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7)
- 2023(11991)
- 2022(10681)
- 2021(10140)
- 2020(8398)
- 2019(19199)
- 2018(19290)
- 2017(37288)
- 2016(20304)
- 2015(22599)
- 2014(22602)
- 2013(22476)
- 2012(20345)
- 2011(18511)
- 2010(18337)
- 2009(16770)
- 2008(16254)
- 2007(14238)
- 2006(12387)
- 2005(10753)
- 学科
- 济(77318)
- 经济(77138)
- 管理(58790)
- 业(54070)
- 企(46149)
- 企业(46149)
- 方法(37611)
- 数学(30934)
- 数学方法(30552)
- 农(20928)
- 学(20672)
- 中国(20163)
- 财(19543)
- 业经(18191)
- 理论(15899)
- 地方(15597)
- 和(15409)
- 环境(15214)
- 农业(13845)
- 制(13375)
- 务(12772)
- 财务(12700)
- 财务管理(12681)
- 技术(12613)
- 贸(12392)
- 贸易(12386)
- 企业财务(12095)
- 划(12079)
- 易(12002)
- 教育(11565)
- 机构
- 大学(288530)
- 学院(284912)
- 管理(114235)
- 济(107011)
- 经济(104517)
- 理学(99767)
- 理学院(98590)
- 管理学(96767)
- 管理学院(96253)
- 研究(95646)
- 中国(68626)
- 科学(62405)
- 京(62023)
- 财(48876)
- 所(48352)
- 农(46694)
- 业大(44855)
- 研究所(44463)
- 中心(42942)
- 江(40188)
- 财经(39889)
- 北京(39180)
- 范(39132)
- 师范(38748)
- 农业(36588)
- 经(36285)
- 院(34762)
- 州(33102)
- 师范大学(31547)
- 经济学(31108)
- 基金
- 项目(200981)
- 科学(157462)
- 基金(145864)
- 研究(144904)
- 家(127554)
- 国家(126503)
- 科学基金(108405)
- 社会(90859)
- 社会科(85212)
- 社会科学(85184)
- 基金项目(78444)
- 省(78361)
- 自然(72092)
- 自然科(70343)
- 自然科学(70326)
- 自然科学基金(69042)
- 划(66459)
- 教育(66195)
- 资助(59773)
- 编号(58805)
- 成果(47649)
- 重点(44729)
- 部(43866)
- 发(41811)
- 创(41280)
- 课题(40029)
- 科研(38727)
- 创新(38400)
- 教育部(37324)
- 大学(37304)
- 期刊
- 济(115819)
- 经济(115819)
- 研究(82444)
- 中国(51312)
- 学报(49521)
- 科学(44380)
- 农(42112)
- 管理(41121)
- 大学(37002)
- 财(36052)
- 学学(34596)
- 教育(33020)
- 农业(29840)
- 技术(23597)
- 融(20757)
- 金融(20757)
- 财经(18881)
- 业经(18786)
- 经济研究(17856)
- 图书(17149)
- 经(16025)
- 科技(15112)
- 业(14993)
- 问题(14663)
- 理论(14263)
- 版(14049)
- 资源(13343)
- 实践(13114)
- 践(13114)
- 技术经济(12923)
共检索到405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德智 韩娱 陈艳超 李启明
近年来,世界各地危机频发,影响社会—生态系统,威胁人类的生产与发展。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维持和提升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成为国外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总结国外许多学科、学者和机构在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和度量方法等三个领域,其中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社区、群体和行业,度量方法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的李克特量表法、基于指标体系的各种数学模型。最后,从宽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提出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的可能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建明 郭华 汪德根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发展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个领域,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个趋势方向,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关键词:
弹性 弹性城市 进展评述 国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奕佳 刘焱序 宋爽 姚莹 傅伯杰
全球变化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单元,既面临着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冲击性干扰,也发生着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趋势性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 CBA)便为社区缓解变化甚至抓住时机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了把握当前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途径的机理,论文梳理了近20 a来关于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的研究。在CBA过程中,资助机构、权力机构、研究机构和执行者是参与行动的主体。适应主体所要适应的对象有冲击性的一阶影响,也有伴生的二阶影响。适应途径具有层次,对应的步骤包括明晰适应对象、清算适应资产、评估适应能力、摸清适应需求、确立适应目的、划分适应阶段、制定适应措施和采取适应措施8个步骤。物质障碍、资源障碍和社会障碍的负向作用则会诱发适应不良。基于此,论文提出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途径的研究方向展望,包括完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搭建长期社区适应的指标框架、以社会—生态网络为抓手强化多主体决策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整体提升社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苏彦
根据脆弱性和弹性一体两面的关系,借鉴苏里尼(Zurlini)等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测度公式,以苏州为例对苏州古城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和太仓共10个区域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进行了估算和旅游开发分析。结果表明,古城区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最小,系统正介于稳定阶段和释放阶段之间,应更多的关注保护,以免系统遭受更多的干扰而使系统完全失去弹性;常熟、昆山、吴江和吴中区的弹性次之,系统正介于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之间,旅游开发活动要谨慎开展,随时关注系统的弹性变化;相城区、太仓、张家港、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最大,目前正处于系统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新球 程国平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供应链中断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针对供应链的脆弱性,弹性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笔者从弹性供应链提出的背景、定义、设计等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述评。研究发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是一个新兴领域,当前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构建的指导原则和框架,二是弹性供应链的反应机理,三是弹性供应链成本与效益的定量化研究,四是弹性供应链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供应链 供应链风险 脆弱性 弹性供应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德智 吴洁 崔鹏
将城市社区解构为共轭耦合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探究其适灾弹性的鲁棒性、谋略性、及时性和冗余性等4R特性。通过梳理"社区灾害弹性框架(CDRF)"、"社区弹性基准测量指标(BRIC)"等国外5个影响力较大的弹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专家调查,筛选出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弹性 复合生态系统 评价指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秀梅 杨姗
