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0)
2023(14588)
2022(12583)
2021(11901)
2020(10004)
2019(22916)
2018(22827)
2017(43382)
2016(24133)
2015(27342)
2014(27638)
2013(27221)
2012(24883)
2011(22256)
2010(22252)
2009(20631)
2008(20339)
2007(17882)
2006(15688)
2005(13953)
作者
(69389)
(57623)
(57272)
(54657)
(36604)
(27591)
(26084)
(22550)
(21747)
(20748)
(19679)
(19514)
(18410)
(18360)
(18145)
(17495)
(17230)
(17138)
(16414)
(16349)
(14365)
(14257)
(13904)
(13135)
(12959)
(12929)
(12756)
(12691)
(11670)
(11392)
学科
(88153)
经济(88015)
管理(77513)
(68936)
(58117)
企业(58117)
方法(39237)
(38389)
数学(33440)
数学方法(33061)
中国(25434)
(25406)
(22841)
(20888)
业经(20600)
(19661)
财务(19582)
财务管理(19525)
企业财务(18531)
地方(18343)
理论(16928)
农业(16733)
(16362)
(15710)
(15323)
银行(15273)
环境(15015)
财政(14571)
(14401)
(14037)
机构
大学(338995)
学院(337077)
管理(132181)
(129520)
经济(126488)
理学(113902)
理学院(112641)
研究(112170)
管理学(110758)
管理学院(110142)
中国(84193)
(72918)
科学(70433)
(70235)
(57055)
(54220)
财经(52124)
研究所(51444)
(50570)
中心(50319)
业大(50134)
(47158)
北京(46180)
(44201)
师范(43756)
农业(42375)
(40797)
(40362)
经济学(38668)
财经大学(38562)
基金
项目(229372)
科学(178965)
研究(169333)
基金(164886)
(143351)
国家(142151)
科学基金(121555)
社会(104950)
社会科(99308)
社会科学(99283)
(89842)
基金项目(87479)
自然(78686)
教育(77713)
自然科(76725)
自然科学(76708)
自然科学基金(75298)
(75210)
编号(70174)
资助(67801)
成果(58345)
重点(51049)
(50506)
课题(48470)
(47728)
(47352)
(44514)
创新(44198)
科研(43649)
项目编号(43540)
期刊
(145001)
经济(145001)
研究(101448)
中国(70384)
(58617)
学报(55541)
(49242)
科学(48868)
管理(48846)
大学(41563)
教育(40001)
学学(38868)
农业(33930)
技术(28647)
(27680)
金融(27680)
财经(25838)
业经(22956)
经济研究(22322)
(21897)
图书(19070)
问题(18674)
(17191)
理论(16595)
(16247)
科技(16033)
财会(15463)
会计(15203)
实践(15160)
(15160)
共检索到50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刚  
本文分析了四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矿产资源财政收入的分配模式,即:统筹分配、共享机制、分税制度和社区直接参与分配。进而认为,一国的矿产资源财政分配制度要被接受并成功实施,必须在尊重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背景以及历史传统等基础上,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配体制。具体到我国而言,就是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增加资源所在地县乡和社区在财政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鼓励企业建立社区发展合作项目,并给予税收减免和抵扣的激励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伟  
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价格扭曲问题,传统的资源廉价或无偿使用使价格不能真正反映资源产品的真实成本,由此引发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的公共财政需要通过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涛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矿产资源利用上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利用率低,开采过程中浪费严重,总的回采率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二是共伴生矿综合开发力度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权衡  
无论是从中国目前财政收入分配制度的种种体制性缺陷和矛盾来看,还是从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要求来看,中国都需要启动和加快新一轮税制改革。这种改革要以建立中国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导向,最终通过实施以公共财政为目标的政策框架,来推动和完善中国的社会政策,构建起适应社会政策发展的财政分配体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小英  成金华  
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加强以产权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关系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制度变迁来看,产权安排的不完善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低效的主要制度根源。因此,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开始了适应性的制度变迁。本文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以产权约束为基础,认为一种有效率的矿产资源管理模式应当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寻求资产化管理与资源性管理、行政和市场配置方式的最优组合,而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市场化的矿产资源配置制度安排,其主要表现为把矿业权作为一种产权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评估、拍卖和交易等商业活动。所以,矿产资源产权改革市场化的实质是在坚持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富荣  吕红霞  张文龙  
财政制度是资源开采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借鉴资源富集国家财政制度的框架和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财政制度的实践,分析发现资源开采地政府在收益管理制度、跨年度预算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构建预测资源收益模板、制定中短期财政规则、建立中期支出框架(MTEFs)等适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的配套财政制度方案。该方案降低了资源开采地政府的制度设计成本,有助于提升资源收益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中短期稳定和长期可持续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中庆  王继军  
作为一种自然禀赋和客观存在,矿产资源蕴含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利益的占有和使用,因而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形态对国家社会个体均至关重要。在矿产资源社会化生产链条逐步实现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考量利益范畴、可参与分配依据及对应主体,使其规范体系遵循秩序理性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现有的相关学术观点存在思路规则固化、要素辨析失衡和理论创新失准等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思维、制度与推理层面进行辨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利益与收益、可参与分配主体依据、和谐劳动关系与弱相关者补偿机制等理论问题,建构更加严谨周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逻辑规范体系,让参与主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范章  
文章主张通过推行"职工持股计划"(ESOP)、发行小额股票、社保基金等公共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等方式,让广大职工及中低收入家庭获得"财产性收入",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一个补充。此外,文章提出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农民工、拆迁户进行补偿,以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最后,文章还澄清了一些理论问题。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旭红  张倩  
鉴于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的计量和补偿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在对国外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借鉴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补偿的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计量方法,进而研究矿产资源生态价值的补偿机制,为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补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璟莉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恩柱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现代会计理论和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在我国全新的矿产资源市场化管理模式下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并根据国际、国内会计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非油气矿产资源资产的定义,论述了全新的适合我国会计发展现状的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的特有构成内容,期望本文能对我国矿产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朝马  刘冬梅  
本文针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将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发现引入到最优耗竭理论,建立了矿产资源最优利用模型,获得了资源最优利用条件,以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佑新  尹斯斯  黄寰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涉及矿产资源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模型分析,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处于弱可持续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之间;运用logistic函数进行预测的结果显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从2011年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并且可持续度越来越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裘宗舜  柯东昌  
最近,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国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5年发布了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第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先后发布了《2000年采掘行业问题报告》和将于2006年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对矿产资源的勘探、评价和开发等活动进行了规范。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各个生产阶段的会计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我国的《征求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