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7)
2023(7653)
2022(6373)
2021(5655)
2020(4361)
2019(10276)
2018(10067)
2017(19065)
2016(10163)
2015(11360)
2014(11592)
2013(11641)
2012(11454)
2011(10856)
2010(11180)
2009(10392)
2008(10437)
2007(9516)
2006(8754)
2005(8489)
作者
(31194)
(25832)
(25776)
(24301)
(16762)
(12314)
(11635)
(10106)
(9890)
(9377)
(8834)
(8602)
(8416)
(8392)
(8089)
(8060)
(7519)
(7512)
(7490)
(7299)
(6697)
(6308)
(6272)
(6093)
(5834)
(5833)
(5762)
(5687)
(5289)
(5077)
学科
(53932)
经济(53877)
(28328)
管理(27093)
(22845)
企业(22845)
中国(18323)
地方(18148)
方法(14672)
业经(14485)
(14296)
(10737)
(10599)
金融(10599)
数学(10548)
数学方法(10439)
地方经济(10365)
(10173)
银行(10163)
(10127)
农业(10043)
(9994)
(9992)
贸易(9982)
理论(9578)
(9554)
(9385)
(9165)
(8843)
环境(8036)
机构
学院(156524)
大学(155655)
(69243)
经济(67787)
研究(60978)
管理(58393)
理学(48730)
理学院(48109)
管理学(47478)
管理学院(47181)
中国(46757)
(35223)
科学(34913)
(31360)
(31243)
研究所(27955)
中心(26549)
(25010)
(23952)
(23824)
财经(23659)
师范(23644)
北京(23256)
(21743)
(21321)
经济学(20780)
(20516)
业大(19320)
师范大学(19111)
经济学院(18378)
基金
项目(94022)
科学(74720)
研究(72689)
基金(66600)
(56997)
国家(56452)
科学基金(48397)
社会(46667)
社会科(44208)
社会科学(44201)
(37171)
基金项目(34797)
教育(32420)
(30992)
编号(30144)
自然(28801)
自然科(28104)
自然科学(28099)
自然科学基金(27605)
资助(26824)
(26769)
成果(25950)
发展(22077)
(21669)
课题(21660)
重点(21613)
(20488)
(19932)
国家社会(18867)
创新(18530)
期刊
(89669)
经济(89669)
研究(53890)
中国(37472)
管理(25184)
(23763)
(21913)
教育(21798)
科学(20894)
学报(20207)
(18318)
金融(18318)
农业(16446)
大学(15738)
业经(15184)
学学(14385)
经济研究(14142)
技术(13859)
财经(11620)
问题(11407)
(10203)
(9612)
图书(9172)
世界(9001)
国际(8878)
(8721)
商业(8533)
技术经济(7983)
现代(7911)
(7801)
共检索到261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在旭  谢旭光  
外国学者一直坚持经济理论的研究紧密结合现实经济的发展,这导致了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化表现出非常强的时代特色,从企业成长论到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再到模糊竞争优势理论,无不与当时企业面临的竞争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以该理论的历史演化为顺序,总结并评述了该理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化和主要学术观点,同时发现该理论的发展演化呈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明晰到模糊的特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金紫江  杨臻黛  
本文对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利用其理论框架对我国实际作了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要素推动和资本推动的过渡阶段,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淳鸿  
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古典综合论、竞争优势外生论、竞争优势内生论和动态综合论四个发展阶段,它是一个从注重企业内外环境静态匹配到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到注重企业内部环境再到注重企业内外环境动态匹配的研究历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霍建国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主要层次是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换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本国福利;按照要素禀赋学说,各国应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的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元作  
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在一些行业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近代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采用的是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说,即: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分布,一国可以在那些密集地使用了其丰裕要素的行业取得优势地位。但近年来,由于以下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刚  
外生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由产业结构等企业的外部某些因素决定,但它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同一行业中企业盈利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内生论是指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它较好地解释了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但却过于依赖静态均衡分析,忽视了外部动态环境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整合观强调基于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历史积累的动态能力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全面阐释了动态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尽管这三种经典理论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着内在理论逻辑上的一致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晓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我国外贸增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但外贸竞争力尚未出现明显减弱趋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将继续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外部需求不振、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挑战。在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应深刻认识到"新常态"下外贸的作用,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水平,实现对外贸易的提质增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华  雷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波特提出的鼓励创新,倡导竞争,发展科技的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经济时代,对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策略更具现实意义。我国应该积极的并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调整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实现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晓白  
一、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长期以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在学术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李嘉图之后出现的很多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以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并加以补充、修正和深化,使之在理论上更完整、更系统、更符合现实情况。赫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小虎  陈传明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公司战略的定位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战略定位应当以战略演进为基础,战略定位的核心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追求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再造。企业战略定位过程是企业依据环境的变化在基本战略与资源、能力等方面不断调整、不断选择的过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霍建国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经济将再翻两番,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支撑中国外贸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用什么理论来指导中国外贸的发展,这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外贸翻两番的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关系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所以,本文力求通过对竞争优势理论的介绍和探讨启发中国外贸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炳书  龙汉武  
在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 ,探讨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策略选择的启示 ,提出发展对外贸易、谋取国家竞争优势的策略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方针、运用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佑林  
从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西方学界关于企业文化及其变革的相关文献,重点梳理了五类文献:第一,企业文化及其变革的目标导向;第二,企业文化及其变革的程式;第三,企业文化变革的步骤或次序;第四,企业文化变革与组织变革的关系;第五,企业文化及其变革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沈桂龙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的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