数字技术打破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既有边界和内容,改变了单一主体的创业过程,催生出数字时代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创业新组织——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是近几年新兴的研究热点议题之一,发展历史较短,存在研究成果分散、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为厘清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应用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描绘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综合计量分析结果,阐明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提炼并分析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主题,构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整合圈层模型,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可以为推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武建龙 于欢欢 黄静 刘家洋
从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四个层面,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结构、演化、治理以及战略与政策四方面内容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当前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驱动 述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宁 何继新 朱学群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因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可能的应对措施,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本文回顾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动态,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和研究方法做了概述,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展望。我们认为复杂科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很广的前景。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内部作用是生态系统复杂化,有序化及自组织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机理及发展规律,为认识生态与进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玲
本文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入手,对基于社会网理论的知识转移和企业知识转移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从社会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转移机制,及其对实现系统整体战略目标的影响,不仅是对以往知识管理理论的丰富,而且能对战略转型中中国企业的生态系统成长之路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社会网 企业生态系统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武建龙 于欢欢 黄静 刘家洋
从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四个层面,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结构、演化、治理以及战略与政策四方面内容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当前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驱动 述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以Cape Charles、Kalund-borg等生态工业园发展为案例,对出现稳定性问题的IES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的研究,探讨IES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所得到的17个IES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把它们划分为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纬度,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成员距离、核心组员、生态产业链长度...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秀梅 杨姗
数字技术打破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既有边界和内容,改变了单一主体的创业过程,催生出数字时代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创业新组织——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是近几年新兴的研究热点议题之一,发展历史较短,存在研究成果分散、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为厘清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应用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描绘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综合计量分析结果,阐明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提炼并分析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主题,构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整合圈层模型,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可以为推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平 史恒通 赵敏娟
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重视程度,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已有研究显示收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和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度量需求和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反映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文章以黑河流域为例,测算了不同收入阶层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收入弹性。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收入水平提高,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将以更大的比例增加;各收入阶层支付意愿收入弹性不同;其中,中、高收入组收入弹性大于1,低收入组收入弹性小于1,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偏好具有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等公共政策时,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琦妍
人与自然的矛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类对于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近年来,以社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成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下,本文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和属性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社会-生态系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受自身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期性、自组织、非线性、多样性、多稳态等特点。适应性循环是一个启发性模型,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恢复力、适应力和转化力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属性。并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在以后研究中可以适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