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4)
- 2023(13632)
- 2022(12299)
- 2021(11683)
- 2020(9976)
- 2019(23347)
- 2018(23702)
- 2017(45971)
- 2016(25395)
- 2015(29062)
- 2014(29787)
- 2013(29580)
- 2012(27227)
- 2011(24638)
- 2010(24729)
- 2009(22662)
- 2008(22456)
- 2007(20077)
- 2006(17196)
- 2005(15131)
- 学科
- 济(101276)
- 经济(101115)
- 管理(72933)
- 业(69715)
- 企(57607)
- 企业(57607)
- 方法(50741)
- 数学(44140)
- 数学方法(43682)
- 农(27774)
- 财(26786)
- 中国(24664)
- 学(22617)
- 业经(21581)
- 地方(20399)
- 贸(19151)
- 贸易(19144)
- 农业(18558)
- 易(18520)
- 制(17888)
- 理论(17858)
- 务(17484)
- 财务(17406)
- 财务管理(17359)
- 和(16658)
- 企业财务(16383)
- 环境(15341)
- 技术(14769)
- 银(14725)
- 银行(14670)
- 机构
- 学院(365363)
- 大学(365107)
- 管理(144926)
- 济(140849)
- 经济(137530)
- 理学(125517)
- 理学院(124105)
- 管理学(121908)
- 管理学院(121264)
- 研究(116426)
- 中国(86672)
- 京(77634)
- 科学(75058)
- 财(64610)
- 农(60747)
- 所(59849)
- 业大(56375)
- 研究所(54476)
- 江(53946)
- 中心(53872)
- 财经(52186)
- 北京(49144)
- 范(48537)
- 师范(48086)
- 农业(47942)
- 经(47107)
- 州(44298)
- 院(41795)
- 经济学(41371)
- 技术(39654)
- 基金
- 项目(245134)
- 科学(190033)
- 研究(179502)
- 基金(174486)
- 家(151059)
- 国家(149727)
- 科学基金(127730)
- 社会(108714)
- 社会科(102766)
- 社会科学(102735)
- 省(97423)
- 基金项目(93852)
- 自然(84398)
- 教育(83364)
- 自然科(82319)
- 自然科学(82297)
- 划(81272)
- 自然科学基金(80798)
- 编号(76269)
- 资助(72775)
- 成果(61648)
- 重点(54261)
- 部(53708)
- 课题(51775)
- 发(51595)
- 创(50220)
- 科研(47165)
- 创新(46754)
- 项目编号(46406)
- 大学(46196)
- 期刊
- 济(155164)
- 经济(155164)
- 研究(104071)
- 中国(66028)
- 学报(58379)
- 农(54398)
- 科学(52297)
- 财(50032)
- 管理(49731)
- 大学(43134)
- 教育(41894)
- 学学(40323)
- 农业(37556)
- 技术(32680)
- 融(28634)
- 金融(28634)
- 业经(27025)
- 财经(24461)
- 经济研究(24323)
- 图书(21374)
- 经(20685)
- 问题(20340)
- 业(19667)
- 技术经济(18325)
- 理论(18303)
- 商业(18093)
- 版(17207)
- 实践(17000)
- 践(17000)
- 科技(16911)
共检索到523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白琳
消费者的自我赠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现代消费趋势,是消费者通过特殊的放纵来进行象征性自我沟通的方式。本文阐述了自我赠礼的内涵及与人际赠礼的区别,梳理了自我赠礼的背景情境和动机的对应关系,介绍了自我赠礼的礼物和结果,阐述了自我赠礼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赠礼行为 自我赠礼 人际赠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昀 涂凯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于我国已属势在必行,其中通过增厚消费者资源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十分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者资源问题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学对消费者资源的基本归类,从经济资源、时间资源、认知资源的视角分别梳理了较早研究消费者资源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的国外学者的代表性成果,并着眼于整体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评价,冀望于能够为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对策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小龙
虚拟社区已成为消费者分享个人购物经验、消费体验和沟通信息的重要平台。对国外相关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国外学术界主要围绕消费者参与虚拟社区的动机、消费者参与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和虚拟社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三个主题展开了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比较,有助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陶丽 李子建
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十年来国外的师生关系研究,主要是基于学校及课程变革这一背景,以教师交往行为模型(MITB)、延展的依赖理论(exTended aTTachMenT)和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有关师生关系的本质和内涵、品质、影响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所作的探索。研究回溯形成了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师生互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师生互动边界和"度"的模糊性三个基本结论。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理论基础 影响因素 师生互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 理
[作者]
肖龙 刘晓霞 李立
2004年,Maskell率先提出"全球蜂鸣"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一个特殊的体系内所形成的知识与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如国际贸易展销会。近年来,全球蜂鸣已突破了其仅限于经济、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开始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交流平台服务于经济、管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从而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全球蜂鸣的含义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全球蜂鸣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全球蜂鸣的作用,并指出了国外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缺陷与空白,进而对未来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韬
消费者创新是一种由消费者参与创新的新兴的创新模式。许多学者研究了创新者创新的动因、影响因素、创新方式等,形成了消费者创新理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创新的研究更加关注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的产品创新和知识创造,并产生了大众生产、开源经济、维基经济等研究分支,对现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消费者创新理论的已有研究和新近发展做出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消费者创新 大众生产 维基经济 开源经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岩 董大海
消费者依恋(consumer attachment)是联结消费者与特定消费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动性的心理纽带。相关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心理学领域的依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关系营销和态度理论两大背景,消费者依恋理论日益引发西方营销学者的关注,但对中国市场营销学界来说相关研究还近乎空白。论文通过对近20年来西方学者有关消费者依恋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晰了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测度方法与作用机理。在对西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全面述评的基础上,论文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界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建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描绘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网络,为未来的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提出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成武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下一步研究如何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保护 金融稳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叶生洪 吴国彬
本文将关系类型和自我建构两个变量纳入到消费者赠礼行为的研究模型中,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赠礼情境下礼品品牌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礼品选择偏好的影响及其内、外部作用机制,并验证了关系类型和自我构建对礼品品牌形象一致性影响的调节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礼品品牌形象一致性与关系类型和自我建构的交互作用均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丽辉 毕楠 李阳 孙领
近年来,区域品牌化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区域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国外关于区域品牌化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对国外区域品牌化相关研究文献的长期跟踪,从区域品牌化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视角与领域、区域品牌化战略与管理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述评,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区域品牌化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鹰
古老的中国是礼仪之帮。中国人一向注重礼尚往来。婚丧嫁娶,老人寿辰,子女升学、新居乔迁,小孩生日、新年压岁等等,都少不了送份礼物,以示恭喜和祝福。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乡交往的频增,鉴赏水平的提高,传统观念的更新,结交范围的扩大,盛行了几千年的赠现金,送实物的陈规旧俗在悄然地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筱莉
【史海钩沉】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涼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齎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九十八【品读】杜暹(?—740年),唐朝濮州濮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锋
本文在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消费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金融消费者仅限于自然人;第二,金融消费者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第三,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弱势地位是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概念界定 弱势地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金华
消费者信用信息权的基础是控制私人信息的权利,即拥有知情权、防范权和修改权;正是这些权利受到了由于联合征信而使个人信息成为商品的威胁;国家应高度重视信用征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征信机构来说,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其服务目标。
关键词:
消费信用 信用信息权 个人信息 征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