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8)
- 2023(11262)
- 2022(9833)
- 2021(9477)
- 2020(7926)
- 2019(18321)
- 2018(18546)
- 2017(35396)
- 2016(19523)
- 2015(22170)
- 2014(22385)
- 2013(21743)
- 2012(19881)
- 2011(17886)
- 2010(17724)
- 2009(16205)
- 2008(15724)
- 2007(13685)
- 2006(11984)
- 2005(10459)
- 学科
- 济(72488)
- 经济(72400)
- 管理(56557)
- 业(51162)
- 企(43860)
- 企业(43860)
- 方法(33559)
- 数学(28069)
- 数学方法(27715)
- 学(21353)
- 财(19149)
- 中国(18760)
- 农(18735)
- 业经(16920)
- 理论(15494)
- 地方(14303)
- 制(13889)
- 和(13240)
- 务(12665)
- 财务(12592)
- 财务管理(12570)
- 农业(12360)
- 教育(12176)
- 企业财务(11951)
- 技术(11785)
- 贸(11567)
- 贸易(11562)
- 易(11181)
- 环境(11153)
- 银(10986)
- 机构
- 大学(275581)
- 学院(272107)
- 管理(109445)
- 济(99125)
- 经济(96706)
- 理学(94493)
- 理学院(93413)
- 管理学(91758)
- 管理学院(91253)
- 研究(90072)
- 中国(65196)
- 京(59623)
- 科学(58840)
- 财(46073)
- 所(45618)
- 农(45019)
- 业大(42568)
- 研究所(41836)
- 中心(40794)
- 江(39512)
- 范(37707)
- 北京(37602)
- 师范(37304)
- 财经(37122)
- 农业(35496)
- 经(33671)
- 院(32914)
- 州(32645)
- 技术(31010)
- 师范大学(30141)
- 基金
- 项目(189412)
- 科学(147143)
- 研究(139149)
- 基金(135080)
- 家(118026)
- 国家(117009)
- 科学基金(99600)
- 社会(83927)
- 社会科(79179)
- 社会科学(79157)
- 省(74804)
- 基金项目(72228)
- 自然(65890)
- 自然科(64308)
- 自然科学(64289)
- 教育(64225)
- 自然科学基金(63120)
- 划(63090)
- 编号(58699)
- 资助(55479)
- 成果(48921)
- 重点(41818)
- 部(40826)
- 课题(39998)
- 发(39230)
- 创(38914)
- 项目编号(36923)
- 科研(36198)
- 创新(36182)
- 大学(35317)
- 期刊
- 济(107865)
- 经济(107865)
- 研究(77921)
- 中国(51380)
- 学报(47787)
- 科学(41026)
- 农(40384)
- 管理(39015)
- 教育(35729)
- 财(34905)
- 大学(34633)
- 学学(32017)
- 农业(28413)
- 技术(23669)
- 图书(21086)
- 融(19670)
- 金融(19670)
- 业经(17857)
- 财经(17378)
- 经济研究(16638)
- 情报(14838)
- 理论(14784)
- 经(14637)
- 业(14452)
- 书馆(13959)
- 图书馆(13959)
- 实践(13885)
- 践(13885)
- 科技(13795)
- 问题(13741)
共检索到39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金婷
社群信息学自9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包括图书馆情报学在内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解国外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来自SCI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的703条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Ⅱ软件对相关引文数据和主题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信息通讯技术、社会网络、社群、社会资本构成了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
关键词:
社群信息学 信息通讯技术 核心话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话语体系 大教育学 建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哲元 梅然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逐渐接纳与单一寓意时期、广泛使用与两种寓意并存时期、反复调试与拒斥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地缘政治"始终未能成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高频词语和主流的战略性概念,而自2015年以后,"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开始被强烈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首先是因为"地缘政治"这个概念歧义过多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其次是因为"地缘政治"不符合外交话语上升为外交话语权的条件;再次是由于近期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和行为感到疑惧,在外交话语中拒斥"地缘政治"能够增信释疑;最后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效用被各种新因素、新条件所削弱,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还能否适应当代与未来存在着较大的疑问。但是本文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在当代并未失效,只是其维度变得更广、内涵更加复杂,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对大国的决策层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此,中国在外交话语体系中拒斥"地缘政治"而高举"全球治理"大旗的同时,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周边大国对地缘政治问题的特别关切,另一方面,应坚持和完善本国即将形成的海权强国的地缘政治身份,积极引领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相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从单数到复数演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从单一到多元演进,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从历史与实践中生成。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亟待突破的问题,即建设立场上进一步明晰目的、建设方式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建设形式上进一步聚焦实践、建设水平上进一步关注整体。基于以上问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应当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等内在逻辑,坚持逻辑起点、遵循规律、把握大局、关注整体的方法论基础,并通过四方面具体路径展开建设:立基体系全局,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把握学科规律,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坚持实践本位,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立足中国立场,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中国教育学对西方的依附状态,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是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四个要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赵陈芳 杨俊
