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7)
- 2023(8822)
- 2022(7338)
- 2021(6711)
- 2020(5393)
- 2019(12082)
- 2018(12333)
- 2017(23815)
- 2016(12809)
- 2015(14595)
- 2014(14695)
- 2013(14943)
- 2012(14577)
- 2011(13510)
- 2010(14034)
- 2009(13157)
- 2008(12885)
- 2007(11836)
- 2006(10997)
- 2005(10349)
- 学科
- 济(61239)
- 经济(61175)
- 管理(36826)
- 业(34926)
- 企(24852)
- 企业(24852)
- 中国(22088)
- 农(19319)
- 方法(18952)
- 地方(18941)
- 数学(16335)
- 数学方法(16237)
- 技术(15391)
- 环境(14484)
- 业经(14223)
- 农业(13162)
- 银(12560)
- 银行(12536)
- 行(12311)
- 制(12308)
- 融(12070)
- 金融(12070)
- 发(11906)
- 贸(11589)
- 学(11577)
- 贸易(11576)
- 易(11200)
- 财(10757)
- 地方经济(10722)
- 和(9455)
- 机构
- 学院(195757)
- 大学(193410)
- 济(84318)
- 经济(82379)
- 研究(73822)
- 管理(70813)
- 理学(58700)
- 理学院(57981)
- 中国(57518)
- 管理学(57188)
- 管理学院(56817)
- 科学(43732)
- 京(43498)
- 财(39121)
- 所(38535)
- 研究所(34384)
- 中心(32867)
- 农(32382)
- 江(31213)
- 财经(29731)
- 北京(29101)
- 范(28656)
- 师范(28422)
- 经(26740)
- 业大(26639)
- 院(26429)
- 州(25715)
- 经济学(25446)
- 农业(24908)
- 经济学院(22903)
- 基金
- 项目(118163)
- 科学(92027)
- 研究(91455)
- 基金(81947)
- 家(70744)
- 国家(70101)
- 科学基金(58269)
- 社会(57448)
- 社会科(54441)
- 社会科学(54431)
- 省(47534)
- 基金项目(43265)
- 教育(40507)
- 划(39889)
- 编号(38226)
- 自然(34028)
- 自然科(33017)
- 自然科学(33009)
- 发(32757)
- 资助(32708)
- 自然科学基金(32371)
- 成果(31939)
- 课题(27434)
- 重点(27088)
- 发展(26872)
- 展(26402)
- 部(26034)
- 创(25182)
- 创新(23686)
- 国家社会(23390)
- 期刊
- 济(106009)
- 经济(106009)
- 研究(65026)
- 中国(45611)
- 农(31484)
- 管理(27847)
- 财(26416)
- 学报(26400)
- 科学(26398)
- 教育(25615)
- 融(23446)
- 金融(23446)
- 农业(22228)
- 大学(20087)
- 技术(19528)
- 业经(18767)
- 学学(18605)
- 经济研究(16436)
- 问题(14383)
- 财经(14259)
- 经(12343)
- 业(11782)
- 贸(11759)
- 技术经济(11396)
- 国际(10607)
- 坛(10389)
- 论坛(10389)
- 图书(10387)
- 科技(10382)
- 商业(10006)
共检索到320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喜红 梁伟仪 Paolo Vincenzo Genovese
生态社区是一种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为目的的聚居单元。其在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努力,使其成为构建理想人居的重要模式,对其研究将有益于我国和谐居住区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社区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生态社区在开发可再生能源、运用生态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探究其成功经验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生态社区 可再生能源 生态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瑶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损耗了自然资源,不可逆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需要自然或者人为干预的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政府环境治理项目中对污染减排、环境监测的财政拨款状况;其次分别从河流生态修复、海岸湿地生态修复、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不同生态修复种类中的政策支撑、工程实施、融资状况、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指出我国生态修复在政策体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修复经验,提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的研究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战勇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发展低碳经济及建立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美国、巴西、欧盟等国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相关政策,并从产业的发展、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调整扶持政策措施和原材料的可持续供应等方面为中国推进生物质能源建设提出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扶持政策 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碧波 黄凌翔
建设生态城市有重建新城和改造现有城市两条路径。审视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从理论背景、实践案例、局限性等方面分别梳理了重建型生态城市和改造型生态城市两种建设模式及其建设经验。进而探讨我国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经验时遇到的问题,包括国情差异造成国外经验应用的局限性和生态城市部分目标不被接受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分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一般性选择路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模式 重建型 改造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钢
农村生态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德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生态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做法,总结了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研究发现,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共同经验是:以具有指导性的发展策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空间形态规划为基本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技术为支撑手段,以公众参与为基本条件,推动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结合中国农村生态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规划及政策法规、优化土地利用和功能区的划分管理、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启示。
关键词:
农村生态社区 生态规划 比较研究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元龙 陆文聪
该文在介绍美国、巴西和欧盟发展生物燃料的历程、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世界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实现能源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发展生物能源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两大动力还将推动世界生物燃料发展规模的继续扩大,但是生物燃料发展大国都建立在本国原料农产品相对富余的基础上。我国应当从自身的农业资源禀赋出发,在技术研发、扶持措施和国际化战略方面对生物燃料开发利用进行综合的政策引导。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乙醇 能源安全 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媛
本文对生态旅游农业的涵义、特征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分析和总结了生态旅游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生态旅游农业 生态资源 文化资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媛
本文对生态旅游农业的涵义、特征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分析和总结了生态旅游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生态旅游农业 生态资源 文化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臧良震 张彩虹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供给程度直接决定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程度。为探讨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市场和环境需求、最适宜区域选择、空间集中性和土地资源等多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外学者有关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并提出注重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适宜范围研究、强化土地资源与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能力关系研究、拓展生态环境问题与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关系研究等今后我国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原料供给 研究综述 土地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臧良震 张彩虹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供给程度直接决定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程度。为探讨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市场和环境需求、最适宜区域选择、空间集中性和土地资源等多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外学者有关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并提出注重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适宜范围研究、强化土地资源与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能力关系研究、拓展生态环境问题与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关系研究等今后我国生物质能源原料供给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原料供给 研究综述 土地资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韩凤芹 高亚莉
欧盟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以下简称框架计划)至今已实施近三十年,是欧盟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已经成为欧共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介绍了框架计划的宏观管理体制、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总结了框架计划实施的特点。借鉴欧盟做法,结合我国重大科技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启示与建议:重视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与系统集成并加强科技计划的宏观管理与动态调整;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提高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水平;强化重大科技计划的全过程管理;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等。
关键词:
欧盟 框架计划 科技政策 实践与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振凯 邓春红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资源、环境及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负效应,努力寻找一条既不影响人类福祉追求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国外形成了"弱可持续性"经济学、"强可持续性"经济学、生态社会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生态文明观,而这些生态文明观几十年来的争论与演化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许多启示。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果仁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许多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