一阶段,紧密结合扶贫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由中央政府主导,实施"中国西部农村网络卫视建设工程",包括:建设"中国西部农村网络卫视频道群的集成发布平台",以卫星通信为基本传输信道,IPTV技术为基本模式,各地建设地方网络电视信息服务体系,以及政府向贫困地区农牧民普遍赠送接收终端设备、广泛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史春喜
普惠金融是以贫困及低收入人口为目标客户,向他们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青海农牧区作为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迟缓和金融需求的特殊性,使普惠金融的不可或缺性更加突出。通过建设普惠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保障。目前青海农牧区金融发展滞后,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户和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正常金融服务,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农牧区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农牧区贫困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牧区 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占全区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牧民分散在各地,农牧区每503平方千米才有一个金融物理网点,每个网点承载的农牧民达4600余人,农牧区金融资源占全区的比重不足20%,金融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消除金融业地区间发展鸿沟,实现普惠金融在内蒙古的全面发展,要依靠数字普惠金融所展现出的深度与宽度。内蒙古农牧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一文
政策导向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制订的卫生政策,无疑对新疆农牧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新疆农牧区又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位置看,地处祖国酉北边陲,与内地相距较远,属边远省区之一,同时,国境线长达5 300多公里,与多国毗邻,边境县市多;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虽资源丰富,但尚待开发,商品经济不发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振海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西藏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机构仍较为单一,全区684个乡镇中仍约有40%的乡镇为金融服务空白点,部分农牧民仍难以享受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因此,着力推进西藏农牧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牧民群众持续较快增收,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兴吾 何翼扬
把握反贫困发展的几个经典理论与我国西部农牧区的发展困境,综合学术界关于贫困、反贫困、发展、科学发展、技术精神、科技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西部农牧区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贫困地区或个人、家庭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与"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进入财富增加、能力增强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进程;明确了我国"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短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凤荣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论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
关键词:
青海藏区 农(牧)区 生活保障 保障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啸
农牧区不仅给农牧民提供了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而且蕴藏矿物、生物资源等产业原料。针对一些农牧区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现状,应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效降低当前农牧区生产的过高能耗,实现农牧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牧区各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 农牧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凯年 逯德山
长期以来,中国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一直处于周期性波动之中。促进养猪业走上生产持续发展、价格相对稳定的轨道成为迫切需要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要使中国养猪业走出周期性波动的怪圈,必须建立法规和制度性适时调控与长效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阿维 图登克珠
贫困是困扰我国西藏农牧地区发展的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虽然多年来我国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目前贫困人口率仍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数。西藏农牧区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的区域,且各地区之间发展状况相差较大,也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许多难度。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增长与脱贫工作息息相关,经济增长对于脱贫工作的带动不仅仅在于增长速率,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要素的组合利用状况,后者需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结构与区域特色,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要求西藏农牧区根据县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在农业优势区,适宜集中农业化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以工带农,推动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