中国创业学的理论构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决定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反映了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新创业实践的伟大成就;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根基,同时要积极吸收现代西方创业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创业研究强调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微观范式相比,中国创业学聚焦于国家、社会、自然和个体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包含国际创业、制度创业、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绿色创业、家族创业等学术体系内容,突出表现了学科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学术体系的整合性取向和话语体系的国家创新超越等鲜明本土特征。构建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助力,为全球创业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赵陈芳 杨俊
中国创业学的理论构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决定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反映了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新创业实践的伟大成就;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根基,同时要积极吸收现代西方创业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创业研究强调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微观范式相比,中国创业学聚焦于国家、社会、自然和个体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包含国际创业、制度创业、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绿色创业、家族创业等学术体系内容,突出表现了学科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学术体系的整合性取向和话语体系的国家创新超越等鲜明本土特征。构建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助力,为全球创业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议题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的"中国教育学",正试图逐渐摆脱对于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逐渐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其现实意义上是民族复兴的宏观愿景在具体学科中的回响和表达;它从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全球化·本土化"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学术史方面植根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民族性自觉中。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主体以清晰的话语意识,回归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在"话语的教化"中积累话语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由自觉意识引领的、审慎的渐进性学术探究和积淀,中国教育学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建构,需警惕本土意识的"绝对化"、教育学建设的"去学科化"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空心化"。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价值证成 通达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业奎
"话语体系"是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界的"最大公约数",却是图书馆学的"断点"。图书馆学应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逻辑的展开性""思想的开放性"。从热衷于基础理论研究这一传统升华到话语体系构建,具有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方法论进步、社会层面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一新的论述,不但突出了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一、经济学正在迈入中国时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赵陈芳 杨俊
中国创业学的理论构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决定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反映了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新创业实践的伟大成就;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根基,同时要积极吸收现代西方创业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创业研究强调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微观范式相比,中国创业学聚焦于国家、社会、自然和个体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包含国际创业、制度创业、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绿色创业、家族创业等学术体系内容,突出表现了学科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学术体系的整合性取向和话语体系的国家创新超越等鲜明本土特征。构建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助力,为全球创业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赵陈芳 杨俊
中国创业学的理论构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决定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反映了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新创业实践的伟大成就;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根基,同时要积极吸收现代西方创业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创业研究强调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微观范式相比,中国创业学聚焦于国家、社会、自然和个体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包含国际创业、制度创业、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绿色创业、家族创业等学术体系内容,突出表现了学科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学术体系的整合性取向和话语体系的国家创新超越等鲜明本土特征。构建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助力,为全球创业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平
[目的/意义]了解国外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CI)研究与教育基本情况,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与教育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和文献分析,考察国外CI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研究机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CI教育与研究实践呈现出资金支持下的以项目为导向、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①CI研究与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支撑;②CI研究与教育受惠于研究基金支持;③CI研究与教育凸显实践特色;④CI研究与教育重视方法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